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

康复科 (共3位医生)

科室简介

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是集康复医疗、预防保健、科研教学为一体的综合性科室,也是我院重点特色专科。康复医学科注重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恢复治疗,强调预防、治疗与康复相结合,祖国传统康复与现代康复技术相结合,提倡早期康复介入、全面康复、社区及家庭康复,致力于贯彻“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方针,尽量减少药物使用,减轻疾病影响,帮助病患提高生活质量,重返家庭社会。康复医学科拥有独立的康复住院部和康复门诊。现在城区总院、南岸医院南区设置了2个门诊诊疗区,在江北二医院康复院区住院部编制床位89张。康复治疗、训练场地1000余平方米,年均诊疗病人2万多人次。目前科室设置有运动疗法室、作业疗法室、传统康复治疗室、蜡疗室、中药熏蒸(熏洗)室、颈腰椎牵引室、假肢及矫形器制作室等10余个专业康复治疗室。引进价值300余万元的各种国内外先进康复治疗设备,包括OT训练评定系统、平衡功能训练评定系统、上下肢功能(肌力、ROM等)评定系统、中低频脉冲电治疗仪、超短波治疗仪、微波治疗仪、肌兴奋治疗仪、中药熏蒸机,中药熏蒸床、肩肘膝踝CPM机、手指关节康复器、减重步态训练器、肩关节旋转训练器、腕关节曲伸训练器、前臂旋转训练器、股四头肌训练椅、电动直立床、磁热振治疗仪、下肢智能训练器等。可对脑中风、脑损伤、偏瘫、截瘫、各种神经损伤、骨折、手外伤、烧伤后等患者进行综合性康复评定、训练及治疗。我院康复医学科在川南地区一直享有盛誉,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现已发展成为本地区学科技术全面、人才梯队合理、康复设施先进、集医教研为一体的现代化康复专业科室。2013年1月正式成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康复医学基地及假肢矫形装配点 ,引入了华西医院先进的康复模式和专家团队技术 ,在宜宾地区复制了一个“华西康复医学科”。

康复医学科现有康复医师 、治疗师、护士32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3名,中级职称9名,初级职称20名,四川省康复医学会专委会常委1名,四川省康复医学会康复教育专委会、康复治疗专委会、康复护理专委会委员各1名,成都市康复医学会儿童康复专委会委员1名。近年来,在国家核心专业期刊杂志发表学术论著10余篇,获奖3篇 ,科研获宜宾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四川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我科为四川省首批普通专科医师培训基地,成都中医药大学,泸州医学院、成都军医学院、宜宾市卫生学校等医学康复专业教学实习基地,可长期招收康复住院医师进行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每年接收康复专业进修、实习医务人员20余人次。

门 诊:宜宾市北大街二医院门诊三楼康复诊疗室(星期一至星期六8:00-12:00、14:30-17:30 ) ;电话:(0831)8221871。

住院部: 宜宾市五粮液大道旧州路二医院四分院康复医学科(星期一至星期天全天);电话:(0831)2320639。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倒胃酸是什么原因
李辉
回答: 倒胃酸通常是指胃酸反流至食管引起的烧心感,可能由饮食刺激、腹压增高、食管功能异常、胃排空延迟或胃酸分泌过多等原因引起。 1、饮食刺激 过量摄入高脂食物、辛辣食物、咖啡或酒精可能刺激胃酸分泌并松弛食管下括约肌。这类情况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缓解,避免空腹饮用浓茶或碳酸饮料,餐后保持直立姿势1-2小时。若症状反复出现,可遵医嘱使用铝碳酸镁咀嚼片、雷贝拉唑钠肠溶片等药物中和胃酸。 2、腹压增高 肥胖、妊娠或紧身衣物压迫可能导致腹腔压力升高,促使胃内容物反流。建议控制体重,穿着宽松衣物,睡眠时抬高床头15-20厘米。伴随嗳气或腹胀时,可考虑使用多潘立酮片促进胃肠蠕动。 3、食管功能异常 食管下括约肌松弛或食管裂孔疝会减弱抗反流屏障功能。典型表现为平卧时反酸加重,可能伴随吞咽困难。确诊需通过胃镜检查,治疗可选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联合莫沙必利片改善动力。 4、胃排空延迟 糖尿病胃轻瘫或功能性消化不良会导致胃内食物滞留时间延长。这类患者餐后饱胀感明显,建议少量多餐,必要时使用盐酸伊托必利片加速排空。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需优先调控血糖。 5、胃酸分泌过多 幽门螺杆菌感染或胃泌素瘤可引起病理性胃酸增加,表现为空腹时疼痛伴反酸。碳13呼气试验可检测感染,根治方案需包含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抗生素。疑似胃泌素瘤需进行影像学检查。 长期胃酸反流可能引发食管炎或巴雷特食管,日常需避免睡前3小时进食,戒烟并减少巧克力摄入。若每周症状发作超过2次或出现吞咽疼痛、体重下降等警示症状,应及时进行胃镜检查评估食管黏膜损伤程度。反流症状缓解后仍建议维持阶段性抑酸治疗,防止复发。 李辉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肛肠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