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

CT/磁共振 (共18位医生)

科室简介

CT/MRI科服务宗旨:

重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开拓进取,勇于创新,以病人为中心,用一流的医疗设备和人才队伍为病人提供快捷、优质的服务。

CT/MRI科人才结构:

1、 主任:刁显明 主任医师

2、 副主任:陈洪亮 副主任医师

3、 副主任:邱丽华 副主任医师

4、 医师组:医学博士1人,硕士3人,主任医师3人,副主任医师2人

①神经头颈组:刁显明、邱丽华(博士)、晁芳(硕士)、裴礼模、薛杭兴、冯旭

②血管组:陈洪亮(硕士、在读博士)、张君海、袁梦华、钟玲

③胸部组:刁显明、张君海、屈小琴、赵光大、吴恽、喻涛、王庆

④腹部组:刁显明、陈洪亮、梁旭(在读硕士)、袁梦华、钟玲

⑤骨肌组:刁显明、周恩友、曾宪辉、杨春雨、陆宽

5、 技术组:喻鸿亮、熬永胜、段杰、张超、陈丽、朱华新、陈继军、江万洪、熊诗语、谢雨虹、余娟、刘力华、郑全军、张荣强

6、 护理组:郑英莉、曾岚、梁宾、陈迪凡、刘爱梅

7、 登记组:邓倩、曾巧霞、谭敏

CT/MRI科先进设备:

1、西门子炫速双源CT

2、东芝64排螺旋CT

3、东芝16排螺旋CT

4、GE l.5T超导型磁共振

5、奥泰 1.5T超导型磁共振

CT/MRI科服务主要项目:

1、心脏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

2、头颈部CT减影血管成像(CTDSA)

3、全身血管CT/MR成像(CTA/MRA)

4、骨关节CT成像

5、肠道CT成像(CTC和CTE)

6、泌尿系CT成像(CTU)

7、CT/MR灌注成像(CTP/MRP)

8、MR关节造影

9、MR波谱分析(MRS)

10、磁敏感成像(SWI)

11、全身“类PET”成像

12、CT/MRI全身常规检查

13、全身CT能量成像

14、CT引导下各种介入诊断和治疗

科室设备介绍

一、 西门子炫速双源CT-SOMATOM Definition Flash CT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倒胃酸是什么原因
李辉
回答: 倒胃酸通常是指胃酸反流至食管引起的烧心感,可能由饮食刺激、腹压增高、食管功能异常、胃排空延迟或胃酸分泌过多等原因引起。 1、饮食刺激 过量摄入高脂食物、辛辣食物、咖啡或酒精可能刺激胃酸分泌并松弛食管下括约肌。这类情况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缓解,避免空腹饮用浓茶或碳酸饮料,餐后保持直立姿势1-2小时。若症状反复出现,可遵医嘱使用铝碳酸镁咀嚼片、雷贝拉唑钠肠溶片等药物中和胃酸。 2、腹压增高 肥胖、妊娠或紧身衣物压迫可能导致腹腔压力升高,促使胃内容物反流。建议控制体重,穿着宽松衣物,睡眠时抬高床头15-20厘米。伴随嗳气或腹胀时,可考虑使用多潘立酮片促进胃肠蠕动。 3、食管功能异常 食管下括约肌松弛或食管裂孔疝会减弱抗反流屏障功能。典型表现为平卧时反酸加重,可能伴随吞咽困难。确诊需通过胃镜检查,治疗可选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联合莫沙必利片改善动力。 4、胃排空延迟 糖尿病胃轻瘫或功能性消化不良会导致胃内食物滞留时间延长。这类患者餐后饱胀感明显,建议少量多餐,必要时使用盐酸伊托必利片加速排空。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需优先调控血糖。 5、胃酸分泌过多 幽门螺杆菌感染或胃泌素瘤可引起病理性胃酸增加,表现为空腹时疼痛伴反酸。碳13呼气试验可检测感染,根治方案需包含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抗生素。疑似胃泌素瘤需进行影像学检查。 长期胃酸反流可能引发食管炎或巴雷特食管,日常需避免睡前3小时进食,戒烟并减少巧克力摄入。若每周症状发作超过2次或出现吞咽疼痛、体重下降等警示症状,应及时进行胃镜检查评估食管黏膜损伤程度。反流症状缓解后仍建议维持阶段性抑酸治疗,防止复发。 李辉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肛肠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