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

普外科 (共2位医生)

科室简介

2008年9月,一所技术、管理、服务、建筑现代化的医院——宜宾市二医院南区正式运行,一支宜宾市二医院普外科医疗、护理骨干组成的崭新科室——南区普外科相应成立。经过科室全体医护人员4年的不懈努力,南区普外科发展为技术精湛、服务优良、设备先进、勇于创新、环境优美的先进科室。

南区普外科人才结构合理。一支高中初级职称(高级职称2名,中级职称7名,初级职称10名,硕士研究生2名)合理搭配的医护队伍活跃在临床、科研、教学一线,是高水平医护质量的有力保障,是勇于创新的力量源泉。

南区普外科以微创外科为特色,开展普通外科各亚专业业务技术。不仅能熟练完成胰十二指肠切除、半肝切除、肝门成形、全胃切除、全结肠切除术等代表传统普外科技术水平的高难度手术,近年相继在宜宾市率先开展腔镜下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腔镜下脾切除术等微创腔镜手术。在繁忙的临床工作之余,积极撰写科研论文,开展临床科研。近4年,发表科研论文6篇,科研1项。

科室编制床位42张,开放床位50张。科室在川南地区具有较高影响力,诊治区域除川南外,还覆盖云南、贵州部分地区,年收治病员2000余人次,手术1200例次,抢救危重病员120人次,床位使用率达110%。

为进一步提高科室整体医疗水平,科室将定期选送医护人员到华西医院、西南医院等高水平医院进修学习。学习ERCP技术,拓展腔镜手术范围,提高肝癌、胰腺癌的综合治疗水平,提高重症胰腺炎的救治水平。为解决病人看病难 ,科室积极挖掘潜力,提高病床使用率,争取年收治病员2500人次,手术1500例次。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急性胃肠炎的饮食食谱揭秘 四个食谱缓解肠胃压力
于淑霞
回答: 急性胃肠炎患者可选用米汤、蒸苹果、山药粥、胡萝卜泥四个食谱缓解胃肠压力。急性胃肠炎多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表现为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饮食需以易消化、低纤维、低刺激为主。 一、米汤 米汤富含碳水化合物且不含膳食纤维,能快速补充能量而不加重胃肠负担。将大米洗净后加水煮沸,滤去米粒取上层清液,可少量多次饮用。米汤中的淀粉糊精能吸附肠道多余水分,缓解腹泻症状。若伴有呕吐,需待呕吐缓解后小口饮用,避免一次性摄入过多刺激胃黏膜。 二、蒸苹果 蒸熟的苹果果胶含量增加,具有收敛止泻作用。去皮去核后切块蒸煮15分钟,果胶在加热过程中转化为可溶性膳食纤维,能吸附肠道毒素并形成保护膜。蒸制后苹果的酸性降低,减少对胃黏膜刺激,适合胃肠炎恢复期食用。注意避免加糖或蜂蜜,以免高渗液体加重腹泻。 三、山药粥 山药含黏蛋白和淀粉酶抑制剂,能保护胃肠黏膜并延缓碳水化合物分解。将鲜山药去皮切丁与大米同煮至软烂,黏蛋白形成凝胶状物质覆盖在消化道表面。山药中的尿囊素成分可促进黏膜修复,适合伴有胃部灼热感的患者。食用时需充分咀嚼,避免块状物刺激炎症部位。 四、胡萝卜泥 胡萝卜富含β-胡萝卜素,在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有助于修复上皮细胞。煮熟后捣成泥状,其细胞壁破裂释放更多果胶成分。胡萝卜泥的碱性特质能中和胃酸,缓解呕吐后的食管不适。建议与米汤交替食用,每次摄入量不超过100克,避免β-胡萝卜素过量导致皮肤黄染。 急性胃肠炎发作期应禁食4-6小时待呕吐缓解,后从流质饮食逐步过渡到半流质。所有食物需煮至软烂并保持温热,避免生冷、油腻及乳制品。若腹泻持续超过48小时或出现血便、高热,须及时就医排除细菌性痢疾等严重感染。恢复期可逐渐添加低脂鱼肉、嫩叶蔬菜,但仍需避免辛辣、酒精等刺激性食物至少两周。 于淑霞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消化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