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心血管内科 (共40位医生)

科室简介
心血管内科始建于1958年,,四十几年来,历经几代人的共同努力,逐步确立了重庆医科大学心血管专业在全国心血管学界的声誉和地位。高素质、高学历保持了我科具有优良传统的医疗队伍,使我科的医疗、护理质量在全国保持领先水平;与国外同行的广泛交流,使我们不断引进欧美国家的高新医疗技术,用以解决临床疑难问题。我们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及省市级多项课题的科研任务,曾获得国家、卫生部及省市级多项科研成果奖。
  心血管内科“敬畏生命、关怀服务、优化治疗”使我们的宗旨,我科全体医护人员面对新形势的挑战,一如既往,以我们优质的服务让您早日康复。
  心血管内科现有工作人员43人。其中高级职称8人,副高级职称10人,博导3人,硕导6人,目前,50岁以下医师均为博士或硕士,大门大多数经过国外研修。我科陈运贞、雷寒教授分别担任中华医学会重庆心血管专委会主任委员、重庆医学会介入心脏病学组组长、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重庆分会心脏起搏与电生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冠脉介入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等职务。我科老一辈的专家、教授于青年专家们一起形成了一个综合实力强、团结协作、治学严谨的团队。
  心血管内科设有2个住院病区及1个心脏重症监护室,共计床位105张;心导管室;2个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仪;1个体外反搏治疗中心。
  心血管内科通过多年来对高血压、冠心病、瓣膜病的流行病学调研,积累了丰富的临床治疗经验,集中的技术力量使我科在心血管疾病非介入诊断治疗和介入诊断治疗方面属国内一流,且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发展。
  心血管内科擅长对心血管常见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脏瓣膜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开展各种心血管介入性诊治手术:包括冠脉造影术;支架置入术;快速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各类型起搏器植入;瓣膜狭窄扩张术;动脉导管未闭、房室间隔缺损封堵术等。啊爱人工心脏起搏技术方面,每年安置各种类型起搏器200余台,一直位居重庆市第一名;我科在国内较早开展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治疗,现已形成规模;近几年来,心脏介入无论在数量和质量上均居西南地区前列。
  心血管内科在应用新技术方面严格掌握适应症,严守科学应用新技术的原则,不滥用无实效的技术而增加个人和社会的负担,社会效益良好。 研究高血压、冠心病发病机制及预防对策;研究冠脉介入的远期疗效及再狭窄防治;研究心力衰竭的神经内分泌与心肌重塑机制。已发表论文600余篇,参与发表专著5部(其中主编3部)。获得国家、省市级科研成果奖共10余项。
  心血管内科将以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培养为突破点,经过3至5年的努力,逐步将我可建设成为具有高素质人才集聚、梯队建设合理、科研方向稳定、研究经费充足的医疗、科研、教学基地,为下一步的腾飞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将以冠心病、高血压病、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心肌病为研究重点,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及预防、基础及临床应用研究、心血管疾病的介入及非介入诊断与治疗等途径,多角度、全方位的将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相结合,使其成为长江上游的心血管医疗中心。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重医一院产科成功实施胎儿镜下白化病检查

2014年7月4日中午,重医一院产科胎儿医学团队为一位孕24周的孕妇成功实施了胎儿镜下白化病检查,该手术是产科继胎儿镜下胎盘吻合血管电凝术后在胎儿宫内诊断领域的又一重大突破。 该孕妇王某来自彭水,9年前曾生育一女,女儿出生后头发金黄,随着年龄增大,全身毛发逐步变成了白色,来渝就诊后被诊断为白化病。今年初,王某怀上二胎的消息让全家人兴奋不已,但同时也充满担忧,担心生下来的宝宝又是白化病。在得知重庆市产前诊断中心有相关检查技术后,王某来到重医一院,产科黄帅医师对她进行了详细检查并建议实施胎儿镜下白化病检查。据了解,胎儿镜检查是在超声定位后用很细的光学纤维内镜经母体腹壁穿刺,经子宫壁进入羊膜腔,观察胎儿外貌,是产前诊断最直接有效的技术。 7月4日,重医一院产科副主任漆洪波、李俊男主治医师和黄帅医师共同为王某进行胎儿镜下白化病检查,手术难度较大(胎盘位于前壁,且胎儿为臀先露仰卧位),在准确超声定位避开胎盘后,躲过肢体以及胎盘终于顺利查看到胎儿头部毛发,胎儿镜下显示胎儿的头发是黑色。术后检查后胎儿一切正常,两天后王某顺利出院。 据悉,借助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重医一院产科购置了胎儿医学治疗设备,并进行胎儿医学人才培养。目前,产科已成功开展了产时胎儿外科手术、胎儿镜下胎盘吻合血管电凝术、射频消融选择性减胎术(中国中西部地区首例)等,此次手术是重医一院产科首次用胎儿镜检查白化病,体现了该科在西南地区胎儿宫内诊断技术以及胎儿宫内治疗水平的领先地位。胎儿镜除用于胎盘吻合血管电凝术、白化病检查等外,还可进行皮肤活检、外生殖器畸形检查等。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