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脊柱外科 (共1位医生)

科室简介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是1951年创建,是我国华南地区和广州市最早成立的独立专业骨科。五十多年来救治了数以十万计骨骼/肌肉运动系统病损的患者,在广州和华南地区享有较高声誉。市一骨科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人才、技术、设备具有特色和优势,为广州医学院首批骨科硕士点。在学科带头人徐中和主任倡导下,近年在广州地区率先成立了完整专业分工的三个专科,以使病人得到更专业化的诊治。脊柱外科就是其中一个专业科。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脊柱外科成立于2001年初,系中国最早成立的专门从事脊柱疾病临床治疗的专科之一。在学科带头人徐中和教授、科主任郭东明领导下,对脊柱疾病专科专治,并培养出一支脊柱外科专家团队,总结形成了市一独特的脊柱外科疾病治疗规范,治愈了上千例脊柱疾患病人,成为华南地区享有盛名的脊柱治疗中心及国内领先水平的脊柱导航手术中心。

脊柱外科现有专业医务人员25名,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6名,其中硕士导师2名,博士研究生2名,在读博士研究生2名,硕士研究生2名,每年为各类脊柱病患者实施大、中型手术四百余例,在社会上具有良好的声誉。

主要诊治范围

一、 脊柱外伤:外伤导致颈、胸、腰骨折、脱位及神经损伤

二、颈肩腰腿痛(脊柱退行性疾病)

1、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尤其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高危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

2、椎间盘突出:颈、胸、腰椎间盘突出症

3、退行性腰椎骨关节病:椎管狭窄症、椎体滑脱症,腰椎节段不稳症

三、脊柱畸形

1、脊柱侧弯、后突畸形

2、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

四、脊柱肿瘤

1、颈、胸、腰良性肿瘤

2、脊柱原发恶性肿瘤、脊柱转移肿瘤、神经源性脊柱肿瘤

五、脊柱感染性疾病

1、脊柱结核

2、化脓性脊柱感染、急慢性化脓性脊柱炎、医源性椎间隙感染

六、脊柱胸腰椎骨质疏松症及压缩骨折

专科特色: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相结合,中、西医脊柱外科治疗相结合。

一、脊柱外科手术治疗特色

1、严重脊髓型颈椎病(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高危颈椎)的一期后-前路手术治疗:基础与临床同时发展,相互促进、同步全面发展。从临床到基础:“一期后-前路手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在全国开展最早、手术例数最多的中心之一。2010进行“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三种手术治疗方法的比较分析——多中心回顾性研究”, 使我院较早开展的一期后-前路手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方法、理念得到很好的总结;从2011年开始,目前正在进行“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三种手术治疗方法的比较分析——多中心前瞻性研究”。 同时近年来重点申报:颈椎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科研项目。

2、脊柱微创手术:重点开展计算机影象手术导航辅助的微创手术;显微镜、放大镜下的脊柱脊髓手术;以及等离子椎间盘射频消融技术。

二、非手术治疗 中西结合的综合镇痛治疗

1、局部微波物理治疗

2、特色支具治疗

3、头、颈、腰椎牵引治疗

先进设备和技术前景

(一)、计算机影象手术导航辅助的手术

骨科购入全省首台骨科影像手术导航系统,为复杂、精细、高难度的脊柱手术提供有力的保障,将大大降低脊柱手术的风险,提高手术的精准度,更加重要的是这将为脊柱微创外科的开展赋予真正的意义。

(二)、德国蔡司手术显微镜、德国海尼头戴式手术放大镜辅助的微创手术

除此之外,我们还开展的脊柱微创手术包括:

1、椎间盘镜显微椎间盘切除术,人工髓核置入术

2、胸腔镜前路胸椎手术

3、腹腔镜前路腰椎手术

4、骨质疏松压缩骨折的椎体成形或后凸畸形矫正术

5、经皮椎弓钉内固定术

成就

1、1996年在国内率先提出“高危颈椎病”的概念,并率先开展“高危颈椎”一期后-前路椎管成形、椎体重建的手术模式。

2、2003年在国内率先开展第一台经胸腔镜的胸椎椎体肿瘤切除和胸椎钛网、椎体钉棒重建手术。

3、2003年在华南地区率先开展骶椎肿瘤一期前路上骶椎全切+腰椎骶盆重建手术。

4、2005年在华南地区率先开展应用扩张型Cage治疗下腰椎退变性不稳,至今全省开展例数最多。

5、手术导航设备,自2003年5月引进华南地区首台脊柱手术导航系统,在目前已从事导航下脊柱手术千余台,属国内领先水平填补了许多国内导航下手术的技术空白。

6、2006年国内率先开展CT三维重建术中立体导航胸椎弓钉植入手术。

7、2006年国内率先开展应用三维立体导航行脊柱侧弯矫正术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脊柱外科将一如既往地本着“医疗质量第一,病人利益至上’的宗旨,以”一流的管理、一流的质量、一流的技术、一流的服务、一流的环境设施”为病人提供“规范、优质、高效、方便”的脊柱外科医疗服务。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合力构筑高水平的会诊平台---全院多学科会诊(MDT)在我院正式启动并逐步推行

按照今年医院工作总体部署,为进一步提高我院临床诊疗水平,加强学科间协作,使涉及多系统疾病的复杂、疑难病例得到更加合理化、规范化的诊治,在医务部的精心策划下,在6月到8月期间成功举办了4期“全院多学科会诊(MDT)病例讨论会”,建立了我院MDT平台,并在院内逐步推广。 多学科协作会诊(multidisciplinary team),简称MDT,最先由美国德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发起,通常是指来自两个以上相关学科的专家,组成相对固定的专家组,针对某一个器官或系统疾病,通过定期、定时、定址的会议,提出诊疗意见的临床诊疗模式。它是一种规范化治疗、国际领先的诊疗模式。 鉴于目前我院的全院会诊通常是临时确定会诊医生,参与会诊的医生水平和经验参差不齐,未能充分发挥专科优势,缺乏良好示范作用,导致临床水平难以持续提高等原因,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医务部以“创造良好的临床诊治交流和学习平台,培育、打造高水、高效率的临床诊治技术专家团队”为目标,通过更规范的多学科会诊组织流程,正式启动了MDT诊疗模式。 MDT起步阶段得到消化病中心的支持,在2014年6月17日、7月9日分别举办了第一期及第二期MDT,由外科系统试点,胃肠外科承办,普外科、泌尿外科、麻醉科、消化内科、肿瘤科、中医科、放射科、超声医学科、病理科消化学组主任组成的MDT专家组齐聚一堂,会议由医务部黄逸辉主任主持,病例讨论由普外科古维立主任主持。针对胃肠外科提供的疑难病例,MDT消化学组的各位主任共同探讨了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方案的选择。胃肠外科、消化内科、老年消化内科全体医生参加了会议。 前两期胃肠外科MDT起到了良好示范推动作用,2014年8月12日在呼吸科赵子文主任的大力支持下,第三期呼吸系统MDT成功举办,由血液内科、风湿免疫内科、感染科、影像科、病理科等主任组成的呼吸系统学组的专家共同探讨了一例内科系统疑难病例的诊断及治疗方案。各专科专家分别从本专科的角度对疾病的鉴别诊断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随后赵子文主任综合多科的诊断依据,逐一分析排除了多个常见疾病,最终推断出隐源性机化性肺炎的诊断,并总结了此类疾病诊断的整体分析思路,给旁听的专科医生们传授了宝贵的经验。 多学科会诊的开展得到了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在前几期MDT中,曹杰院长、刘朝晖副院长、江新青副院长、聂玉强副院长等分别到场参与了病例讨论和会后总结。 曹杰院长在首场MDT会后总结中强调,我院是以追求临床技术水平为根本的大型三甲医院,疾病诊治能力是医生的看家本领,提高医院整体临床诊疗水平是我们的根本目标。“多学科协作会诊”(MDT)是在为患者提供全面评估的基础上,更好地整合各科专家资源,得出最优化诊治方案,最大程度地为患者提供合理、有效、便捷的医疗服务。 同时,曹杰院长就MDT工作的开展及落实分别对医务部、参会专家及医务人员提出了三点要求: 一是贵在坚持。希望以“努力提高医院医疗水平为主旨”,将MDT做得更加扎实、有效,保持该平台的生命力,在做好“消化系统疾病”MDT试点工作的基础上,有序地开展更多学科的MDT,长期坚持下去。 二是贵在质量。希望各参会专家树立“严谨、全面、细致、创新”的理念,认真准备每次病例讨论,同时还应树立“传帮带”的理念,把先进的医疗技术、严谨的医疗态度传承下去。 三是贵在成效。希望有更多的临床医生能够参加旁听和观摩,通过聆听不同专业、不同角度的临床救治意见,开阔视野、拓展思维,努力提升自己的临床技术水平! MDT促进了多个临床科室在疾病诊治的交流,推动了医院内部临床、检验检查辅助科室间的了解和协作。到会专家们表示,各科间的进一步理解和交流将有利于病人综合治疗的发展,必将造福更多的病患! MDT模式的推行,对于患者而言意味着更好的治疗效果和更优质的就医体验,对医院的管理模式和经营思路也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做完精索静脉曲张手术后几天可以出院
仲秋
回答: 精索静脉曲张手术后一般3-5天可出院,实际恢复时间与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个人体质、护理措施及复查结果密切相关。 1、手术方式: 传统开放手术因创伤较大需住院5-7天,腹腔镜微创手术通常3天即可出院。显微镜下精索静脉结扎术因精准度高,患者术后2-3天便能达到出院标准。 2、术后并发症: 出现阴囊血肿、切口感染或睾丸水肿等并发症时,需延长住院时间进行抗感染治疗或穿刺引流。严重者可能需二次手术处理,住院期将延长至7-10天。 3、个人体质: 年轻患者代谢快者术后2天可下床活动,3天即可出院。合并糖尿病、凝血功能障碍者伤口愈合慢,通常需5天以上观察期。肥胖患者更易发生切口脂肪液化,需延长住院2-3天。 4、护理措施: 术后48小时内严格冰敷可减少肿胀,72小时佩戴阴囊托带能降低复发风险。早期规范护理可使住院时间缩短至3天,护理不当可能导致出院延迟。 5、复查结果: 出院前需复查阴囊彩超确认无静脉返流,血常规检查排除感染。术后72小时引流量<10ml/天、体温正常且切口干燥者,经主治医师评估后可办理出院。 术后应穿着专用阴囊托裤3个月,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饮食宜补充优质蛋白促进伤口愈合,如鱼肉、鸡胸肉等,每日饮水2000ml预防血栓。术后1周、1个月、3个月需定期复查精液质量和睾丸超声,恢复期出现阴囊坠胀需立即返院检查。睡眠时抬高阴囊15-20度,有助于减轻静脉压力,术后6个月内禁止泡温泉及长时间骑行。 仲秋副主任医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男科
复旦版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