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中医医院

理疗科 (共2位医生)

科室简介

理疗科在我院1号住院楼一楼,环境舒适优雅、设备齐全。中药离子导入对任何部位的骨质增生、颈腰椎间盘脱出膨出髌骨软化症、骨性关节炎具有明显的活血化淤、消炎止痛作用,开展15年来,接诊病人5万人次;超短波对急慢性炎症、肺炎、尤其是小儿肺炎、盆腔炎、附件炎、宫颈炎、有抗菌素不能替代的作用;音频用药加按摩、消肿、消炎、镇痛、松解粘莲、促进瘢痕组织的吸收和神经功能、血液循环功能的恢复以及降压作用;磁疗机、干扰电、蜡疗,新购置温热中低频治疗仪止痛效果明显,深受病人青睐。

理疗适应症:

颈腰椎间盘脱出膨出、骨质增生、坐骨神经痛、肌腱和韧带扭伤挫伤、半月板损伤、关节肿痛、关节炎、肩周炎、腱鞘炎、滑囊炎、髌骨软化症;肺炎、小儿肺炎、胸膜炎、胸膜粘连、慢性支气管炎;急慢性胃炎、胃下垂、慢性习惯性便秘、周围血液循环不良;高血压、中风后遗症、神经炎、神经痛、周围神经损伤、费用性肌萎缩、股外侧皮神经炎;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瘢痕组织、术后粘连、挫伤及损伤后遗症、术后肌肉恢复、膀胱炎;慢性盆腔炎、宫颈糜烂、卵巢功能障碍、盆腔结缔组织炎产后腹痛;面瘫、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小儿支气管炎、注射硬结;慢性单纯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中耳炎外耳道疖肿、慢性咽炎、慢性喉炎;颞下颌关节弹响、颞下颌关节炎、颌骨骨膜炎、颌骨骨髓炎。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2014年8月27日《宝鸡日报》健康养生版《疑难病例辨析赛群英争锋

7支参赛队伍同台竞技、现场争锋,评委铁面无私、当场决断, 300名观众台下助威、加油呐喊。 8月 21日,市中医医院临床技能大比武“疑难重症病案辨析竞赛”争锋赛决赛现场气氛热烈、别开生面。 自今年 5月份起,市中医医院在全院范围内开展了 2014年临床技能培训和大比武活动。此次活动共涉及心肺复苏、骨科专科技术等 18个专项。而疑难重症病案辨析争锋赛是在科主任和副高职称以上医师范围内开展的。经过预赛,全院共有 7支代表队进入决赛。西安交大一附院教授潘承恩、李正仪、王雪,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高建苑教授应邀担任评委。 决赛现场,每支参赛代表队由科主任及副高职称以上三名医生组成,提前 10分钟在候考区阅读参赛题目。在 2个多小时的比赛中,面对鲜活具体的实际病案,选手们分析病情抽丝剥茧,诊断辨识清晰明确,治疗方案准确及时,展现了医院高年资医师深厚的临床经验及精湛的临床诊疗水平。最终,重症医学科代表队脱颖而出,获得一等奖。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宝宝面肌抽搐的病因
邵自强
回答: 宝宝面肌抽搐可能与遗传因素、环境刺激、神经发育异常、外伤或感染、癫痫等因素有关。面肌抽搐主要表现为面部肌肉不自主抽动,可能伴随眨眼、嘴角抽动等症状,需结合具体病因采取干预措施。 1、遗传因素 部分宝宝面肌抽搐与家族遗传史相关,如先天性肌强直或代谢性疾病。这类情况通常在婴幼儿期显现,表现为面部肌肉重复性收缩。家长需及时就医进行基因检测,医生可能建议营养支持或药物干预,如使用维生素B12注射液、左卡尼汀口服溶液等改善神经代谢。 2、环境刺激 强光、噪音或情绪紧张可能诱发短暂性面肌抽动。这类抽动多为生理性反应,表现为突发性单侧面部肌肉颤动。家长需减少环境刺激源,保持宝宝情绪稳定,可通过轻柔按摩或热敷缓解症状,无须特殊药物治疗。 3、神经发育异常 面神经通路发育异常可能导致慢性抽搐,常伴随吮吸困难或表情不对称。此类情况需通过肌电图和头颅影像学检查确诊,医生可能推荐神经营养药物如鼠神经生长因子注射液、甲钴胺片等促进神经修复。 4、外伤或感染 产伤、头部撞击或中耳炎等感染可能损伤面神经分支,引发节律性抽动。这类抽搐多伴随局部红肿或发热,需进行抗感染治疗,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头孢克洛颗粒等,同时配合物理康复训练。 5、癫痫发作 部分局灶性癫痫发作以面部抽搐为首发症状,可能伴随意识障碍或肢体强直。需通过脑电图明确诊断,医生可能开具抗癫痫药物如左乙拉西坦口服溶液、奥卡西平口服混悬液等控制发作。 家长发现宝宝持续面肌抽搐时,应记录发作频率和诱因,避免强行按压抽搐部位。保持饮食均衡,适当补充钙镁等矿物质,减少电子屏幕使用时间。若抽搐伴随发热、呕吐或意识改变,须立即就医进行神经系统评估。日常可通过抚触和音乐疗法帮助宝宝放松面部肌肉,定期随访神经发育情况。 邵自强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