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医附二院-附院

神经外科 (共6位医生)

科室简介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于1993年成立,是一个以神经外科诊疗技术为特色,集医疗,教学,科研和专业人才培养为一体的学科。经过老一辈神经外科医生的不懈努力,如今我科已发展成为拥有2个病区,开放床位90张,年门急诊人数近1000余人,年住院病人逾2000人次, 手术量达1200余台次,神经外科现有医护人员38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4人,教授3人,副教授3人,主治医师1人,住院医师6人,主管护师4人,所担任的学术职务有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会神经创伤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学会神经外科学委员等,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省重点项目2项,多次荣获国家级,省级各类奖项,1998年被评为“云南省临床重点科室”,先后培养博士生研究生4名,硕士生研究生40余名,为省内外各级医院培养了一大批神经外科专业骨干,为推动我省神经外科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学科始终秉承敢为人先和患者至上的创伤理念,始终把提高医疗质量和改进医疗服务作为永恒追求的目标,在确保医疗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引进国内外的先进技术和设备,不断开展各种神经外科新技术,逐步形成了以神经肿瘤、脑血管病、颅脑损伤为主要研究内容的三个亚专业,较早在省内开展了脑干肿瘤、复杂的颅底肿瘤等一系列高难度的神经外科手术,在脑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方面居于省内领先地位,最先在云南省成立“亚低温治疗中心”,对降低重症患者的死亡率起到了重要作用。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暂无医生信息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用细节营造温馨的术前等候环境 我院手术室专为儿童患者开辟术前等候区

“护士其实就是没有翅膀的天使,是真善美的化身。” 南丁格尔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这既是对我们护士最高的赞誉,也是对我们护士的最高要求。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文关怀在医疗活动中的地位日益受到重视,在工作中如何体现优质护理服务,以病人为中心? 手术室是一个特殊的护理单元,我们与患者的接触远没有临床科室那么频繁。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做好优质护理,值得我们思考。儿童术前等候区就是手术室优质护理的一个方面,我们在病人等候区划出一个角落,墙上贴上卡通墙纸,摆放儿童漫画读物,音乐毯,还有各式玩具…为即将手术的小患者创造了一个温馨的等候环境。   我们用亲切和蔼的态度与孩子们交谈,用童话书中的英雄人物来鼓励他,用微笑慈爱的眼神注视他,和他们一起做游戏…增进患儿对我们的亲切感,减少对手术室的陌生感和恐惧心理,使患儿认识并愿意通过语言在或身体语言来诉说和表达自己的意愿,能够正确迅速地配合医生和护士,缩短手术准备的时间,实现合作。 优质护理不仅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而且拉近了护患之间的距离,并使护理服务质量上升了一个新的台阶。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肝癌射频消融术是什么
高云
回答: 肝癌射频消融术是一种通过高频电流产生热能破坏肝癌组织的微创治疗方法,适用于早期肝癌或无法手术切除的患者。该技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可重复进行等特点。 肝癌射频消融术通常在影像学引导下进行,医生将电极针精准穿刺至肿瘤部位,通过射频电流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导致肿瘤细胞凝固性坏死。手术过程需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单次治疗时间约30-90分钟。主要适用于直径不超过5厘米的单发肝癌结节,或数量不超过3个且直径均小于3厘米的多发结节。对于合并严重肝硬化、凝血功能障碍或邻近重要器官的肿瘤需谨慎评估。 术后可能出现发热、肝区疼痛等轻微反应,一般1-3天可缓解。严重并发症如肝脓肿、胆道损伤、出血等发生概率较低。患者术后需定期复查增强CT或MRI评估消融效果,监测甲胎蛋白等肿瘤标志物。该技术可作为肝移植前的过渡治疗,或与经动脉化疗栓塞等疗法联合应用。 术后应保持穿刺点清洁干燥,避免剧烈运动1-2周。饮食需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蛋清等促进肝细胞修复,限制高脂食物摄入。严格遵医嘱进行抗病毒治疗乙肝相关肝癌患者和随访复查,术后1年内每3个月需完成影像学检查。出现持续高热、呕血、剧烈腹痛等症状需立即就医。 高云副主任医师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