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消化内科普内科 (共4位医生)

科室简介

  北京安贞医院消化内科·普内科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的临床一线科室,承担着医、教、研、防、康等工作。我科由门诊(消化、糖尿病)、病房、消化内镜中心、胃肠动力检查室以及糖尿病检查室组成。科室主要特长为:消化系疾病以及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诊疗。尤其是:冠心病抗凝治疗与消化道出血的风险评估、合并心脏疾病时胃肠疾病内镜操作风险评估体统的研究与创建、非酒精性脂肪肝、代谢综合征与糖尿病关系的研究与防治、糖尿病的防治、糖尿病胃肠动力的特点与防治,建立社区慢病尤其是糖尿病管理的规范及流程,为我科室专业特色。
  全科共计38人,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4名,主治医师9名,住院医师4名。主管护师3名,护师10名,护士6名。其中博士1名,硕士11名。
  诊疗范围:
  消化系统疾病,消化内窥镜诊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等代谢性疾病。
  诊疗特色:
  (1)在消化内科诊疗方面,对于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如:胃食管反流病、消化性溃疡、消化道出血)的防治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是:合并心脏疾病应用双抗(如:阿司匹林、波利维)及抗凝药(如:低分子肝素、华法林)引起的消化道出血,心脏疾病合并胃肠息肉的内镜下治疗,为我科特色。李雅君主任尤其擅长合并心脏疾患的消化道疾病的内镜下治疗。对常见疾病急性胰腺炎,功能性胃肠病,脂肪肝等的诊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常规开展13C-尿素呼气试验、H2-呼气试验检查、胃肠功能检查食管测压、胃食管24小时pH监测、肛门测压等检查项目。
  (2)消化内镜中心包括普通操作间及VIP操作间,拥有国际先进胃肠镜检查及洗消设备。除常规胃镜、结肠镜外,还拥有鼻胃镜、胶囊内镜、放大内镜、超声内镜等设备,周一至周五常规进行胃镜、结肠镜检查及24小时急诊内窥镜诊疗,同时开展止血、电切、碎石、支架置入等一系列内镜下治疗。
  (3)在普内科方面,对糖尿病的诊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是合并心脏疾病的糖尿病的诊治是我科的特色。糖尿病治疗水平与国际接轨,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进行糖尿病三级预防,对糖尿病患者进行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干预及药物(包括胰岛素泵)等全方位的综合治疗,对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如糖尿病酮症、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及大血管病变给予早期筛查、检测和治疗。
  糖尿病实验室开展快速血糖检测、快速糖化血红蛋白检测、72小时动态血糖检测、体脂检测、糖尿病周围神经检查和周围血管多普勒检查。并开展了胰岛素及胰岛素泵强化治疗 可以为部分血糖严重升高的糖尿病患者(新诊断 病程短于 年) 提供数月至数年少服药或不服药能良好控制血糖的机会 目前也已在门诊开展了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控制血糖的手段。
  科室作为北京市糖尿病协会理事,最早建立并授予的糖尿病教育基地并挂牌,定期参与全市糖尿病防治大型活动及专题讲座,在医院内每月定期开展面向患者的糖尿病患教活动及专题讲座。我科拥有首批北京市健康科普的知名专家。
  护理工作:
  消化内科·普内科的护理队伍是一支朝气蓬勃的团队,特别注重人才素质的培养,我们以精湛的技术、饱满的热情为广大患者提供全程的优质护理服务。熟练掌握各种专科护理技术,开展延伸服务,做好出院后的随访。并开展多种形式的患者教育活动。
  教学科研工作:
  作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我们重视教学、科研工作,每年承担博士生、研究生、本科生、大专生和进修生的理论授课、临床见习和生产实习工作,培养了大量的优秀毕业生,培养了多名硕士生。开展在职人员继续再教育,拥有胃肠镜模拟器训练的演示及教学。参与全科临床培训,每年培训3000人次,多人多次获得首都医科大学第六临床医学院授予的优秀教师或先进个人的称号。我科历年来参与多项多中心合作研究项目,曾多次接受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近5年来,发表核心期刊文章40余篇,著书多部。
  消化内科·普内科是医院集医、教、研、防、康为一体的优秀科室工作,科室将本着“严谨 求精 团结 奉献”服务宗旨,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新生儿有头皮屑怎么回事
顾倩
回答: 新生儿有头皮屑可能是由乳痂、皮肤干燥、脂溢性皮炎、真菌感染、接触性皮炎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清洁护理、保湿处理、药物治疗等方式改善。 1、乳痂 乳痂是新生儿常见的头皮屑样表现,主要由母体激素残留导致皮脂分泌过多,与脱落的表皮细胞混合形成黄白色鳞屑。通常出现在出生后2-6周,多集中于囟门及头顶部位。家长可用婴儿专用软毛刷轻柔清理,或使用橄榄油软化后清洗,避免强行剥落。该情况属于生理现象,无须特殊治疗,多数在6个月内自行消退。 2、皮肤干燥 新生儿皮肤屏障功能未完善,若环境湿度低或过度清洁可能引发干燥脱屑。表现为细小白色皮屑,可能伴有轻微发红。建议家长将洗澡频率控制在每日1次,水温保持在37-38℃,使用无皂基婴儿沐浴露。清洗后3分钟内涂抹含神经酰胺的婴儿润肤乳,帮助修复皮肤屏障。冬季可适当使用加湿器维持室内湿度在50%-60%。 3、脂溢性皮炎 脂溢性皮炎可能与马拉色菌定植或遗传因素相关,表现为油腻性黄色痂皮,常见于头皮、眉弓等皮脂腺丰富区域。家长可用2%酮康唑洗剂每周清洗2次,或局部涂抹1%氢化可的松乳膏缓解炎症。严重时需就医,医生可能开具硫化硒洗剂或联苯苄唑乳膏进行抗真菌治疗。该病易复发但预后良好,多数患儿1岁后症状减轻。 4、真菌感染 白色念珠菌或皮肤癣菌感染可能导致头皮鳞屑伴环形红斑,常见于免疫力低下或长期使用抗生素的新生儿。家长发现异常脱屑时应及时就医,医生可能通过真菌镜检确诊,并开具硝酸咪康唑乳膏或特比萘芬喷雾剂进行局部抗真菌治疗。日常需保持头皮干燥,避免与他人共用毛巾等物品。 5、接触性皮炎 洗发产品、织物残留洗涤剂或汗液刺激可能诱发接触性皮炎,表现为边界清楚的红斑伴细小鳞屑。家长应停用可疑致敏产品,改用无香料无色素配方的婴儿洗护用品。急性期可用生理盐水冷敷,医生可能建议短期使用0.05%地奈德乳膏控制炎症。日常需选择纯棉衣物,洗涤时充分漂洗以减少化学残留。 新生儿头皮护理需注意保持清洁但避免过度清洗,选择温和无刺激的婴儿专用产品。哺乳期母亲应保持均衡饮食,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摄入。若头皮屑持续加重、出现渗液或伴随发热等症状,家长须及时带患儿至儿科或皮肤科就诊。日常可定期用婴儿按摩油轻柔抚触头皮,促进血液循环和角质代谢,但动作需轻柔避免损伤囟门。 顾倩副主任医师池州市人民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