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消化内科普内科 (共4位医生)

科室简介

  北京安贞医院消化内科·普内科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的临床一线科室,承担着医、教、研、防、康等工作。我科由门诊(消化、糖尿病)、病房、消化内镜中心、胃肠动力检查室以及糖尿病检查室组成。科室主要特长为:消化系疾病以及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诊疗。尤其是:冠心病抗凝治疗与消化道出血的风险评估、合并心脏疾病时胃肠疾病内镜操作风险评估体统的研究与创建、非酒精性脂肪肝、代谢综合征与糖尿病关系的研究与防治、糖尿病的防治、糖尿病胃肠动力的特点与防治,建立社区慢病尤其是糖尿病管理的规范及流程,为我科室专业特色。
  全科共计38人,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4名,主治医师9名,住院医师4名。主管护师3名,护师10名,护士6名。其中博士1名,硕士11名。
  诊疗范围:
  消化系统疾病,消化内窥镜诊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等代谢性疾病。
  诊疗特色:
  (1)在消化内科诊疗方面,对于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如:胃食管反流病、消化性溃疡、消化道出血)的防治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是:合并心脏疾病应用双抗(如:阿司匹林、波利维)及抗凝药(如:低分子肝素、华法林)引起的消化道出血,心脏疾病合并胃肠息肉的内镜下治疗,为我科特色。李雅君主任尤其擅长合并心脏疾患的消化道疾病的内镜下治疗。对常见疾病急性胰腺炎,功能性胃肠病,脂肪肝等的诊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常规开展13C-尿素呼气试验、H2-呼气试验检查、胃肠功能检查食管测压、胃食管24小时pH监测、肛门测压等检查项目。
  (2)消化内镜中心包括普通操作间及VIP操作间,拥有国际先进胃肠镜检查及洗消设备。除常规胃镜、结肠镜外,还拥有鼻胃镜、胶囊内镜、放大内镜、超声内镜等设备,周一至周五常规进行胃镜、结肠镜检查及24小时急诊内窥镜诊疗,同时开展止血、电切、碎石、支架置入等一系列内镜下治疗。
  (3)在普内科方面,对糖尿病的诊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是合并心脏疾病的糖尿病的诊治是我科的特色。糖尿病治疗水平与国际接轨,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进行糖尿病三级预防,对糖尿病患者进行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干预及药物(包括胰岛素泵)等全方位的综合治疗,对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如糖尿病酮症、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及大血管病变给予早期筛查、检测和治疗。
  糖尿病实验室开展快速血糖检测、快速糖化血红蛋白检测、72小时动态血糖检测、体脂检测、糖尿病周围神经检查和周围血管多普勒检查。并开展了胰岛素及胰岛素泵强化治疗 可以为部分血糖严重升高的糖尿病患者(新诊断 病程短于 年) 提供数月至数年少服药或不服药能良好控制血糖的机会 目前也已在门诊开展了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控制血糖的手段。
  科室作为北京市糖尿病协会理事,最早建立并授予的糖尿病教育基地并挂牌,定期参与全市糖尿病防治大型活动及专题讲座,在医院内每月定期开展面向患者的糖尿病患教活动及专题讲座。我科拥有首批北京市健康科普的知名专家。
  护理工作:
  消化内科·普内科的护理队伍是一支朝气蓬勃的团队,特别注重人才素质的培养,我们以精湛的技术、饱满的热情为广大患者提供全程的优质护理服务。熟练掌握各种专科护理技术,开展延伸服务,做好出院后的随访。并开展多种形式的患者教育活动。
  教学科研工作:
  作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我们重视教学、科研工作,每年承担博士生、研究生、本科生、大专生和进修生的理论授课、临床见习和生产实习工作,培养了大量的优秀毕业生,培养了多名硕士生。开展在职人员继续再教育,拥有胃肠镜模拟器训练的演示及教学。参与全科临床培训,每年培训3000人次,多人多次获得首都医科大学第六临床医学院授予的优秀教师或先进个人的称号。我科历年来参与多项多中心合作研究项目,曾多次接受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近5年来,发表核心期刊文章40余篇,著书多部。
  消化内科·普内科是医院集医、教、研、防、康为一体的优秀科室工作,科室将本着“严谨 求精 团结 奉献”服务宗旨,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清痰多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马晓斌
回答: 清痰多可能由环境刺激、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胃食管反流病等原因引起。清痰多通常表现为痰液稀薄、量多,可能伴有咳嗽、咽部不适等症状。 1、环境刺激 长期暴露于粉尘、烟雾或干燥空气中可能导致呼吸道黏膜分泌增多,产生清痰。这种情况通常无须特殊治疗,改善环境后症状可自行缓解。建议佩戴口罩、使用加湿器,并保持室内通风。避免接触刺激性气体或过敏原有助于减少痰液分泌。 2、上呼吸道感染 病毒或细菌感染可能引发鼻咽部炎症,导致黏液分泌增加。常见于感冒、流感等疾病,通常伴随打喷嚏、鼻塞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乙酰半胱氨酸颗粒等祛痰药物。感染控制后痰量会逐渐减少,期间需多饮水帮助稀释痰液。 3、慢性支气管炎 长期吸烟或空气污染可能导致支气管黏膜慢性炎症,表现为持续咳清痰超过3个月。可能与气道高反应性、纤毛功能障碍有关,常伴有胸闷、气促。治疗需戒烟并避免二手烟,医生可能开具盐酸溴己新片、标准桃金娘油肠溶胶囊等药物改善症状。 4、过敏性鼻炎 过敏原刺激鼻黏膜可引起鼻后滴漏,导致咽喉部痰液增多。常见过敏原有花粉、尘螨等,多伴发鼻痒、频繁打喷嚏。需检测过敏原并避免接触,医生可能推荐氯雷他定片、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等抗过敏药物控制症状。 5、胃食管反流病 胃酸反流刺激咽喉部可能引发反射性痰液分泌增多。常见于餐后或平卧时,可能伴反酸、烧心感。治疗需调整饮食避免过饱,抬高床头,医生可能开具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铝碳酸镁咀嚼片等抑酸护胃药物。 日常应注意保持室内湿度适宜,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有助于稀释痰液。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限酒。若痰液持续超过2周或出现黄绿色、带血等异常变化,建议及时就诊呼吸内科或耳鼻喉科检查。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可增强呼吸道防御功能,但雾霾天应减少户外活动。 马晓斌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呼吸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