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人民医院

内分泌科 (共7位医生)

科室简介

海南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于1988年在省内率先成立。是集临床、科研和教育为一体的优势专科。内分泌科现有病床75张,医护人员和检验人员共计48名,主任医师4名,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5名,专科住院医师8名,内分泌实验室技术员3名,护理队伍有护长2名,主管护理师7名,护理师4名,护士13名。

内分泌收治疾病包括内分泌疾病和代谢性疾病。主要包括: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尿崩症、席汉氏综合征、垂体瘤、侏儒症、甲状旁腺疾病、痛风、肥胖症、肾上腺疾病如皮质醇增多症、嗜铬细胞瘤等,性腺疾病包括:性发育不良、性早熟、阳萎、闭经、更年期综合征,低血糖症、胰岛素瘤、胰高糖素瘤、高脂血症、多毛症、特发性浮肿、骨质疏松症及其他内分泌代谢疾病。

引进了胰岛素泵等多项先进的诊断和治疗技术。在糖尿病和甲状腺病变,尤其如难治性糖尿病、糖尿病合并高渗性昏迷、糖尿病性坏疽、糖尿病合并严重感染、糖尿病合并严重慢性并发症、难治性甲亢、甲亢性心脏病、甲亢合并突眼、甲亢危象、甲亢合并粒细胞减少或缺乏等内分泌疾病的方面,我们的临床研究和基础应用性研究已达省内,部分达国内先进水平。先后获得省部级课题10余项,获省科技进步奖多次,发表文章100余篇。

学科带头人:高勇义,硕士,主任医师,教授,内分泌科主任。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病科医师专委会常委,中华内分泌代谢病学会委员,中华糖尿病学分会脂肪肝学组委员、微血管与肾病学组委员。海南省内分泌暨糖尿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海南省内分泌医师协会常务副会长。

长期从事内分泌代谢领域的临床工作,主持开展新技术新业务,解决本专业疑难病、危重病。主持和参与省部级科研课题10多项。获得海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四等奖1项。

主要专家:主任医师:陈道雄、陈开宁

副主任医师:全会标、刘海蔚、方团育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肝胆外科成功切除巨大腹膜后肿块

5月4日,医院院长李灼日博士同胆胰外科邢贻雷主任医师、欧阳碧山主任医师为一个诊断为腹膜后肿块的患者实施了后腹膜巨大肿块切除术。术中完整切除2个,大小分别为33*20*15厘米和15*15*15厘米包膜完整肿块,手术出血约400毫升,历时2小时45分钟,患者正在恢复当中。 患者王某,48岁女性,“右上腹隐痛2月余”4月11日入院,术前检查发现腹膜后肿块占满整个右侧腹腔,前壁位于腹壁下,后壁位于腰背后竖直肌前方,上界位于肝下缘,下界深入盆腔。整个右侧腹腔器官解剖均发生变异,如右肾、右输尿管、肠管和胰头等器官、组织均被肿块推挤到左侧。术前肾上腺相关的内分泌检查均未见异常,术前监测血压、电解质亦正常。经麻醉科、内分泌科和泌尿外科会诊,全科讨论后决定给予患者剖腹探查。 李灼日院长介绍,该患者手术难度在于肿块巨大,肿块周围的正常解剖结构发生变异,肿块邻近并压迫下腔静脉、腹主动脉、右髂总动脉。另外,术前无法评估肿块是否恶变及有无侵犯周围器官,术中是否需要联合脏器切除,手术不确定性因素很多。 腹膜后实性肿块恶变的可能性大,据文献报道约占60-80%,常见者有脂肪肉瘤,纤维肉瘤,神经纤维肉瘤、恶性淋巴瘤等;腹膜后良性肿瘤中以脂肪瘤、纤维瘤、畸胎瘤等为常见。腹膜后肿块位置深,早期多无症状,当肿瘤生长到一定体积后,可压迫周围神经末梢出现腰背部、腹部等疼痛或压迫周围脏器引起恶心、呕吐或尿急尿频尿痛,排尿困难等相关症状被首先发现,肿块多偏一侧。恶性程度高的患者还出现消瘦、乏力、食欲减退或体重下降等症状,少数有内分泌功能的肿瘤还出现血压、血电解质、尿电解质或体形异常变化。术前一般确诊来源为此部位,如无禁忌症,均建议积极剖腹探查,尽可能根治性切除。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心脏病吃什么营养食物好
高云
回答: 心脏病患者可以适量吃深海鱼、燕麦、坚果、绿叶蔬菜和豆类等营养食物。这些食物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改善心血管健康。建议在医生指导下结合药物治疗和饮食调整。 一、深海鱼 深海鱼如三文鱼、沙丁鱼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能降低血液中甘油三酯水平,减少动脉粥样硬化风险。每周食用2-3次,每次100-150克,建议选择清蒸或水煮方式烹饪。对海鲜过敏者应避免食用。 二、燕麦 燕麦含有β-葡聚糖等可溶性膳食纤维,可延缓胆固醇吸收。每日摄入50-100克燕麦片作为早餐,搭配低脂牛奶食用效果更佳。胃肠功能较弱者需从少量开始逐步增加。 三、坚果 核桃、杏仁等坚果含植物甾醇和维生素E,每天食用20-30克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选择原味坚果避免盐渍产品,需注意控制总量以防热量超标。 四、绿叶蔬菜 菠菜、油菜等深色绿叶蔬菜富含叶酸和钾元素,有助于调节血压。每日摄入300-500克,急火快炒或焯水凉拌可最大限度保留营养素。肾功能不全者需遵医嘱控制钾摄入。 五、豆类 黄豆、黑豆等豆类含大豆异黄酮和优质蛋白,每周食用3-4次,每次50克左右为宜。建议选择豆腐、豆浆等易消化形式,痛风患者应限制摄入量。 心脏病患者的日常饮食需遵循低盐低脂原则,每日食盐摄入不超过5克,避免腌制食品和动物内脏。烹饪宜选用橄榄油等植物油,控制每日总热量摄入。保持规律适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每周累计150分钟以上。定期监测血压、血脂指标,严格遵医嘱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等药物,出现胸闷气促等症状及时就医复查。 高云副主任医师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