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人民医院

普外科 (共12位医生)

科室简介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肝胆外科成功切除巨大腹膜后肿块

5月4日,医院院长李灼日博士同胆胰外科邢贻雷主任医师、欧阳碧山主任医师为一个诊断为腹膜后肿块的患者实施了后腹膜巨大肿块切除术。术中完整切除2个,大小分别为33*20*15厘米和15*15*15厘米包膜完整肿块,手术出血约400毫升,历时2小时45分钟,患者正在恢复当中。 患者王某,48岁女性,“右上腹隐痛2月余”4月11日入院,术前检查发现腹膜后肿块占满整个右侧腹腔,前壁位于腹壁下,后壁位于腰背后竖直肌前方,上界位于肝下缘,下界深入盆腔。整个右侧腹腔器官解剖均发生变异,如右肾、右输尿管、肠管和胰头等器官、组织均被肿块推挤到左侧。术前肾上腺相关的内分泌检查均未见异常,术前监测血压、电解质亦正常。经麻醉科、内分泌科和泌尿外科会诊,全科讨论后决定给予患者剖腹探查。 李灼日院长介绍,该患者手术难度在于肿块巨大,肿块周围的正常解剖结构发生变异,肿块邻近并压迫下腔静脉、腹主动脉、右髂总动脉。另外,术前无法评估肿块是否恶变及有无侵犯周围器官,术中是否需要联合脏器切除,手术不确定性因素很多。 腹膜后实性肿块恶变的可能性大,据文献报道约占60-80%,常见者有脂肪肉瘤,纤维肉瘤,神经纤维肉瘤、恶性淋巴瘤等;腹膜后良性肿瘤中以脂肪瘤、纤维瘤、畸胎瘤等为常见。腹膜后肿块位置深,早期多无症状,当肿瘤生长到一定体积后,可压迫周围神经末梢出现腰背部、腹部等疼痛或压迫周围脏器引起恶心、呕吐或尿急尿频尿痛,排尿困难等相关症状被首先发现,肿块多偏一侧。恶性程度高的患者还出现消瘦、乏力、食欲减退或体重下降等症状,少数有内分泌功能的肿瘤还出现血压、血电解质、尿电解质或体形异常变化。术前一般确诊来源为此部位,如无禁忌症,均建议积极剖腹探查,尽可能根治性切除。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输卵管通水通而不畅怎么办
冷启刚
回答: 输卵管通水通而不畅可通过输卵管通液术、腹腔镜手术、中药调理、物理治疗、抗生素治疗等方式改善。输卵管通而不畅可能由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输卵管粘连、先天发育异常、术后感染等因素引起。 1、输卵管通液术 输卵管通液术通过向宫腔内注入生理盐水或抗生素溶液,利用液体压力疏通轻微粘连的输卵管。该操作需在月经干净后3-7天进行,术中可能伴有下腹坠胀感。术后需禁止性生活2周,预防感染。适用于输卵管近端轻度粘连的情况。 2、腹腔镜手术 腹腔镜下输卵管整形术能直观分离粘连组织,恢复输卵管解剖结构。手术需全身麻醉,通过腹部3-4个小切口进行操作。术后住院观察2-3天,恢复期需避免剧烈运动。适用于中重度输卵管粘连或积水患者。 3、中药调理 采用活血化瘀类中药如桂枝茯苓胶囊、少腹逐瘀颗粒、金刚藤胶囊等,可改善盆腔血液循环。需连续服用3个月经周期,服药期间忌食生冷。中药治疗适合作为术后辅助或慢性炎症的长期调理。 4、物理治疗 超短波理疗通过热效应促进炎症吸收,每次治疗20分钟,10次为一疗程。红外线照射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组织水肿。物理治疗需配合其他医疗手段,单独使用效果有限。 5、抗生素治疗 针对急性盆腔炎引起的输卵管炎,需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左氧氟沙星片等药物控制感染。用药需足疗程,避免细菌耐药。慢性炎症期不建议长期使用抗生素。 输卵管功能恢复期间应保持外阴清洁,避免盆浴和游泳。规律作息有助于免疫力提升,每周3-5次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可促进盆腔血液循环。饮食宜清淡,多摄入优质蛋白和维生素,限制辛辣刺激食物。建议每3-6个月复查输卵管通畅度,治疗期间严格避孕直至医生确认具备受孕条件。 冷启刚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