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农垦总局医院

神经内科 (共10位医生)

科室简介
神经内科现有高级职称专家5人,省优专家1人,病床40张,在神经内科疾病,如脑血管疾病、周围神经病及肌病、癫痫、脑膜炎、脑炎、帕金森病、运动神经炎病、神经官能症等有较高的诊治经验。开展卒中单元治疗,溶栓抢救超早期脑梗死形成方面达省内先进水平。
  科室优势
  一、颅内血肿微创穿刺粉碎清除术。
  自1996年始开展颅内血肿穿刺术,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近几年采用国内最先进的微创技术,对脑出血、硬膜下出血、脑室出血的微创抢救100多例,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二、脑脊液细胞学临床应用:我院自1996年开展脑脊液细胞学研究,建立了相应实验室并应用于临床,填补了我省该项目空白。
  三、开展卒中单元治疗,卒中单元是目前脑中风治疗最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拥有全省最齐全的康复设备,目前开展卒中单元治疗有效丰富的经验,为急性期和康复期的卒中患者提供最优质治疗和康复的服务。
  四、开展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的容栓治疗,开展急性缺血性脑中风溶栓疗法,取得非常显著疗效,近十年,开展脑栓塞、快速溶栓治疗,治愈患者5000多例。
  五、开展免疫冲击疗法,对神经系统的免疫性疾病或相关的免疫系统疾病,如格林-巴利综合症、多发性硬化、多发性肌炎等,采用大剂量免疫球蛋白冲击治疗,取得较好疗效。
  特色项目
  一、颅内血肿微创穿刺粉碎清除术损伤小、疗效佳,住院时间短,费用低。
  二、科内设有重症监护室,拥有先进的3台监护仪、微量泵、降温毯,便于危重病人进行监护和抢救。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吃肉时加大蒜营养价值更高

人们常说,某某和某某好像天生一对,对于食物来说也是如此。比如瘦肉和大蒜,民间就有谚语云:"吃肉不加蒜,营养减一半。" 动物食品,尤其是瘦肉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但维生素B1并不稳定,在体内停留的时间较短,会随尿液大量排出。而大蒜中含特有的蒜氨酸和蒜酶,二者接触后会产生蒜素,肉中的维生素B1和蒜素结合生成稳定的蒜硫胺素,从而提高了肉中维生素B1的含量。不仅如此,蒜硫胺素还能延长维生素B1在人体内的停留时间,提高其在胃肠道的吸收率和体内的利用率。所以,在日常饮食中,吃肉时应适量吃一点蒜,既可解腥去异味,又能达到事半功倍的营养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大蒜素遇热会很快失去作用,因此烹调时不宜久煮,只可大火快炒,防止有效成分被破坏。另外,大蒜并不是吃得越多越好,每天吃一瓣生蒜(约5克重)或是两三瓣熟蒜即可,多吃也无益。大蒜辛温、生热,过多食用会引起肝阴、肾阴不足,从而出现口干、视力下降.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中午尿多尿频是怎么回事
黄钟明
回答: 中午尿多尿频可能与饮水过量、膀胱过度活动症、尿路感染、前列腺增生、糖尿病等原因有关,可通过调整饮水习惯、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等方式改善。 1、饮水过量 短时间内摄入过多水分会导致尿液生成增加,尤其在午餐前后大量饮水或饮用咖啡、茶等利尿饮品时更为明显。建议记录每日饮水量,分次少量饮用,避免一次性超过500毫升。观察排尿频率是否与饮水量直接相关,若无其他不适可暂无须就医。 2、膀胱过度活动症 膀胱肌肉异常收缩会引起尿急、尿频,中午症状加重可能与体位变化或餐后神经反射有关。可遵医嘱使用琥珀酸索利那新片、盐酸奥昔布宁缓释片等M受体拮抗剂,配合盆底肌训练改善症状。避免摄入酒精、辛辣食物等刺激因素。 3、尿路感染 细菌感染引发的尿道炎或膀胱炎会导致排尿次数增多,可能伴随尿痛、尿液浑浊。需进行尿常规检查确诊,常用药物包括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治疗期间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促进细菌排出。 4、前列腺增生 中老年男性因前列腺压迫尿道可出现夜尿增多、尿线变细等症状,中午尿频可能与久坐后前列腺充血有关。确诊需进行直肠指检和超声检查,常用药物有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非那雄胺片等。严重排尿困难者需考虑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5、糖尿病 血糖升高引发渗透性利尿是典型表现,患者常伴有多饮、多食、体重下降。需检测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确诊后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格列美脲片等降糖药控制血糖。每日监测血糖变化,调整饮食中碳水化合物比例。 建议记录3日排尿日记,包含每次排尿时间、尿量及伴随症状。避免摄入含咖啡因饮料,晚餐后限制饮水量。若调整生活方式后症状无改善,或出现发热、血尿、腰痛等症状,需及时至泌尿外科就诊完善尿动力学检查、泌尿系超声等评估。糖尿病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及并发症。 黄钟明副主任医师北京协和医院泌尿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