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农垦总局医院

农垦总医院为社区居民提供免费诊疗服务

时间:2014-07-02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谢会忠是海南利用干细胞治疗肝硬化并取得一定成效的博士生导师。作为海南农垦总医院从外省引进的人才之一,谢会忠在半年前还是新疆医科大学的博士生导师。海南特区报举办第六期"送服务进社区"活动时,谢会忠作为海南农垦总医院的志愿者来到滨海新村社区,为20多位居民提供了免费诊断和治疗服务。

  在免费诊疗过程中,谢主任碰到不少患有肝硬化的社区居民。在众多的中晚期肝病患者中,很多人需要肝脏移植,可是可供移植的肝脏来源数量有限,移植后的免疫排斥反应以及高额的治疗费用也在不同程度上限制了肝移植技术的临床应用。因此,探索一种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更加经济和有效的治疗方法正为人们所期盼。采用干细胞技术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也就应运而生。"利用干细胞治疗肝硬化疗效令人满意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方法。" 谢主任这样告诉患者。

  在活动现场,谢主任还解答了社区居民们的各种关于肝硬化的提问和防治方法。谢主任说,肝硬化早期治疗需要准确的诊断,早期肝硬化必须做"肝穿"才能确诊。如出现腹水的肝硬化已不是早期肝硬化。肝硬化患者应戒烟酒,不吃腌腊食物等易诱发癌症的食品,远离油漆味浓烟味浓空气质量差的环境,注意休息忌劳累,适度锻炼,每一餐的饮食都比较清淡,以新鲜蔬菜和易消化且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为主,比如豆制品、瘦肉、鱼虾等。

  居民对谢主任的解答十分满意。"社区的居民十分热情,如果有机会我希望继续来这里为社区居民免费看病。"谢主任说。

医院动态

更多 >

吃肉时加大蒜营养价值更高

人们常说,某某和某某好像天生一对,对于食物来说也是如此。比如瘦肉和大蒜,民间就有谚语云:"吃肉不加蒜,营养减一半。" 动物食品,尤其是瘦肉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但维生素B1并不稳定,在体内停留的时间较短,会随尿液大量排出。而大蒜中含特有的蒜氨酸和蒜酶,二者接触后会产生蒜素,肉中的维生素B1和蒜素结合生成稳定的蒜硫胺素,从而提高了肉中维生素B1的含量。不仅如此,蒜硫胺素还能延长维生素B1在人体内的停留时间,提高其在胃肠道的吸收率和体内的利用率。所以,在日常饮食中,吃肉时应适量吃一点蒜,既可解腥去异味,又能达到事半功倍的营养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大蒜素遇热会很快失去作用,因此烹调时不宜久煮,只可大火快炒,防止有效成分被破坏。另外,大蒜并不是吃得越多越好,每天吃一瓣生蒜(约5克重)或是两三瓣熟蒜即可,多吃也无益。大蒜辛温、生热,过多食用会引起肝阴、肾阴不足,从而出现口干、视力下降.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左下颌有个疙瘩按压痛是怎么回事
陈腊梅
回答: 左下颌有个疙瘩按压痛可能与淋巴结炎、皮脂腺囊肿、颌下腺炎、腮腺炎或口腔感染等原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后遵医嘱治疗。 1、淋巴结炎 左下颌淋巴结肿大伴压痛常见于细菌或病毒感染。口腔溃疡、扁桃体炎等邻近部位炎症可导致局部淋巴结反应性增生,表现为质地较硬、活动度好的肿块。需针对原发感染使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或利巴韦林颗粒等抗病毒药物。急性期可局部冷敷缓解疼痛。 2、皮脂腺囊肿 皮脂腺导管阻塞形成的囊肿继发感染时,会出现红肿热痛症状。囊肿直径多在1-3厘米,中央可见黑色开口。轻度感染可用夫西地酸乳膏外涂,化脓性感染需口服克拉霉素片,必要时行手术切除。日常需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挤压。 3、颌下腺炎 颌下腺导管结石或细菌感染可引起腺体肿胀疼痛,进食时症状加重。触诊可触及腺体肿大,导管口可能有脓性分泌物。治疗需用头孢丙烯分散片抗感染,配合热敷促进唾液分泌。反复发作者需通过超声碎石或腺体摘除术处理。 4、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或细菌感染均可导致腮腺区肿痛,可能伴随发热。病毒性感染需用抗病毒口服液,细菌性感染适用阿奇霉素干混悬剂。发病期间应隔离休息,避免酸性食物刺激唾液分泌。接种麻腮风疫苗可预防病毒性腮腺炎。 5、口腔感染 智齿冠周炎、根尖周脓肿等口腔病灶可引起下颌区放射性疼痛。需口腔科检查明确病灶,根管治疗配合甲硝唑片控制感染。日常使用氯己定含漱液维护口腔卫生,定期洁牙预防牙源性感染。 出现左下颌肿块伴压痛时,应避免自行挤压或热敷。保持口腔清洁,选择软质食物减少咀嚼刺激。观察是否伴随发热、张口受限等症状,记录肿块大小变化。建议尽早就诊普外科或口腔颌面外科,通过血常规、超声等检查明确诊断。治疗期间忌辛辣刺激食物,保证充足休息以促进恢复。 陈腊梅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