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共5位医生)

科室简介
中医科简介
科 室 介 绍
青海省人民医院成立迄今三十余年,现有医护人员14人,住院病区设有中医、中西医结合病床20张。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医师5人,其中主任医师3人、副主任医师2人,主管护师7人、护师2人。门诊开设中医、中西医结合老年病、肠胃病、肝胆病、妇科病、肾脏病、男科病、肿瘤病康复、亚健康等专科。
  技 术 特 色
本科以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杂病为主,尤对上呼吸道及肺部感染、肺心病、冠心病、心肌炎、高血压病、高脂血症、脑中风后遗症、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急慢性肠炎、急慢性肝炎、胆囊炎、胆石症、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泌尿系结石、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类风湿性关节炎、男科前列腺疾病、性功能障碍、不育症、妇科月经病、带下病、乳腺增生症、围绝经期综合征、盆腔炎、不孕症等疾病的治疗,方法独特,临床疗效显著。在对肝硬化、肿瘤疾病的综合治疗中,发挥中西医结合治疗优势,提高了病人生存质量。本科自拟益气养心饮、肺心灵、前列安、乙肝散、宣痹益气通阳汤、养血通络汤、补肾固精汤、小茴香饮等经验方对冠心病、肺心病、前列腺增生症、肝炎、糖尿病并发症、慢性肾炎、慢性肠炎等病症的治疗具有显著疗效。住院病区收治病人主要突出中西医结合诊治优势,提高了临床疗效。本科承担全院各科的中医会诊工作,充分发挥了中医药治疗特色优势。
  教 学 与 科 研
本科承担青海大学医学院、青海省卫生技术学院的中医、中西医结合实习带教任务,接受省内州、县、部队等基层医院的中医进修任务,参加多项专题学术讲座及临床科研,曾承担完成了青海中藏药开发的多项临床科研。曾与北京中医药大学合作参加完成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课题“基于因人制宜思想的中医体质理论基础研究”。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青海省人民医院超声科开展射频消融术

7月1日,超声科新引进美国泰科公司Radionics cool-tip射频消融治疗仪,对多名原发性肝癌及转移性肝癌(直径<5cm)患者成功实施射频消融治疗,取得良好效果。并对一大腿海绵状淋巴管瘤患者成功实施消融,该项技术为全省乃至西北首例,达到西北先进水平,为我院创下骨骼肌肉系统肿瘤微创治疗在全省第一的美誉。 肿瘤经皮射频消融治疗是在超声导向下,使用射频热效应引起组织凝固性坏死而达到切除肿瘤的目的,目前已在众多的姑息疗法中成为新的热点。该技术的主要作用原理为射频仪发出中高频率的射频波(460k Hz),能激发组织细胞进行等离子震荡,离子相互撞击产生热量,达到80-100℃,可有效快速地杀死局部肿瘤细胞,同时可使肿瘤周围的血管组织凝固形成一个反应带,使之不能继续向肿瘤供血和有利于防止肿瘤转移。 射频消融术可用于人体器官良、恶性实体肿瘤,目前临床应用较多的是:肝癌、肺癌、乳腺癌。原发性肿瘤、转移性肿瘤、不能手术切除的晚期肿瘤、手术中探查发现不能完全切除的肿瘤、不能承受放疗化疗的肿瘤患者,均可接受射频消融治疗,尤其对于直径在3cm以内的小肿瘤可以达到根治性治疗,效果与外科手术相媲美。 治疗在静脉麻醉及局麻下进行,治疗时间约1-2小时,患者可一边听音乐,一边接受肿瘤消融治疗,安全系数较高,比较传统的肿瘤治疗方法,其费用低、痛苦小、恢复较快,术后观察 1-3 天可出院。结合化疗或放射治疗,可达到延长患者生命,提高生命质量,减轻患者痛苦的目的。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低压偏低怎么回事
郝盼盼
回答: 低压偏低可能由遗传因素、体位性低血压、贫血、甲状腺功能减退、心脏疾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原发病治疗等方式改善。 1、遗传因素 部分人群因家族遗传倾向导致天生血压偏低,通常无其他不适症状。这类情况无须特殊治疗,建议定期监测血压,避免突然改变体位,日常可适当增加钠盐摄入帮助维持血压稳定。若伴随头晕乏力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生脉饮口服液、黄芪颗粒等中成药辅助调理。 2、体位性低血压 快速起身时因体位改变导致血压调节异常,表现为眼前发黑、眩晕等症状。可能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脱水等因素有关。建议起身时动作放缓,增加水和电解质摄入,必要时遵医嘱使用盐酸米多君片、屈昔多巴胶囊等血管活性药物。 3、贫血 血红蛋白不足导致血液携氧能力下降,常引发低压偏低伴面色苍白、心悸等症状。缺铁性贫血患者可遵医嘱服用琥珀酸亚铁片、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巨幼细胞性贫血需补充叶酸片和维生素B12注射液。日常建议多摄入动物肝脏、菠菜等富铁食物。 4、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降低新陈代谢速率,表现为低压偏低伴怕冷、水肿。需通过甲状腺功能检查确诊,遵医嘱长期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片替代治疗。日常注意保暖,适量增加海带、紫菜等含碘食物摄入。 5、心脏疾病 心力衰竭、心肌炎等疾病可能导致心脏泵血功能减弱,引发低压偏低伴呼吸困难、下肢水肿。需完善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遵医嘱使用地高辛片、螺内酯片等药物改善心功能。急性发作时需立即就医。 日常建议保持规律作息,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起床前可先活动四肢促进血液循环。饮食上适当增加水分和盐分摄入,但高血压患者需谨慎。适度进行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有助于增强心血管功能。若频繁出现头晕、晕厥等症状,应及时排查器质性疾病。 郝盼盼主任医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