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人民医院

强化防暴恐演练 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时间:2014-06-10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最近从中央到地方都高度重视防暴恐工作,医院是一个重点防范部门,按照医院防暴恐的工作部署,在赵生秀副院长、张强副院长、汪晓泊副院长的精心安排下,我院分别于5月28日、5月29日、5月30日完成了门诊、急诊、住院、综合的防暴恐演练内容。

  5月28日下午16∶30分时,我院在门诊开展了防暴恐演练。其演练内容为2名持刀犯罪嫌疑人闯入我院门诊砍伤医务人员和患者及家属,我院应急处置队与犯罪嫌疑人展开了激烈的对峙,并将其控制后移交城东公安分局。同时医务人员对伤者进行了及时有效的救治,在医院多部门的大力协助下门诊恢复了正常的诊疗秩序。

  5月29日下午16∶30分,我院在急救中心开展了应急医疗救援模拟演练。模拟5月29日16∶30分,“120” 指挥中心接到报警称,西宁市城中区长江路三角花园发生恐怖袭击,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其中死亡2人,受伤20人,我院启动了医疗救援应急预案,及时腾出应急病房,按照应急医疗救援预案流程对伤者进行检伤分类、分科收治等工作,确保受伤群众得到及时有效治疗。

  为了保障医务人员、患者及家属的人身安全,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就医环境,加强医务人员的防范意识,提高医务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在遇突发事件中做到调度有方、出诊及时、救治有力、措施得当的目的,我院于5月30 日下午17∶30分,同城东公安分局在门诊、急诊、住院部进行了防暴恐系统联动演练。演练模拟了2名犯罪嫌疑人在门诊砍伤医务人员及群众,被城东公安分局干警及我院应急处置队员采取果断措施将其制服。同时全院各科室通力协作,按照应对突发事件流程,对在暴恐事件中受伤的20名群众及时接诊并救治,挽救了伤员的生命。通过防暴恐演练强化了医院安全防范工作,增强了我院医务人员急诊急救意识,提高了急诊急救能力和医院工作人员应对防暴恐事件的处置能力,并反复修订了门诊、急诊、住院部、公安的联动防暴恐演练流程,为以后有效预防、及时控制暴恐事件的危害奠定了基础。

医院动态

更多 >

青海省人民医院超声科开展射频消融术

7月1日,超声科新引进美国泰科公司Radionics cool-tip射频消融治疗仪,对多名原发性肝癌及转移性肝癌(直径<5cm)患者成功实施射频消融治疗,取得良好效果。并对一大腿海绵状淋巴管瘤患者成功实施消融,该项技术为全省乃至西北首例,达到西北先进水平,为我院创下骨骼肌肉系统肿瘤微创治疗在全省第一的美誉。 肿瘤经皮射频消融治疗是在超声导向下,使用射频热效应引起组织凝固性坏死而达到切除肿瘤的目的,目前已在众多的姑息疗法中成为新的热点。该技术的主要作用原理为射频仪发出中高频率的射频波(460k Hz),能激发组织细胞进行等离子震荡,离子相互撞击产生热量,达到80-100℃,可有效快速地杀死局部肿瘤细胞,同时可使肿瘤周围的血管组织凝固形成一个反应带,使之不能继续向肿瘤供血和有利于防止肿瘤转移。 射频消融术可用于人体器官良、恶性实体肿瘤,目前临床应用较多的是:肝癌、肺癌、乳腺癌。原发性肿瘤、转移性肿瘤、不能手术切除的晚期肿瘤、手术中探查发现不能完全切除的肿瘤、不能承受放疗化疗的肿瘤患者,均可接受射频消融治疗,尤其对于直径在3cm以内的小肿瘤可以达到根治性治疗,效果与外科手术相媲美。 治疗在静脉麻醉及局麻下进行,治疗时间约1-2小时,患者可一边听音乐,一边接受肿瘤消融治疗,安全系数较高,比较传统的肿瘤治疗方法,其费用低、痛苦小、恢复较快,术后观察 1-3 天可出院。结合化疗或放射治疗,可达到延长患者生命,提高生命质量,减轻患者痛苦的目的。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子宫切除手术并发症
曲中玉
回答: 子宫切除手术并发症主要有出血、感染、尿路损伤、肠管损伤、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子宫切除手术是妇科常见手术,适用于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术后可能出现多种并发症,需密切观察并积极处理。 1、出血 子宫切除手术中或术后可能出现出血,术中出血多与手术操作有关,术后出血可能与血管结扎不牢固或凝血功能障碍有关。出血量较大时可导致休克,需及时输血或再次手术止血。术后应密切观察阴道出血量及生命体征,发现异常及时就医。可遵医嘱使用氨甲环酸注射液、酚磺乙胺注射液等止血药物。 2、感染 子宫切除术后可能发生切口感染、盆腔感染或泌尿系统感染,表现为发热、切口红肿渗液、下腹痛等症状。感染多由术中污染或术后护理不当引起。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呋辛钠注射液、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可降低感染风险。术后保持切口清洁干燥,遵医嘱按时换药,出现感染症状及时就医。 3、尿路损伤 子宫与膀胱、输尿管解剖关系密切,手术中可能误伤膀胱或输尿管,导致尿瘘或排尿困难。术中精细操作可降低损伤风险,一旦发生需及时修补。术后出现尿频、尿急、尿痛或尿失禁等症状时应及时检查,可进行膀胱训练或遵医嘱使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琥珀酸索利那新片等药物改善症状。 4、肠管损伤 子宫与直肠相邻,手术中可能损伤肠管,导致肠瘘或肠梗阻。术中仔细分离可避免损伤,一旦发生需及时修补。术后出现腹胀、排便困难或肛门停止等症状时应警惕肠管损伤,需禁食并就医处理。可遵医嘱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多潘立酮片等药物缓解症状。 5、深静脉血栓形成 子宫切除术后卧床可能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表现为下肢肿胀、疼痛。高龄、肥胖、长期卧床者风险较高。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穿弹力袜可预防血栓形成。确诊后可遵医嘱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华法林钠片等抗凝药物。 子宫切除术后应保持切口清洁干燥,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术后1-2个月内禁止性生活。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摄入优质蛋白和维生素,促进切口愈合。适当进行盆底肌锻炼,预防盆底功能障碍。定期复查,出现发热、异常阴道出血、持续排尿排便异常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保持良好心态,避免焦虑情绪影响恢复。 曲中玉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