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

内分泌科 (共1位医生)

科室简介

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科

本科现有副主任医师1名,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专业研究生2名,糖尿病健康教育护长3名,现设有病床15张。主要收治:糖尿病及其急、慢性并发症(包括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足、早期糖尿病肾病等);甲状腺疾病(包括甲亢、甲减、甲状腺炎、)继发性高血压(包括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肾上腺腺瘤等);以及垂体瘤、痛风、家族性高脂血症等疾病。

目前拥有美国美敦力胰岛素泵4台,雷兰动态血糖检测仪3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筛查箱1套、欧姆龙动脉硬化监测仪3台,德力凯超声经颅多普勒血流分析仪1台,可对糖尿病、高血压以及老年慢性疾病病人早期血管并发症进行筛查及预防。

本科定期由专科医护人员对病人进行登记、随访,并每周五下午开展糖尿病宣教活动,宣教内容包括讲解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诊治、饮食、运动知识,老年保健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另外,定期开展糖尿病病友活动,例如血糖监测、知识竞赛、学习老年保健操等,活动内容丰富多彩,老年人容易容易掌握,因此,在黄埔地区拥有良好的口碑。

对于疑难病例、危重病人,可聘请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广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分泌科教授来院指导诊治,方便患者就医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我想问一下,血糖高的怎么控制
袁晓勇
回答: 血糖高可通过调整饮食、增加运动、监测血糖、药物治疗、定期复查等方式控制。血糖高可能与遗传、肥胖、胰岛素抵抗、不良生活习惯、其他疾病等因素有关。 1、调整饮食 控制总热量摄入,减少精制糖和高糖食物的摄入,如糖果、蛋糕、含糖饮料等。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如全谷物、蔬菜、豆类等,有助于延缓血糖升高。适量摄入优质蛋白,如鱼、瘦肉、鸡蛋等,避免高脂肪食物。定时定量进餐,避免暴饮暴食,有助于维持血糖稳定。 2、增加运动 规律运动有助于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促进葡萄糖的利用。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运动前后监测血糖,避免低血糖发生。对于长期缺乏运动的人群,应从低强度运动开始,逐渐增加运动量。 3、监测血糖 定期监测血糖有助于了解血糖控制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可使用家用血糖仪进行自我监测,记录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等数据。根据医生建议确定监测频率,通常糖尿病患者需要更频繁的监测。血糖异常时应及时就医,避免并发症发生。 4、药物治疗 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降糖药物,如二甲双胍片、格列美脲片、阿卡波糖片等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注射液等注射制剂。不同药物作用机制不同,需根据个体情况选择。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如低血糖、胃肠道不适等。 5、定期复查 定期到医院进行糖化血红蛋白、肝肾功能、血脂等检查,评估血糖控制效果和并发症风险。根据检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与医生保持良好沟通,及时反馈血糖控制情况和身体不适症状。建立长期随访计划,确保血糖持续稳定。 血糖控制需要长期坚持,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关键。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戒烟限酒,减少心血管疾病风险。学习糖尿病相关知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保持乐观心态,减轻精神压力对血糖的影响。出现头晕、心悸、多尿等异常症状时及时就医。 袁晓勇副主任医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