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山院区

骨肿瘤科 (共6位医生)

科室简介

中山一院骨肿瘤科是华南地区首家专门治疗骨肿瘤的专科,慕名而来的有广东及邻近省份大量骨与软组织肿瘤患者,在华南地区具有明显的优势及良好声誉。在国内骨肿瘤领域有卓越贡献的骨科老前辈黄承达教授开创的临床研究基础上,通过与病理学、肿瘤学、影像学、生物学、材料学等相关学科进行交叉与融合,我科在临床、科研不断取得新的突破,逐步形成了基础研究和临床技术领先的专科特色,成为华南地区最权威的骨与软组织肿瘤诊疗中心。

由于骨肿瘤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容易误诊,上世纪六十年代起,我科在国内率先倡导骨肿瘤临床、影像及病理三结合讨论的诊断方式,进行定期的三结合讨论,保证了诊断的正确,大大提高了骨肿瘤疑难病例的鉴别诊断水平,防止误诊误治,。三结合讨论基础之上的骨肿瘤规范化诊断及治疗是我科在全省以至全国的优势体现,我科已将该技术推广到国内多家单位,获得良好效果。为了提高各级医院的骨与软组织肿瘤的诊治水平,我科2009年、2011年多次成功举办《骨和软组织肿瘤的三结合诊断》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获得广泛好评。

科主任沈靖南教授担任中华骨科学会和中华肿瘤学会的骨肿瘤学组副组长,广东省骨科学会骨肿瘤学组组长,带领骨肿瘤科团队近3年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开展中山大学5010临床前瞻性研究2项,各级基金总额超过1000万,其主持的《恶性骨肿瘤的三结合诊断、保肢治疗和基础研究》获得2004年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举办医务人员职业形象专题讲座

8月20日下午,为进一步提高我院职工的职业素养,我院工会特邀请广东省总工会女职工部副调研员严璧,来我院门诊17楼讲学厅做《在礼仪修炼中提升职业形象》专题讲座,我院有300多医护人员参加讲座。 “怀敬畏之心,才可能减少失礼、失当”。讲座伊始,严璧女士以饱含哲理的语言开篇,引发了大家的思考和积极互动。从职业妆容到言谈举止,从待人接物到形象气质,从类比鼓励到职责意识,严女士详细阐释了礼仪在职业活动与社交当中的重要作用,条分缕析地向大家讲解了职业场合的礼仪规范,并就容易走入误区的公共礼仪进行现场互动。严女士旁征博引,循循善诱,风趣幽默的话语不时博得阵阵笑声和掌声。 讲座结束后,大家仍意犹未尽,都觉得讲座内容丰富精彩,受益匪浅。在全院开展“一切为了病人,为了病人的一切,争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为主题的行风建设之际,工会举办此类讲座,对提高医院职工的职业素养、促进医院的行风文化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通过在礼仪学习修炼中提升我们的职业形象,提升我们的责任感和服务意识,提高病人对我们的信任度,从而可缓解紧张的医患关系,使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身心愉悦。(工会)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尿味重是什么原因呢
黄钟明
回答: 尿味重可能与饮水不足、饮食因素、尿路感染、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肝脏疾病等原因有关。尿液气味异常通常表现为氨味、甜味、腐败味等,需结合其他症状综合判断。 1、饮水不足 每日饮水量低于1500毫升时,尿液浓缩会使尿素浓度升高,产生明显氨味。这种情况可能伴随尿量减少、尿液深黄,通常无其他不适。建议增加饮水量至2000毫升以上,观察尿液颜色恢复淡黄后气味多可改善。 2、饮食因素 食用芦笋、大蒜、洋葱等含硫化合物食物后,代谢产物会使尿液出现特殊气味。咖啡、酒精及维生素B族补充剂也可能导致暂时性气味变化。这类情况无须特殊处理,停止摄入相关食物后24小时内气味可消失。 3、尿路感染 大肠杆菌等病原体感染泌尿系统时,细菌分解尿素会产生刺鼻氨味,常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确诊需进行尿常规检查,可遵医嘱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等抗菌药物治疗。 4、糖尿病酮症 血糖控制不佳时,尿液中酮体增多会呈现烂苹果味,多伴随多饮、多尿、体重下降。需紧急检测血糖和尿酮体,使用门冬胰岛素注射液、甘精胰岛素注射液等控制血糖,配合补液纠正代谢紊乱。 5、肝脏疾病 肝功能受损时蛋氨酸代谢异常会导致尿液带有霉臭味,常见于肝硬化、肝炎等疾病。可能伴随黄疸、腹胀等症状,需进行肝功能检查和腹部超声。可遵医嘱使用复方甘草酸苷片、水飞蓟宾胶囊等护肝药物。 日常应注意保持每日充足饮水,避免长时间憋尿。饮食上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糖尿病患者需定期监测血糖。若尿味持续异常或伴随发热、腰痛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检查尿常规、血糖及肝功能等指标。注意会阴部清洁,选择棉质透气内衣,避免使用刺激性洗剂清洗外阴。 黄钟明副主任医师北京协和医院泌尿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