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山院区

神经外科 (共17位医生)

科室简介

科室基本情况:

神经外科始建于1958年,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已初具规模,是硕士、博士授予点及临床博士后流动站。拥有病床数88张,其中专科ICU床位8张。医护人员60余名,医生23名,其中教授等正高5名、副教授13名,博士生导师5名、硕士生导师6名。目前在在读博士生7名、硕士生8名,留学生1名。在临床、教学和科研等方面,我科在广东省乃至华南地区神经外科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为中国垂体腺瘤协作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广东省神经外科分会主任委员和中国医师协会广东省神经外科分会主任委员所在单位。现有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委员1名、中华神经外科学会血管内治疗学组委员1名、中国垂体腺瘤协作组副组长1名、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委员1名、中国医师协会脊髓脊柱专家委员会委员、神经调控专业委员会委员等委员多名。

临床工作:

科室自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在国内较早地开展颅脑肿瘤的手术治疗,八十年代中期开展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并成为科室手术常规,目前年手术量近1700台。在垂体腺瘤、脑血管病、颅底肿瘤、脊髓疾病、先天性颅脑疾病和重型颅脑外伤等的高水平诊断和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在脑血管病的血管内介入和显微手术治疗,巨大难治垂体腺瘤、颅底肿瘤、听神经瘤、脑干及深部中线肿瘤等复杂性颅内肿瘤及复杂性脊髓疾病的显微手术等方面达到或接近国内领先水平,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我科现已拥有成套的国际先进水平的神经外科显微手术设备和器械,如 Zeiss OPMI Pentero 、ZeissNC4型等自动调焦平衡架手术显微镜4台、BrainLAB神经外科导航系统、神经内镜、术中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多功能神经电生理监测仪、CUSA、多功能神经外科专用床3台、Mayfield头架6个、高速气动磨钻及冲水双极电凝等设备。目前正投入6000万元订购术中磁共振成像系统和两台高端手术显微镜等世界先进设备。

科学研究:

科室在脑血管病、垂体腺瘤、颅内肿瘤、脊髓髓内病变和功能神经外科等多个神经外科热点、难点领域进行长期和较深入的研究,并取得显著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即《血管内治疗脑血管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脑血管病的防治、外科治疗和临床基础实验研究》和《垂体腺瘤的临床和基础研究》;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即《复杂性、难治性颈动脉海绵窦瘘血管栓塞技术》和《垂体微腺瘤立体定位法与经蝶窦显微手术技巧》。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和广东省产学研重点项目等多项,总经费近1000万。发表SCI收录的专业核心期刊发表论著200余篇。垂体肿瘤研究实验室为广东省医学重点实验。参编《胶质瘤》、《现代外科学》、《颅内肿瘤诊治精要》等专著10部; 2001年11月我科成功地进行了中国首例、世界第36例D型连头婴分离术并获成功,受到国内外同行和媒体的广泛关注。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举办医务人员职业形象专题讲座

8月20日下午,为进一步提高我院职工的职业素养,我院工会特邀请广东省总工会女职工部副调研员严璧,来我院门诊17楼讲学厅做《在礼仪修炼中提升职业形象》专题讲座,我院有300多医护人员参加讲座。 “怀敬畏之心,才可能减少失礼、失当”。讲座伊始,严璧女士以饱含哲理的语言开篇,引发了大家的思考和积极互动。从职业妆容到言谈举止,从待人接物到形象气质,从类比鼓励到职责意识,严女士详细阐释了礼仪在职业活动与社交当中的重要作用,条分缕析地向大家讲解了职业场合的礼仪规范,并就容易走入误区的公共礼仪进行现场互动。严女士旁征博引,循循善诱,风趣幽默的话语不时博得阵阵笑声和掌声。 讲座结束后,大家仍意犹未尽,都觉得讲座内容丰富精彩,受益匪浅。在全院开展“一切为了病人,为了病人的一切,争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为主题的行风建设之际,工会举办此类讲座,对提高医院职工的职业素养、促进医院的行风文化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通过在礼仪学习修炼中提升我们的职业形象,提升我们的责任感和服务意识,提高病人对我们的信任度,从而可缓解紧张的医患关系,使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身心愉悦。(工会)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脑梗死的常见原因你知道几点
邵自强
回答: 脑梗死常见原因主要有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糖尿病、吸烟等。脑梗死是由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可能引发偏瘫、言语障碍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治疗。 1、高血压 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会损伤脑血管内皮,加速动脉硬化进程,增加血栓形成概率。高血压患者可能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治疗需遵医嘱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缬沙坦胶囊等降压药物,同时限制钠盐摄入,定期监测血压。 2、动脉粥样硬化 颈动脉或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可引发血栓栓塞,导致血管狭窄或闭塞。患者可能伴随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治疗包括阿托伐他汀钙片降脂、阿司匹林肠溶片抗血小板聚集,必要时需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3、心脏病 心房颤动等心脏疾病易形成附壁血栓,脱落后随血流阻塞脑动脉。患者可能出现心悸、胸闷等心脏症状。需使用华法林钠片抗凝,严重者需进行射频消融术治疗心律失常。 4、糖尿病 长期高血糖会损害血管内皮功能,促进动脉硬化发展。糖尿病患者可能有多饮、多尿等症状。治疗需规范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片控制血糖,配合饮食管理和运动干预。 5、吸烟 烟草中的尼古丁会损伤血管内皮,增加血液黏稠度和血小板聚集。吸烟者可能伴有咳嗽、气促等症状。干预措施包括戒烟行为治疗、尼古丁贴片替代疗法,必要时可配合安非他酮缓释片辅助戒烟。 预防脑梗死需综合管理危险因素,高血压患者应每日监测血压并记录,糖尿病患者需定期检测糖化血红蛋白。饮食上推荐低盐低脂膳食,增加深海鱼类摄入。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避免熬夜和情绪激动,气候骤变时注意保暖。若出现突发肢体无力、言语含糊等症状,须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邵自强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