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人民医院

肿瘤研究所 (共13位医生)

科室简介
深圳市人民医院肿瘤研究所创建于1984年,1997年9月经市政府批准,扩建成立深圳市肿瘤研究所,是集肿瘤医疗、科研、预防和培干为一体的市级专科研究所、是我市肿瘤防治指导中心。2001年经深圳市卫生局考核确定为深圳市重点医学专科。肿瘤科现有医疗用房面积4000平方米,设病床85张。年收治住院肿瘤患者1900余例次,病床使用率为140%以上。本科拥有10万元以上医疗仪器设备20余件,价值3500余万元。
  肿瘤研究所具有一批人才结构合理的医疗技术骨干队伍,现有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副主任技师、副研究员、副主任护师)13人,主治医师(主管技师、主管护师)10人,住院医师(技师、护师)22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3人,硕士学位5人。肿瘤科下设肿瘤放疗科、肿瘤内科、肿瘤实验室和与李嘉诚基金会合办的深圳市人民医院宁养院。此外,我院与深圳先科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开展的协作项目_SR-1000(Ⅱ)型深部射频透热治疗机的临床应用研究项目也落户在本科,现该套热疗设备已正式投入临床应用。
  肿瘤放疗科拥有国内先进的医疗设备,包括数字化直线加速器(2台)、钴-60治疗机、射频透热治疗机、模拟定位机、适形调强放射治疗系统、局域网治疗信息管理系统、高剂量率后装治疗机及三维水箱剂量测量系统等。该科已开展了处于省内先进水平的常规放疗技术和三维适形放疗技术,2003年还将开展处于国内先进水平的调强放疗技术。该科已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疗科建立了长期的指导与协作关系,科内所有的医技人员均接受过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疗科的系统培训。
  肿瘤内科可开展各种肿瘤的化学治疗、生物治疗及内分泌治疗,并已开展肿瘤多药耐药及逆转的研究,显著提高了化疗的疗效。该科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和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等多家专科医院开展协作,进行了多种抗肿瘤新药的临床研究。
  肿瘤实验室可配合临床开展肿瘤标志物、放射生物学及多药耐药等相关课题的研究,现有14项省市级科研中标课题,为提高治疗肿瘤的疗效、预后评估及高危人群的筛查提供基础和临床研究。
  宁养院为深圳市唯一一家上门免费为晚期贫困癌症病人提供镇痛治疗、心理辅导及生命伦理方面照顾的临终关怀机构。自2001年3月27日开院以来,共收治晚期癌症病人600余例,除常规应用药物治疗外,还利用本科专业技术之优势,对有适应症的患者采用放疗止痛及化疗,因而取得良好的镇痛效果,镇痛有效率达到98%。宁养院的医疗服务工作,体现了人间的真情和关爱,赢得了深圳市及周边地区社会各界的赞誉。
  在医院的统一组织下,肿瘤科参与协调成立了有肿瘤内科、肿瘤放疗科、外科、内科、放射科、病理科等十几个临床和医技科室参加的7个恶性肿瘤病协作组,制定有统一的恶性肿瘤诊断和治疗规范,实行单病种质量控制,实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个体化治疗,为鼻咽癌、肺癌、胃癌、肝癌、大肠癌、乳腺癌及妇科肿瘤等常见恶性肿瘤的合理、规范化治疗打下了良好基础,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深圳市人民医院召开预约挂号系统推广动员大会

深圳市人民医院召开预约挂号系统推广动员大会 8月25号下午,孙伟副院长主持召开深圳人民医院预约挂号系统推广动员大会,传达信息化建设规划,研究上半年门诊预约挂号工作情况和下半年门诊预约挂号工作计划,强调抓好门诊预约挂号各相关人员的培训和绩效考核管理。张国志副院长、信息科李体远科长、门诊办公室张杰主任、医务科陈凯科长等依次做了发言。各个临床科室的主任、门急诊行政正副主任等医务人员参加了会议。 孙伟副院长指出,深圳市人民医院预约挂号、门诊电子病历应用水平与同市同级医院尚有一定的差距,各临床科室预约挂号开展情况不平衡,门诊正副主任对预约挂号的重视程度不一。要求各临床科室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务必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将其摆在“一把手工程”的重要位置;各临床科室门诊正副主任要规划好每个月预约挂号量、预约就诊率总体目标,以及今年预约挂号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下半年工作思路。(二)对照信息科就预约挂号系统、门诊电子病历系统的应用介绍,结合本科室实际,找技术遗漏、找问题原因,制定本科室的门诊出诊医师的应用培训,进一步明确近期和中长期目标;围绕目标加大精力、财力投入,提高门诊出诊医师的信息化水平。(三)务必仔细学习医务科提出的预约挂号工作开展规范条例,对照门诊办公室调研的诊室利用情况报表等,各科室要做进一步的门诊出诊医师的安排和考核。(四)要明确责任、强化考核,多沟通、多协调,扎实落实好各项信息化工作任务。 (深圳市人民医院 通讯员朱勇)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排卵期同房后小腹发胀怎么回事
冷启刚
回答: 排卵期同房后小腹发胀可能与生理性排卵反应、盆腔充血、泌尿系统感染、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性疾病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观察休息、抗感染治疗、药物干预等方式缓解。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 1. 生理性排卵反应 排卵过程中卵泡破裂释放卵子可能刺激腹膜,导致短暂性小腹坠胀感。部分女性对前列腺素敏感性增高,可能引发子宫收缩性疼痛。这种情况通常伴随透明拉丝状白带增多,体温轻微升高,症状多在1-2天内自行缓解。建议避免剧烈运动,使用热水袋热敷下腹部帮助缓解不适。 2. 盆腔充血 同房时盆腔器官血流加速可能加重排卵期原有的充血状态。表现为下腹双侧对称性胀痛,可能放射至腰骶部,体位改变时症状明显。这与激素水平变化导致的血管扩张有关,通常无须特殊处理。保持半卧位休息可减轻症状,避免频繁按压腹部。 3. 泌尿系统感染 同房后细菌逆行感染可能引发膀胱炎或尿道炎,出现下腹坠胀伴尿频尿急。常见病原体包括大肠埃希菌、葡萄球菌等。可遵医嘱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等抗菌药物。治疗期间需多饮水,每日保持1500-2000毫升饮水量。 4. 子宫内膜异位症 异位内膜组织在卵巢或直肠子宫陷凹处种植时,排卵期激素波动可能加重病灶充血。典型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深部性交痛,可能伴随排便疼痛。确诊需依靠腹腔镜检查,药物治疗可选择地诺孕素片、醋酸亮丙瑞林微球、散结镇痛胶囊等。建议记录疼痛周期与月经关系供医生参考。 5. 盆腔炎性疾病 淋病奈瑟菌或衣原体感染可能引发输卵管炎,表现为同房后持续下腹痛伴异常阴道分泌物。急性期可能出现发热,妇科检查可见宫颈举痛。需规范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联合多西环素片治疗,慢性期可配合康妇炎胶囊改善盆腔微循环。治疗期间应禁止同房,性伴侣需同步检查。 日常应注意观察症状变化,记录疼痛性质、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选择棉质透气内裤。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可适量增加南瓜、山药等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若胀痛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发热、异常出血等情况,建议尽早就诊妇科进行超声检查与分泌物检测。规律作息与适度运动有助于维持内分泌平衡,减少排卵期不适发生概率。 冷启刚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