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人民医院

妇科 (共16位医生)

科室简介

深圳市人民医院妇科拥有一、二门诊部两个门诊以及住院部病房共三个病区。两门诊共设13个普通妇科诊位、2个宫颈病专科门诊、1个内分泌专科门诊以及每周定期的主任专家门诊、疑难病例会诊门诊。妇科病房位于住院部外科楼,占地面积共约1000平方米,拥有病床40余张。妇科在岗医护人员共50人,其中主任医师4名,副主任医师10名,主治医师10名;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8名,护师8名。
  妇科全体医护人员本着救死扶伤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无私奉献,承担了深圳市主要的妇科疾病特别是妇科疑难、危重病例、各种良恶性肿瘤的诊断治疗工作,每年收治门诊患者约14万人次、住院患者约1700人次、完成住院手术约1600余例,其中CD类疾病比例达94%。自该科成立以来,未出现任何医疗差错及事故。
  妇科技术力量强大,治学态度严谨,理论及临床诊疗水平在深圳市妇科学界处于龙头地位,特别是在妇科恶性肿瘤的诊断治疗上,该科遵循科学规律,采用标准术式进行妇科各类癌症的根治性手术,实行手术治疗与放、化疗结合的个体化治疗方案,使每位恶性肿瘤患者都能得到合理的诊治。目前,该科已成为深圳地区妇科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心,接收深圳各级医院转诊的患者,每年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约200余例,占深圳市收治妇科恶性肿瘤数量的一半以上。
  在追求传统的治疗手段更加精益求精的基础上,该科更早在10余年前就率先开展了腹腔镜、宫腔镜等妇科微创手术,使广大女性患者在治愈疾病的同时减少了传统开腹手术带来的创伤。近年来随着腔镜微创手术技术的不断提高、手术设备的不断更新,目前绝大多数的妇科良性肿瘤、部分恶性肿瘤,以及其他常见的妇科疾病在这里都可以由腹腔镜及宫腔镜手术完成,妇科微创手术已成为该科医生普遍掌握的常规技术,并成为该科的特色治疗手段。
  发挥传统手术方式的优势,对适合的病例进行非脱垂阴式全子宫切除术、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等手术。
  门诊开展宫腔镜检查术,免去患者排队等候住院的时间,减去住院费用,减轻患者负担。
  率先开设宫颈病门诊,并利用阴道镜、LCT、HPV检测、LEEP刀等检查治疗手段,对宫颈疾病特别是宫颈恶性肿瘤进行规范化的筛查、诊断及治疗,既避免了宫颈疾病的过度治疗,又使宫颈癌能够在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明显提高了宫颈癌患者的治愈率及生活质量。
  妇科在科研教学方面也有着优良的传统及雄厚的实力。全科承担省市级科研项目共10余项,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并将科研成果应用于临床工作,互相提高。
  承担暨南大学、汕头大学等多家医学院的本科生临床教学工作。全科拥有硕士研究生导师2名,培养临床型研究生7人。同时承担多名深圳特区内外基层医院妇科进修医生的培养工作。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深圳市人民医院召开预约挂号系统推广动员大会

深圳市人民医院召开预约挂号系统推广动员大会 8月25号下午,孙伟副院长主持召开深圳人民医院预约挂号系统推广动员大会,传达信息化建设规划,研究上半年门诊预约挂号工作情况和下半年门诊预约挂号工作计划,强调抓好门诊预约挂号各相关人员的培训和绩效考核管理。张国志副院长、信息科李体远科长、门诊办公室张杰主任、医务科陈凯科长等依次做了发言。各个临床科室的主任、门急诊行政正副主任等医务人员参加了会议。 孙伟副院长指出,深圳市人民医院预约挂号、门诊电子病历应用水平与同市同级医院尚有一定的差距,各临床科室预约挂号开展情况不平衡,门诊正副主任对预约挂号的重视程度不一。要求各临床科室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务必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将其摆在“一把手工程”的重要位置;各临床科室门诊正副主任要规划好每个月预约挂号量、预约就诊率总体目标,以及今年预约挂号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下半年工作思路。(二)对照信息科就预约挂号系统、门诊电子病历系统的应用介绍,结合本科室实际,找技术遗漏、找问题原因,制定本科室的门诊出诊医师的应用培训,进一步明确近期和中长期目标;围绕目标加大精力、财力投入,提高门诊出诊医师的信息化水平。(三)务必仔细学习医务科提出的预约挂号工作开展规范条例,对照门诊办公室调研的诊室利用情况报表等,各科室要做进一步的门诊出诊医师的安排和考核。(四)要明确责任、强化考核,多沟通、多协调,扎实落实好各项信息化工作任务。 (深圳市人民医院 通讯员朱勇)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排卵期同房后小腹发胀怎么回事
冷启刚
回答: 排卵期同房后小腹发胀可能与生理性排卵反应、盆腔充血、泌尿系统感染、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性疾病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观察休息、抗感染治疗、药物干预等方式缓解。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 1. 生理性排卵反应 排卵过程中卵泡破裂释放卵子可能刺激腹膜,导致短暂性小腹坠胀感。部分女性对前列腺素敏感性增高,可能引发子宫收缩性疼痛。这种情况通常伴随透明拉丝状白带增多,体温轻微升高,症状多在1-2天内自行缓解。建议避免剧烈运动,使用热水袋热敷下腹部帮助缓解不适。 2. 盆腔充血 同房时盆腔器官血流加速可能加重排卵期原有的充血状态。表现为下腹双侧对称性胀痛,可能放射至腰骶部,体位改变时症状明显。这与激素水平变化导致的血管扩张有关,通常无须特殊处理。保持半卧位休息可减轻症状,避免频繁按压腹部。 3. 泌尿系统感染 同房后细菌逆行感染可能引发膀胱炎或尿道炎,出现下腹坠胀伴尿频尿急。常见病原体包括大肠埃希菌、葡萄球菌等。可遵医嘱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等抗菌药物。治疗期间需多饮水,每日保持1500-2000毫升饮水量。 4. 子宫内膜异位症 异位内膜组织在卵巢或直肠子宫陷凹处种植时,排卵期激素波动可能加重病灶充血。典型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深部性交痛,可能伴随排便疼痛。确诊需依靠腹腔镜检查,药物治疗可选择地诺孕素片、醋酸亮丙瑞林微球、散结镇痛胶囊等。建议记录疼痛周期与月经关系供医生参考。 5. 盆腔炎性疾病 淋病奈瑟菌或衣原体感染可能引发输卵管炎,表现为同房后持续下腹痛伴异常阴道分泌物。急性期可能出现发热,妇科检查可见宫颈举痛。需规范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联合多西环素片治疗,慢性期可配合康妇炎胶囊改善盆腔微循环。治疗期间应禁止同房,性伴侣需同步检查。 日常应注意观察症状变化,记录疼痛性质、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选择棉质透气内裤。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可适量增加南瓜、山药等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若胀痛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发热、异常出血等情况,建议尽早就诊妇科进行超声检查与分泌物检测。规律作息与适度运动有助于维持内分泌平衡,减少排卵期不适发生概率。 冷启刚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