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人民医院

理疗科 (共6位医生)

科室简介
深圳市人民医院理疗科始建于1992年10月28日,建科前属院一、二门诊部下属科室。1994年创建三级甲等医院时,成立理疗科,但仍在一、二门诊部开展医疗业务,以门诊工作为主。建科初期,设备简单、陈旧,以超短波、离子导入、红外线为主。1998年8月8日搬迁至新大楼六楼东侧后,原有破旧设备全部更新换代。现设有高频治疗室、中低频治疗室、针灸室、推拿牵引室、针刀注射室及中药熏蒸室。
  业务范围也扩大,现开展有光疗:TDP、红外线、紫外线、He-Ne激光;电疗:直流电疗法、直流电药物导入疗法、电兴奋、感应电疗法、音频、电脑中频疗法、干扰电疗法、超短波、普通微波、三维微波、短波;声疗:超声波;磁疗:旋磁;针灸治疗也改变了以前男、女一室的状况,改用一次性针具。牵引手法治疗室引进了日本伊腾公司的颈推牵引架、腰椎牵引床、低周波治疗仪,改变了以往单一的推拿手法治疗,提高了疗效。此外骨科康复开展了局部封闭、穴位注射、中医正骨、小针刀等治疗方法。
  理疗科具有一定的特色,将西医的物理治疗因子电、光、声、热与中医的针灸、推拿正骨结合在一起为患者服务,扩大了治疗范围,治疗效果也较为显著。在治疗急慢性软组织损伤、颈肩腰腿痛、婴幼儿斜颈、面神经炎、脑外伤及中风后遗症等方面疗效独特。
  理疗科现分别在一、二门诊部开展医疗业务,设有高频治疗室、中低频治疗室、针灸室、推拿牵引室、针刀注射室及中药熏蒸室。现有医技人员12名,其中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1名、医生1名、副主任技师1名、主管技师1名、技师1名、技士2名。博士和硕士学历各1名。
  本科以物理因子“电、光、声、热”与针灸、推拿作为治疗手段为临床服务。物理治疗属西医的外治法,针灸与推拿属中医的外治法,将这两种方法结合在一起,充分体现了中西医结合。在针灸配合超短波治疗面神经麻痹,手法配合超声波治疗婴幼儿先天性肌性斜颈,七星针、火罐配合TDP治疗带状泡疹,牵引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及颈椎病,手法配合低周波治疗急慢性软组织损伤,理疗、针灸与推拿治疗颈肩腰腿痛等疗效上得到患者的肯定与同行的认可,在国内外享有一定的知名度。理疗科重点发展的定位是:以针灸推拿为主,结合现代医学理论和技术,对运动系统和神经系统疾病和损伤所造成的功能障碍进行中西医结合的康复治疗,成为与中医同行相比有优势,与西医相比有特色的中西医结合康复中心。
  1999年承担了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目前承担深圳市科研课题三项。2005年由上海中医药大学引进的短杠杆微调手法应用于脊柱源病的治疗,取得良好效果,获得该年度医院新技术三等奖。每年接收香港、国内外医务人员及学生进修、实习培训。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深圳市人民医院召开预约挂号系统推广动员大会

深圳市人民医院召开预约挂号系统推广动员大会 8月25号下午,孙伟副院长主持召开深圳人民医院预约挂号系统推广动员大会,传达信息化建设规划,研究上半年门诊预约挂号工作情况和下半年门诊预约挂号工作计划,强调抓好门诊预约挂号各相关人员的培训和绩效考核管理。张国志副院长、信息科李体远科长、门诊办公室张杰主任、医务科陈凯科长等依次做了发言。各个临床科室的主任、门急诊行政正副主任等医务人员参加了会议。 孙伟副院长指出,深圳市人民医院预约挂号、门诊电子病历应用水平与同市同级医院尚有一定的差距,各临床科室预约挂号开展情况不平衡,门诊正副主任对预约挂号的重视程度不一。要求各临床科室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务必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将其摆在“一把手工程”的重要位置;各临床科室门诊正副主任要规划好每个月预约挂号量、预约就诊率总体目标,以及今年预约挂号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下半年工作思路。(二)对照信息科就预约挂号系统、门诊电子病历系统的应用介绍,结合本科室实际,找技术遗漏、找问题原因,制定本科室的门诊出诊医师的应用培训,进一步明确近期和中长期目标;围绕目标加大精力、财力投入,提高门诊出诊医师的信息化水平。(三)务必仔细学习医务科提出的预约挂号工作开展规范条例,对照门诊办公室调研的诊室利用情况报表等,各科室要做进一步的门诊出诊医师的安排和考核。(四)要明确责任、强化考核,多沟通、多协调,扎实落实好各项信息化工作任务。 (深圳市人民医院 通讯员朱勇)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宫颈增生主要症状
冷启刚
回答: 宫颈增生主要表现为白带增多、接触性出血、腰骶部酸痛、月经异常以及下腹坠胀感。宫颈增生可能与慢性炎症刺激、激素水平异常、分娩损伤、病原体感染以及宫颈修复异常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白带黏稠或脓性、性交后出血、经期延长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 1、白带增多 宫颈增生患者常出现白带量明显增加,质地黏稠或呈脓性,可能伴随异味。这种情况多与宫颈腺体受刺激后分泌亢进有关,长期慢性炎症刺激可导致宫颈黏膜上皮细胞增生。若合并感染,白带可能呈现黄色或黄绿色,需通过妇科检查及白带常规检测明确病原体类型。 2、接触性出血 性交后或妇科检查后出现少量阴道出血是典型表现,由于增生的宫颈组织质地脆弱,血管分布异常,轻微摩擦即可引发表面毛细血管破裂。需与宫颈癌前病变鉴别,建议进行宫颈TCT和HPV联合筛查,排除恶性病变可能。 3、腰骶部酸痛 宫颈局部充血水肿可放射至腰骶部,表现为持续性隐痛或坠胀感,久站或劳累后加重。这种症状与盆腔韧带受到牵拉刺激有关,部分患者可能合并慢性盆腔炎,需通过超声检查评估盆腔状况。 4、月经异常 部分患者出现经期延长、经量增多或月经间期点滴出血,可能与宫颈增生影响子宫收缩功能有关。增生的宫颈组织可能阻碍经血排出,导致经血淤积,需结合宫腔镜检查排除子宫内膜病变。 5、下腹坠胀感 宫颈体积增大会压迫盆腔神经,产生下腹沉重感或压迫感,尤其在排便或排尿时症状明显。严重者可能伴随尿频或排便不适,需与子宫肌瘤等占位性病变进行鉴别诊断。 宫颈增生患者日常应注意保持会阴清洁,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液冲洗阴道。建议选择棉质透气内裤并每日更换,经期勤换卫生巾。适当进行盆底肌锻炼有助于改善盆腔血液循环,但需避免剧烈运动。饮食上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增加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摄入有助于组织修复。若出现症状持续加重或异常出血,须立即就医复查。 冷启刚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