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

急诊科 (共9位医生)

科室简介
急诊科目前有医护人员共55名,其中医生21名。医疗团队中研究生学历1人,本科学历20人;25-30岁10人,30-35岁6人,35-40岁5人;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10人,住院医师10人。
  学科带头人以第二作者身份参加了2006年度佛山市科技攻关项目《急性ST抬高性心肌梗死院前、院内溶栓治疗的对照研究》(项目编号:200608145),为该课题的主要研究人员,我院急诊科与心内科通力合作进行了该项研究。2007年度成功申报市科技局科技攻关项目《限制性液体复苏加确定性手术前移治疗创伤失血性休克的临床应用研究》(项目编号:200708167),已顺利结题;2009年度成功申报市科技局科技攻关项目《无创-有创紧急序贯心脏起搏的临床应用研究》(项目编号:200908196),目前该项目研究进展顺利。今年我科还有2项科研立项正在申报省卫生厅与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2010年成功主办我院第一个佛山市医学类继续教育项目—《急诊医学新进展学习班》,并于2011年顺利申报成功我院第一个省级医学类继续教育项目—《心肺复苏新指南与急危重症学习班》。2011年成功推行由区红十字会与区教育局主办、我院急诊科承办的三水区大型公益活动—《急救知识进校园》,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我科是三水区集指挥调度、危重病急救、技能培训于一体的综合性120急救中心,2010年正式成为三水区急诊急救技能培训中心,承担全区各医疗机构急诊急救技能的培训工作,并顺利举办了第一期培训班。我科带教广东医学院、中山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赣南医学院、肇庆卫校等院校实习生数百名及下级医院进修生数十名。常年指导全院住院医师的临床工作,提高临床“三基”水平及急救技能。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关于举办广东省创伤救治科研中心三水区创伤救治基地周年汇报会暨骨科创伤救治新进展学习班的通知

各医疗单位: 为了促进创伤骨科的发展,我院定于2014年4月25日-26日举办2014年广东省医学继续教育项目《创伤救治科研中心三水区创伤救治基地周年汇报会》(项目编号:2014050407001)及2014年佛山市医学继续教育项目《骨科创伤救治新进展》(项目编号:2014040701)。本次学习班特邀请省内著名创伤骨科专家授课,旨在让创伤骨科专业的临床医师能及时了解掌握国内外创伤骨科疾病的最新治疗方法及其相关研究进展,提高临床诊疗水平,促进新业务的开展。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会议时间及地点 4月25日(周五)8:00-9:00学员签到,地点:三水人民医院创伤骨科。9:00-12:00教学查房及病例讨论。14:30-17:30手术演示地点:佛山市三水人民医院创伤骨科。 4月26日(周六)9:00-17:30举行学术活动。地点:佛山市三水人民医院医技楼六楼阶梯教室。 二、主办单位 佛山市三水人民医院 三、会议内容 1、肘关节恐怖三联症的诊治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创伤骨科周琦石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2、脊柱胸腰段骨折的诊治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脊柱外科瞿东滨教授,中国脊柱脊髓杂志常务编委。 3、采用3D打印技术微创骨盆髋臼内固定治疗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创伤骨科曾参军副教授 4、游离皮瓣的应用解剖 ---南方医科大学微创外科解剖学研究所所长、广东省创伤救治科研中心副主任、丁自海教授 5、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栓塞的防治 ---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主任、广州骨科研究所所长、《中华关节外科杂志》主编、余楠生教授 6、膝关节损伤的诊治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主任、广东骨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候之启教授、博士生导师; 7、脊柱创伤并高位截瘫的治疗进展 ---佛山市第六人民医院,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常务副院长、广东省骨科学会常委黄必留主任医师 四、参加人员 各医疗卫生单位从事骨科及相关专业的医护人员。 本院参加人员:创伤骨科、脊柱关节科、手足整形外科的医务人员请尽可能参会,欢迎其他医务人员和进修、实习人员到场学习。 五、学习费用 本次学习班为广东省2014年度继续医学教育项目、2014年佛山市医学继续教育项目,免收会务费,诚挚欢迎全省学员来院听课交流学习。 六、学分授予 本次招生学员限额120人,参加全部学习后将现场授予Ⅰ类学分3分与II类学分2分。请带备继续医学教育学分卡(IC卡)。只有参加学习的学员方可刷学分卡。 七、联系方式 科教科:许名东、黄春梅、高健芳(87813229); 创伤骨科:覃伟明、李新旭、钱小丽(87813120、13709608955) 佛山市第六人民医院 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第一次啪啪啪会怀孕吗
曲中玉
回答: 第一次性行为有怀孕的可能,是否怀孕与性行为次数无关,主要取决于是否发生无保护性行为及女性是否处于排卵期。怀孕需要精子与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并成功着床于子宫内膜。 若在女性排卵期前后发生无保护性行为,即使为初次性交,精子进入阴道后可能通过宫颈管上游至输卵管,与排出的卵子相遇受精。女性排卵通常发生在下次月经前14天左右,但个体差异较大,部分人可能出现意外排卵。此外,男性射精前分泌的前列腺液中可能含有少量精子,即使未在阴道内射精也存在低概率受孕风险。 若性行为发生在绝对安全期或正确使用避孕措施,则怀孕概率显著降低。绝对安全期需满足月经周期极度规律且排卵后超过48小时,但实际生活中难以准确判断。规范使用合格避孕套可达到较高避孕效果,但存在使用不当导致破裂或滑脱的风险。短效避孕药需要连续正确服用才能发挥避孕作用,紧急避孕药仅对服药前72小时内的性行为有效且成功率有限。 建议有性生活的女性记录月经周期,掌握基础避孕知识。若出现月经推迟、乳房胀痛等早孕症状,可使用早孕试纸检测或就医检查。无论是否首次性行为,若无生育计划均应采取可靠避孕措施,如正确使用避孕套、口服短效避孕药等。青少年及未婚人群更应重视性健康教育,必要时咨询专业医生获取科学避孕指导。 曲中玉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