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市中心医院

神经外科 (共6位医生)

科室简介

专科概况:神经外科是粤东地区成立较早的科室之一,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目前整体实力处于粤东领先地位,拥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病区现有病床数65张,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4名,主治医师2名,青年医师3名,其中硕士生导师1名,拥有硕士学位者5名;每年选派多名科室技术骨干至北京天坛医院、301医院、上海华山医院、南方医院等全国知名医院进修、学习。科室现有成套国际先进的神经外科显微手术设备和器械,如Zeiss自动调焦平衡架手术显微镜、西门子3D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神经外科导航系统、多功能神经电生理监测仪、进口高速气动磨钻及冲水双极电凝等先进仪器;年收治病人1000余例次,病床使用率在120%以上,抢救危重病患350人次,抢救成功率高达90%。

技术能力:近年来,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并已成为我科手术常规,年手术量400台左右,且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在脑血管病、颅脑肿瘤、颅底外科、脊柱脊髓疾病、颅脑外伤和先天性颅脑疾病等的高水平诊断和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在脑血管病的血管内介入和显微手术治疗,如颅内复杂动脉瘤、巨大血管畸形、颅底肿瘤、脑干深部肿瘤、垂体瘤、听神经瘤等复杂性颅内肿瘤及复杂性脊髓疾病的显微手术等方面一直处于粤东地区先进水平。我科于1999年在粤东地区首次成功开展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2005年应用微创技术成功施行高难度的脑干延髓肿瘤切除手术和颈段脊髓内肿瘤切除术,2009年粤东地区首次利用术中皮层脑电图监测进行皮层热灼手术,2011年成功开展高难度颅内动脉瘤双管辅助球囊支架介入栓塞术。一系列新的、高难度手术顺利开展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科研学术能力:在临床、教学和科研等方面尤其注重基础研究与临床的结合,与中山大学、汕头大学医学院等科研单位合作开展多项课题研究,获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目前,我科已独立培养中山大学硕士研究生3名,发表SCI论文一篇(影响因子:3.4),发表国内期刊论文80余篇。开展多个科研立项,其中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项,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1项,汕头市科技计划项目3项;已获得汕头市科学技术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专科医疗特色:“十二五”期间,在院部领导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拟建以我科为主体的潮汕地区神经疾病诊治中心。结合已有的科室发展成果,特别是在颅脑肿瘤与脑血管病介入诊治等重点发展方向上,要不断加强与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全面提高我科人员的综合素质,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的临床、科研队伍,力争早日全面进入省内神经外科领先水平行列,在某些方面甚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胃胀气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黄玉红
回答: 胃胀气可能由饮食过快、吞入空气、食物不耐受、胃肠功能紊乱、肠道菌群失衡等原因引起。胃胀气通常表现为上腹部饱胀感、频繁嗳气、腹部膨隆等症状,可通过调整饮食习惯、服用促胃肠动力药等方式缓解。 1、饮食过快 进食速度过快会导致大量空气随食物吞咽进入胃肠道,引起胃内气体蓄积。建议细嚼慢咽,每口食物咀嚼20-30次,避免边进食边说话。餐后适度散步有助于促进气体排出,减少胀气发生。 2、吞入空气 频繁使用吸管饮水、嚼口香糖、吸烟等行为会增加空气吞咽量。长期焦虑紧张引发的无意识吞气症也会导致慢性胃胀气。可通过腹式呼吸训练改善呼吸模式,减少空气吞咽。 3、食物不耐受 乳糖不耐受患者摄入奶制品后,未被消化的乳糖在肠道发酵产气。豆类、洋葱等富含低聚糖的食物也易引起胀气。建议记录饮食日记,识别敏感食物后减少摄入,必要时补充乳糖酶制剂。 4、胃肠功能紊乱 功能性消化不良或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常伴有胃肠动力异常,食物滞留时间延长导致发酵产气。可能与内脏高敏感性、脑肠轴调节异常有关。可遵医嘱使用多潘立酮片、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等促动力药物。 5、肠道菌群失衡 长期使用抗生素或高脂饮食会破坏肠道微生态,致病菌过度繁殖产生过量气体。表现为腹胀与排气增多交替出现。建议补充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等益生菌制剂,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改善菌群结构。 日常应注意规律进食,避免碳酸饮料、油炸食品等产气食物,餐后顺时针按摩腹部促进肠蠕动。若胀气持续2周以上或伴随体重下降、便血等症状,需及时进行胃镜或呼气试验等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胃胀气发作时可尝试屈膝抱腿体位帮助气体排出,必要时短期使用二甲硅油散吸附气体。 黄玉红主任医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