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市中心医院

针灸科 (共2位医生)

科室简介

我院针灸科是一支专业扎实、从期从事针灸临床一线工作的队伍,科室现有医师10名,其中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1名、医师7名,硕士研究生学历4名。科室以传统疗法为主,针灸并用,针药结合,并结合现代各种新生疗法,坚持“患者至上、针情服务、健康永灸”的宗旨。

【专科特色】

天灸疗法

主治病症包括:慢性反复发作性肺系疾病:如反复感冒、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阻塞性肺气肿;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等表现阳虚寒甚者;小儿体虚、经常感冒咳喘及小儿慢性肠炎、腹泻、消化不良、厌食等;风湿或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腰腿疼痛、颈椎病、肩周炎等表现阳虚寒甚者。治疗一般多选择在每年夏天初伏、中伏、末伏贴敷,在伏前伏后可各做一次敷贴作为加强,每次贴3-6小时,连续三年为一疗程。

灸法

灸法是指用艾绒或其他药物放置在体表的腧穴上烧灼、温熨等,根据艾灸的温热作用特点,适用如寒凝血滞、经脉痹阻所致的风寒湿痹、痛经、经闭、腹痛;脾肾阳虚之久泻久痢、遗溺、阳痿、早泄;气虚下陷之内脏下垂、阴挺、脱肛、崩漏日久不愈等病症。其中温针灸法适用于临床上风寒湿痹症、骨质增生、腰腿痛、冠心病、高脂血症、痛风、胃脘痛、腹痛、腹泻、关节痛等针刺艾灸并用的病症。

火罐疗法

拔罐疗法是利用燃烧、抽吸、挤压等方法排出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罐吸附于体表腧穴活患处产生刺激,以防治疾病的方法,具有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解除疲劳、增强体质的功能。

穴位埋线

穴位埋线是根据针灸学理论,将羊肠线埋入腧穴,利用羊肠线对腧穴的持续刺激作用,以激发经气、调和气血、调整脏腑、平衡阴阳,达到协调机体功能防治疾病的目的。他是用特制的埋线器具将人体可吸收的羊肠线(15天左右可自行吸收)植入相应的穴位内肌层或皮下组织与肌肉之间,长久刺激穴位,起到“健脾益气、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气血”的作用,从而调整患者的植物神经和内分泌功能,达到祛病强身、保健美容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临床上常用各种需长时间针灸的慢性疾病、痛证、以及功能紊乱性病症证以及减肥美容方面等。

火针疗法

火针疗法,是将特制的金属火针烧红,迅速刺入相应腧穴或者患处,并快速退出,最终达到治疗疾病的方法。火针疗法是我国医家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中积累起来的宝贵医疗经验之一,具有操作简便、费用低廉、疗效卓著、适应症广的特点,受到广大民众欢迎。虽然火针时患者会有不感觉明显疼痛,但是火针离开后,会有一种热辣辣的感觉在全身蔓延,这也正是火针的原理所在,即“借火助阳”,借助火热,温壮阳气。这种被导入的火热,在人体内可直接激发经气,鼓舞血气运行,温壮脏腑阳气,起到具有温经散寒、通经活络,解除麻木,祛腐生新等作用,临床常用于治疗痛证、风寒湿痹、痈疽、瘰疬、痣疣及肌肉紧张性病症以及内、外、妇、五官、皮肤等临床多科疾病等。

皮肤针法

皮肤针法是采用皮肤针叩刺皮部,通过孙络、络脉和经脉以调整脏腑功能,通行气血,平衡阴阳,从而达到内病外治的目的。运用皮肤针并根据患者情况,掌握叩刺力度,选用弱刺激、强刺激或者中等刺激,通过循经叩刺、穴位叩刺或者病变局部叩刺的方法,以刺激十四经皮部,调整脏腑、经络之气、扶正驱邪,从而治疗疾病。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斑秃、皮肤病、五官疾病的斜视、远视、近视等,以及头痛、失眠,多梦、痛经、肌肤麻木、牛皮癣、班秃、弱智、缺乳、痹症、面瘫、肩周炎、消化系统疾病等。

耳穴压豆

耳穴是耳廓表面与人体脏腑经络、组织器官、四肢躯干相互沟通的部位。耳穴压豆,就是在耳廓表面这些部位上贴敷小颗粒药物的一种简易刺激方法。其通过刺激耳穴而达到调节人体机能,防治疾病的作用。耳穴治疗范围广泛,涉及内、外、妇、儿、神经、眼、耳鼻咽喉、皮肤各科。其中以痛证的治疗效果为佳。同时对于变态反应疾病、各种炎症性疾病、功能性疾病也有较好的疗效。

除上述病症外,耳针还可以用于预防感冒、晕车、晕船,治疗输液反应。还可以用于戒烟、戒毒等。

自血疗法

自血疗法就是把患者自身的血液,从静脉血管内抽出来,再由穴位注入病人自身体内,从而刺激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反,促进白细胞吞噬作用,达到调理人体内环境,降低机体的敏感性和增强机体免疫力,以治疗某些疾病的方法。

主治病症包括:白癜风、慢性荨麻疹、全身皮肤瘙痒症、泛发性湿疹和皮炎、过敏性紫瘢、某些大疱性疾病、银屑病、复发性疖肿和毛囊炎、皮肤划痕症、慢性湿疹、复发性疖肿、毛囊炎以及脓疤型痤疮等都有不同程度的疗效。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羊水三度污染后遗症
冷启刚
回答: 羊水三度污染可能导致胎儿缺氧性脑损伤、新生儿吸入性肺炎、败血症等后遗症。羊水三度污染通常与宫内感染、胎盘功能异常、胎儿窘迫等因素有关,需通过胎心监护、羊水指数评估及新生儿Apgar评分等综合判断。 1、缺氧性脑损伤 羊水三度污染时,胎儿可能因缺氧导致脑细胞损伤。这种情况与胎盘血流不足或脐带受压有关,表现为出生后肌张力异常、惊厥或反应迟钝。需通过头颅MRI或脑电图确诊,治疗包括亚低温治疗、神经营养药物如神经节苷脂注射液,以及早期康复干预。 2、吸入性肺炎 胎儿在宫内吸入污染羊水可能引发化学性肺炎或细菌性肺炎。这种情况与胎粪吸入综合征相关,表现为呼吸急促、发绀或肺部湿啰音。需通过胸片和血气分析诊断,治疗包括机械通气、抗生素如注射用头孢曲松钠,以及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替代疗法。 3、败血症 羊水中的病原体可能通过胎儿呼吸道或消化道进入血液循环引发败血症。这种情况与B族链球菌或大肠埃希菌感染有关,表现为体温不稳定、喂养困难或黄疸加重。需通过血培养和炎症指标确诊,治疗需静脉使用抗生素如注射用青霉素钠,并辅以免疫球蛋白支持。 4、胃肠功能紊乱 污染羊水中的胎粪可能刺激胎儿肠道,导致出生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这种情况与肠道缺血再灌注损伤相关,表现为腹胀、血便或呕吐。需通过腹部超声和X线诊断,治疗包括禁食、胃肠减压及抗生素如注射用美罗培南。 5、远期发育迟缓 严重缺氧或感染可能影响胎儿神经系统发育,导致运动或认知功能障碍。这种情况与脑白质损伤或慢性炎症有关,表现为语言落后、肌张力异常或学习困难。需通过发育量表评估,治疗需长期随访并结合物理治疗、语言训练等综合康复措施。 对于存在羊水三度污染的新生儿,家长需密切观察其呼吸、喂养及神经行为表现,定期进行生长发育评估。母乳喂养有助于提升免疫力,避免接触感染源。若出现发热、拒奶或抽搐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并遵医嘱完成后续康复治疗与随访计划。保持适宜环境温湿度,减少声光刺激,促进神经系统修复。 冷启刚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