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人民医院

ICU (共8位医生)

科室简介
ICU监护病房筹建于1983年8月,于1984年9月28日正式接受病人,设床位6张,是国内最早成立的ICU之一。1985年2月,时任院长林桂芳兼任科主任,同年5月,奚云清任科副主任,并聘请王一镗教授和李德馨主任为顾问。1990年徐鑫荣任科主任。经过20年的发展,监护病房于2003年5月迁址至新外科楼4楼东侧,设床位12张。目前有医师8人,其中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2人,住院医师1人,护士约30名。
  ICU监护病房至今,抢救危重病人数量逐年增加,仅2007年抢救危重病人数约700人,既有一定经济效益,又有社会效益,成功地抢救了许多生命垂危的国内患者和国际友人,抢救成功率为95.5%,与国际同类ICU抢救成功率一致,在国内ICU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治疗病种主要有肝脏移植术后、各种心脏术后病人、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呼吸循环衰竭、心跳呼吸骤停、严重中毒及严重多发性创伤等病人。
  ICU监护病房目前配有12套床边监护仪及一套中心监护仪,德国产呼吸机14台,罗氏公司产血气分析仪及其它先进仪器等。
  ICU监护病房担负医学院各系的外总、复苏、机械通气及重症监测等理论课的教学和实习。近3年来,每年主办国家级“呼吸机临床应用学习班”,“危重病治疗新进展学习班”,参加学习人数约180人。同时,参与其它学习班的教学任务。每年接受省内、外进修医师5~6人,培养专业护士20人左右。在读博士研究生2名,先后培养硕士研究生10余名。曹权主任、徐鑫荣主任和宋燕波护士长先后到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研修和学习。
  ICU监护病房主要科研方向为感染性休克的防治和心肺脑复苏的研究,此外在临床工作中也进行了不少探索和技术革新,每年发表科研论文10余篇。参与多本专著的撰写工作,承担省级科研任务多项,并获得省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华医学进步奖二等奖等。
  ICU监护病房学科带头人徐鑫荣教授曾任中华医学会急诊学会江苏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急诊学会危重病专业组副组长,兼任数本杂志编委。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唐筛没过的原因是什么
冷启刚
回答: 唐筛没过的原因主要有遗传因素、孕妇年龄偏大、胎儿染色体异常、孕期感染、胎盘功能异常等。唐筛是通过检测孕妇血液中的特定指标,结合孕妇年龄、体重等因素,评估胎儿患染色体异常风险的一种筛查方法。 1、遗传因素 如果家族中有染色体异常病史,如唐氏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等,可能会增加胎儿染色体异常的风险。这种情况下,唐筛结果可能显示高风险。建议有家族遗传病史的孕妇在孕前进行遗传咨询,必要时进行产前诊断。 2、孕妇年龄偏大 孕妇年龄超过35岁属于高龄孕妇,卵子质量下降,胎儿发生染色体异常的概率会明显增加。高龄孕妇唐筛高风险的概率较高,通常建议直接进行无创DNA检测或羊水穿刺等产前诊断。 3、胎儿染色体异常 胎儿本身存在染色体异常,如21三体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13三体综合征等,会导致唐筛指标异常。这些染色体异常会导致胎儿发育异常,可能伴有先天性心脏病、智力障碍等症状。确诊需要依靠绒毛取样、羊水穿刺等产前诊断技术。 4、孕期感染 孕期感染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等可能导致胎盘功能受损,影响唐筛指标的准确性。这些病毒感染还可能引起胎儿发育迟缓、先天性畸形等问题。孕期要注意避免接触感染源,定期进行产检。 5、胎盘功能异常 胎盘发育不良、胎盘早剥等情况会影响母体与胎儿之间的物质交换,导致唐筛指标异常。胎盘功能异常可能导致胎儿生长受限、早产等问题。孕期要定期进行超声检查,监测胎盘功能。 唐筛只是筛查手段,不是确诊依据。唐筛高风险不代表胎儿一定有问题,低风险也不代表绝对安全。建议唐筛未通过的孕妇保持良好心态,避免过度焦虑,遵医嘱进行进一步检查。孕期要注意均衡饮食,适量补充叶酸、钙、铁等营养素,保证充足睡眠,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密切关注胎儿发育情况。 冷启刚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