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脑科医院

医学心理科 (共22位医生)

科室简介

南京脑科医院医学心理科是国内成立较早,配置合理,同时具有心理门诊、心理病区及心理实验室的专科机构,在国内享有盛誉。系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及江苏省医学重点学科的亚专科、江苏省临床重点专科、南京市医学重点专科。在医疗上除提供全省医学心理服务外,服务范围辐射到全国各地,外阜患者达35%以上;教学上系南京医科大学、南京大学医学院的医学心理教研室,系南京医科大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博士点的临床心理方向、心理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及与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共建应用心理学硕士点,承担着大量的本科生、研究生,及卫生部精神医学进修班医学心理学的教学任务,每年培养各级各类人员100多名;系国家劳动保障部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统一培训江苏省基地。

科研上承担着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行业专项基金项目、省、市科委、南医大及本院的多项科研课题。此外,本专科学科带头人张宁、欧红霞、陈进、李箕君等,还分别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国家级应急专家库、卫生部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专家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心理学会医学心理专业委员会、中华精神科学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心理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分会、中国睡眠研究会、江苏省心理学会、江苏省医学心理专业委员会、江苏省心理卫生协会等学术团体中,担任理事长、副理事长、常务理事、理事、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委员及秘书长等职,肩负指导和协调全国及全省相应领域科研、教学及科普宣传等重任。

在过去的几年里,着名的心理治疗家鲁龙光教授、王春芳教授、张宁教授等,在心理疏导治疗、认知行为治疗及其它领域,曾取得过突出成绩,并获部级及省、市级科技成果奖。经过多年的努力,充分发挥专科优势,已经把医学心理科建设成为集医、教、研、防为一体,以疏导心理疗法、自杀预防和危机干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会诊——联络精神病学、神经症、轻性抑郁障碍等轻性心理障碍的诊断和治疗为重点,形成进修生、本科生和研究生的系列教学、培训、科研基地的全国医学心理研究和治疗中心之一,为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心理健康水平,培养合格的心理专科医生和为通科医生培训做出了巨大贡献。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反复鼻出血有哪些原因
王利一
回答: 反复鼻出血可能与鼻腔干燥、外伤、鼻炎、鼻中隔偏曲、血液疾病等因素有关。鼻腔黏膜受损、炎症刺激、血管异常或凝血功能障碍均可导致该症状,需结合具体病因采取针对性处理。 1、鼻腔干燥 长期处于干燥环境或频繁挖鼻可能导致鼻腔黏膜水分流失,黏膜脆性增加易破裂出血。表现为少量鲜红色血液渗出,多发生于鼻中隔前下方。建议使用生理盐水喷雾湿润鼻腔,避免用力擤鼻或揉搓鼻部。室内可使用加湿器维持空气湿度。 2、外伤性因素 鼻部撞击或异物插入可直接损伤鼻腔血管,儿童常见因玩具或手指抠挖导致黏膜撕裂。出血量较大且突发,可能伴有局部疼痛。需立即压迫鼻翼止血,若异物残留需由医生专业取出。反复外伤可能形成鼻腔溃疡加重出血。 3、鼻炎发作 过敏性鼻炎或感染性鼻炎会引起黏膜充血水肿,频繁打喷嚏、擤鼻涕可导致毛细血管破裂。常伴随鼻痒、流涕等症状。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氯雷他定片等药物控制炎症,慢性患者需避免接触过敏原。 4、鼻中隔偏曲 先天发育异常或后天外伤导致的鼻中隔偏曲,会使凸起侧黏膜长期受气流冲击变薄,血管丛暴露易出血。多表现为单侧反复出血,可能伴有鼻塞。轻度可通过生理海水冲洗缓解,严重偏曲需考虑鼻中隔矫正术。 5、血液系统疾病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或白血病等疾病会引发出凝血功能障碍,表现为全身多部位自发性出血,鼻出血多为喷射状且难止血。需完善血常规、凝血功能检查,确诊后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如输注血小板、注射重组人凝血因子等。 日常应保持鼻腔湿润,避免用力擤鼻或抠挖鼻孔。出血时可坐位前倾,用手指紧捏鼻翼10分钟冷敷鼻梁。若每周出血超过3次、单次出血量超过50毫升或伴头晕乏力,需及时排查血液疾病。高血压患者需规律监测血压,儿童反复出血建议检查鼻腔是否有血管瘤等病变。冬季干燥季节可每日使用凡士林涂抹鼻腔前庭预防皲裂。 王利一主任医师北京医院耳鼻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