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脑科医院

老年神经科 (共9位医生)

科室简介

我科自1997年成立之始,经过10余年的努力,目前已发展成为集科、教、研、防为一体的临床科室。科室共有2个病区、84张床位,拥有一支由高年资专家、博士、硕士组成的一流技术团队。科室的医疗、护理、科研实力逐年提升,并形成了“系于心、立于行”的服务理念。

科室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创新,逐步形成了以“脑血管病”、“痴呆”、“帕金森病”的诊治为特色的临床科室:1、脑血管病 重视脑血管病的早期预防、早期治疗及综合治疗;显著改善了患者的预后;目前已能成熟开展DSA检查、动脉支架置入术及动静脉溶栓治疗;2、痴呆 重视痴呆的病因学诊断和治疗,重视健康教育和长期随访观察;科室定期开展“痴呆手保健操”,“防治结合”,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社会和家庭的负担;3、帕金森病 应用“帕金森病专病管理系统”评估患者病情并提供适宜的药物治疗,初步建成了大型的帕金森病患者的诊治系统,对探究帕金森病的病因、评价药物疗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积极与我院神经外科开展有关脑深部电刺激(DBS)的合作,为帕金森病患者提供先进的治疗方法,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科室收治病人数逐年提升,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

在科研、教学方面,目前为南京市“老年病学(神经精神)”重点专科;2012年获省、市级课题6项;积极开展院校间的科研合作,目前已发表SCI 、国家核心期刊及统计源期刊论著20余篇。同时还承担着来自全国各地的神经科专业进修医师的培训和南京医科大学、南大医学院研究生的理论课授课、实习工作,并定期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培训班。

针对我科患者以老干部居多的特点,科室提出了“立于心、系于行”的服务理念,注重病区人性化管理:设立患者意见箱,由科主任牵头及时处理患者及家属提出的意见;制定科室名片、科室宣传册;严格执行出院随访制度,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及后续治疗情况。

面对未来,将我科建设成为一流科室是全体医务人员的努力目标。我们坚信:在科主任的带领、全体医护人员的努力下,我科将不断开拓进取,争取早日实现这个目标。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怎么锻炼大脑瞬间反应
邵自强
回答: 锻炼大脑瞬间反应可通过记忆训练、快速计算、反应游戏、运动协调练习和冥想专注等方式实现。这些方法能刺激神经突触可塑性,提升前额叶皮层与基底神经节的协同效率。 1、记忆训练 通过瞬时记忆卡片配对或数字串复述等方法,激活海马体记忆编码功能。建议每日进行3-5组10分钟训练,如使用扑克牌记忆花色序列,或尝试在30秒内记住购物清单内容。这种训练能增强工作记忆容量,提高信息提取速度。 2、快速计算 进行两位数心算或速算游戏可强化顶叶皮层数学处理能力。例如连续完成7的倍数累加,或在脑中快速换算百分比。研究表明持续8周每日15分钟的心算练习,能使决策反应时间缩短约20%。 3、反应游戏 选择需要快速判断的电子游戏或实体游戏,如节奏光剑、乒乓球对打等,这类活动能提升视觉-运动传导通路敏感性。游戏过程中大脑会持续调整动作预判机制,使突触信号传递速度加快。 4、运动协调 进行需要手眼配合的球类运动或杂耍练习,刺激小脑与前运动皮层的功能连接。交替抛接三球或使用反应球训练,可使神经肌肉反应时间从300毫秒提升至200毫秒范围内。 5、冥想专注 正念呼吸练习能增强前扣带回皮层对注意力的控制力。每天10分钟专注呼吸训练,6周后大脑对突发刺激的反应准确率可提高35%。这种训练通过降低杏仁核过度激活,减少无关信息干扰。 建议将不同训练方式组合实施,每周保持3-5次规律练习。训练初期可能出现短暂疲劳,这是神经重塑的正常现象。避免在睡眠不足或饥饿状态下进行高强度训练,同时注意补充富含磷脂酰丝氨酸的鱼类、卵类食物。若伴随头痛或眩晕应暂停训练,持续不适需咨询神经科医生。长期坚持能显著提升突发事件应对能力,但需注意循序渐进避免过度负荷。 邵自强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