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脑科医院

传承与发展--记儿童心理卫生研究中心成立30周年

时间:2014-06-03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今年的“六一”儿童节注定是不寻常的一天,它不但是小朋友的节日,也是南京脑科医院儿童心理卫生研究中心成立30年的纪念日。儿童中心特定举办了“呵护儿童健康,分享六一快乐” 大型儿童心理科普活动,全体员工以服务的形式和家长孩子们一同庆祝儿童中的生日。

  

 

  2014年5月30号上午,儿童中心组织了由本中心多名知名儿童青少年心理专家参与的儿童青少年心理的咨询与义诊活动,活动现场家长们围绕孩子们的考前焦虑、学习困难、注意力不集中、社交困难等问题向专家们咨询。下午又由张久平副主任医师主讲了主题为“问题行为家庭管理的有效策略”的科普讲座,与家长们共同探讨如何看待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如何应对。

  

 

  中午,儿童中心全体员工们齐聚一堂共同庆祝集体的生日,姚辉院长特地代表医院前来送上了节日的祝福! 吃蛋糕、喝茶、聊天、看老照片、掼蛋------ 形式简朴,气氛轻松而又热烈!

  

 

  谈笑间悉数往昔记忆,回顾着老一辈儿童中心人创造的辉煌,一张张旧照片鉴证了儿童中心的成长历程。正如柯晓燕所长在工作总结中所讲:“我们中心是由陶国泰、林节教授等老一辈创立的国内第一所儿童心理卫生专业机构,是中国儿童精神病学的发展史上一座里程碑。经过30年的发展。目前我们已经形成了包含儿童心理卫生门诊、儿童康复部、儿童精神科住院部完整的诊疗体系,并建立了儿童孤独症、儿童重性精神病以及儿童心理评估与咨询等专业特色。”,“儿童中心的历史是一部传承与发展的历史!”

  

 

  风风雨雨走过三十个春秋,今天的儿童中心人格外懂得感恩,也格外珍惜现在的发展机遇。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反复鼻出血有哪些原因
王利一
回答: 反复鼻出血可能与鼻腔干燥、外伤、鼻炎、鼻中隔偏曲、血液疾病等因素有关。鼻腔黏膜受损、炎症刺激、血管异常或凝血功能障碍均可导致该症状,需结合具体病因采取针对性处理。 1、鼻腔干燥 长期处于干燥环境或频繁挖鼻可能导致鼻腔黏膜水分流失,黏膜脆性增加易破裂出血。表现为少量鲜红色血液渗出,多发生于鼻中隔前下方。建议使用生理盐水喷雾湿润鼻腔,避免用力擤鼻或揉搓鼻部。室内可使用加湿器维持空气湿度。 2、外伤性因素 鼻部撞击或异物插入可直接损伤鼻腔血管,儿童常见因玩具或手指抠挖导致黏膜撕裂。出血量较大且突发,可能伴有局部疼痛。需立即压迫鼻翼止血,若异物残留需由医生专业取出。反复外伤可能形成鼻腔溃疡加重出血。 3、鼻炎发作 过敏性鼻炎或感染性鼻炎会引起黏膜充血水肿,频繁打喷嚏、擤鼻涕可导致毛细血管破裂。常伴随鼻痒、流涕等症状。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氯雷他定片等药物控制炎症,慢性患者需避免接触过敏原。 4、鼻中隔偏曲 先天发育异常或后天外伤导致的鼻中隔偏曲,会使凸起侧黏膜长期受气流冲击变薄,血管丛暴露易出血。多表现为单侧反复出血,可能伴有鼻塞。轻度可通过生理海水冲洗缓解,严重偏曲需考虑鼻中隔矫正术。 5、血液系统疾病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或白血病等疾病会引发出凝血功能障碍,表现为全身多部位自发性出血,鼻出血多为喷射状且难止血。需完善血常规、凝血功能检查,确诊后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如输注血小板、注射重组人凝血因子等。 日常应保持鼻腔湿润,避免用力擤鼻或抠挖鼻孔。出血时可坐位前倾,用手指紧捏鼻翼10分钟冷敷鼻梁。若每周出血超过3次、单次出血量超过50毫升或伴头晕乏力,需及时排查血液疾病。高血压患者需规律监测血压,儿童反复出血建议检查鼻腔是否有血管瘤等病变。冬季干燥季节可每日使用凡士林涂抹鼻腔前庭预防皲裂。 王利一主任医师北京医院耳鼻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