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滋补过度孕妇普遍超重

国家卫生计生委妇女卫生处处长宋莉表示,由于缺乏科学的孕产健康教育,我国孕妇超重问题严重,巨大儿发生率高达10%,剖宫产率连年居高不下,是世界卫生组织标准的3倍。 “多吃点儿,你这是一人吃两人补……”对于孕妇来说,这句话是再熟悉不过的了,是否真的吃得越多对胎儿就越好? 长春市妇产科医院产科四疗区副主任胡延祖介绍,受传统滋补观念的误导,现在很多人都认为怀孕时吃得越多越好,其实这个观点是不科学的。孕妇在怀孕期应合理膳食,均衡营养,如果盲目追求量的话,会导致孕妇营养过剩,胎儿营养失衡。 据胡延祖介绍,从目前到该院进行检查的孕妇来看,孕妇们的体重普遍超标,体重超过怀孕前二三十公斤的都属常见现象,体重比孕前增加四五十公斤的孕妇也不鲜见。由于营养过剩,这些准妈妈们不得不在医生的指导下减体重。 据介绍,由于怀孕早期是妊娠反应期,在此期间孕妇的体重不会有太明显的增加,妊娠反应期过后,孕妇的食欲会大增,这时就需要注意了。怀孕后每月增重不宜超过2公斤,整个妊娠期,孕妇体重增长最好控制在13公斤以内,总体重增长10-12公斤最为合适。 专家:营养过剩对母婴都不好 一般人认为,怀孕时多吃点,宝宝出生时胖一点,就是健康。胡延祖指出,其实这是错误的认识,营养过剩对母婴都不好。 据胡延祖介绍,新生儿标准体重为3公斤-3.3公斤,超过4公斤即为巨大儿。然而,近几年来,巨大儿的比率正逐年增加,他每月都能碰到四五例超过4公斤的巨大儿,其主要原因就是孕妇滋补过度。 对产妇来说,巨大胎儿在生产时,即使产力、产道及胎位均正常,但由于胎儿过大及胎头变形差,当胎头以及胎肩娩出时,产妇会很困难,容易发生危险,这也是近几年剖宫产率上升的主要原因。但剖宫产如果处理不当,可能发生子宫破裂,胎儿容易因为手术损伤(如颅内出血)而死亡。此外,巨大儿母亲产后大出血的概率也比较高。 对胎儿来说,出生体重过大,对营养的需求量就大,但自身摄入能力有限,所以更容易生病。而且其体质也容易发展成肥胖儿,如果不加以控制,在幼年时就会成为“小胖墩儿”,进入中老年后,得糖尿病、高血压的概率要高于体重正常的孩子。胡主任提醒说,“准妈妈”们应科学饮食,定期到专业医院的营养门诊咨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高血压持续不降的原因
高云
回答: 高血压持续不降可能与遗传因素、不良生活习惯、药物依从性差、继发性高血压未确诊或合并其他慢性疾病有关。长期血压控制不佳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需及时排查原因并调整治疗方案。 1、遗传因素 原发性高血压具有家族聚集性,若父母双方均有高血压病史,子女患病概率显著升高。这类患者可能存在钠敏感性增强、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异常等遗传缺陷,导致血管持续收缩。建议通过基因检测明确风险,日常需严格限盐并定期监测血压。 2、不良生活习惯 高钠饮食、酗酒、吸烟及缺乏运动均可导致血压难以控制。每日钠摄入量超过5克会加重水钠潴留,酒精会损伤血管内皮功能,尼古丁则引起血管痉挛。需逐步将食盐量降至3-5克/日,戒断烟酒,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3、用药不规范 漏服降压药或自行调整剂量是常见原因。部分患者因担心药物副作用间断服用钙拮抗剂如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或擅自停用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如缬沙坦胶囊。需使用分装药盒提醒服药,定期复查肝肾功能评估药物安全性。 4、继发性高血压 约10%难治性高血压由肾动脉狭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疾病引发。肾血管性高血压患者会出现肾素活性异常升高,嗜铬细胞瘤则表现为阵发性血压骤升。需通过肾上腺CT、肾动脉造影等检查确诊,必要时行介入或腹腔镜手术。 5、合并代谢性疾病 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等会加重血管损伤。胰岛素抵抗可激活交感神经,尿酸结晶沉积会引发血管炎症反应。建议联合使用二甲双胍缓释片与非布司他片,同时控制血糖与尿酸水平,血压目标值应低于130/80mmHg。 高血压患者需每日早晚定时测量血压并记录,选择低脂高纤维饮食如燕麦、西蓝花等,避免情绪激动和过度劳累。若调整生活方式后血压仍高于140/90mmHg持续1周,或出现头痛、视物模糊等症状,应立即到心血管内科就诊。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可能引发脑出血、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规范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 高云副主任医师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