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眼肌专业组 (共11位医生)

科室简介

1.科室概况

眼肌专业组主要治疗儿童及成年人的各种类型斜视,并对儿童的屈光不正,弱视进行指导治疗。对视力疲劳、复视等各种复杂疑难眠外肌病进行诊断治疗。

2.科室特色

视觉电生理检查

临床视觉电生理检查与其他视功能检查比较,是相对全面客观检测视路及皮层病变,在眼科临床的应用日益广泛。眼肌科主要用于儿童的视觉诱发电位(VEP)及斜视检查的感觉眼电图(DEOG)检查。

(1)儿童视觉诱发电位(VEP)检查

视觉诱发电位(VEP)是大脑皮层对视觉刺激发生反应的一簇电信号,是中枢神经系统在接受到视觉信息后的生物电活动的变化,与其他检查联合应用,可以检测视觉系统功能是否正常。由于儿童表达能力及合作程度限制,如何对其进行准确视功能检测,长期以来一直是小儿眼科工作中的一个难点,视觉诱发电位(VEP)提供了一种较为可信及可行的方法。儿童视觉诱发电位(VEP)检查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检测儿童视力及视觉发育;2、弱视及其他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3、儿童与屈光不正不相对称的视力下降,无明确原因;4、检测病情发展及判断疗效。儿童视觉诱发电位(VEP)检查在以下方面不同于常规检查:1、台式刺激器检查图案常规应用黑白棋盘格翻转,儿童检查中加入动画图案效果,可以有效激发儿童兴趣,增加大脑皮层兴奋性,这是儿童检查的难点所在,没有皮层的兴奋,检查就会失败。2、刺激器在台式基础上增加了手持式刺激器,手持式的闪光刺激器便于检查者与患儿之间的互动,增加吸引注意。根据不同的患儿需要,还可以用玩具、音乐、讲故事等方式。儿童视觉诱发电位(VEP)检查为弱视的诊断、疗效观察及预测愈后提供了可靠依据,特别是目前对弱视的诊断标准不一,家长特别敏感的时期,儿童视觉诱发电位(VEP)检查应用非常及时和有力。我们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还有立体视VEP双眼视觉检测,对于视功能的检查更加全面。

(2)感觉眼电图(DEOG)检查

感觉眼电图(DEOG)检查是在传统的眼动电图基础上发展而来,用来测定眼球的跳动速度和运动轨迹。通过测定眼静息电位,以单位时间里眼球运动的张角来表示。主要应用于:1、诊断眼外肌疾病;2、评估斜视麻痹程度;3、检测手术后眼外肌功能恢复程度。感觉眼电图(DEOG)检查为眼肌的手术更加精准提供了可行的方法,为一些较难的斜视手术找到了更为可靠的设计依据。

肉毒毒素治疗各种不同斜视

(一)A型肉毒毒素(BTXA)治疗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AO)所致的限制性斜视。

(二)BTXA治疗麻痹性斜视。

(三)BTXA治疗儿童斜视,已经进行在大龄儿童间歇性外斜视中的应用,临床的证据与国外的经验接近,为非手术治疗斜视提出了一条可行的途径。同时在低龄儿童中全麻下进行和其他类型儿童斜视的临床治疗。

应用MRI对非共同性斜视进行诊断

开展眼球运动神经准全程的MRI检查。直观显示各类特殊类型斜视的眼球运动神经、眼外肌及周围组织结构的解剖细节。以往难以鉴别的机械源性和神经源性斜视在MRI获得了直接的证据,推进了复杂性斜视的病因学探索。实现对复杂性斜视的‘个体化’诊断和手术设计。

评价可调节人工晶体的调节能力

对白内障患者的视觉功能进行临床评估,全面诊断晶体混浊程度对人眼视功能的影响,观察白内障术后患者植入的人工晶体眼的调节力,评价可调节人工晶体的调节能力。

脱抑制治疗

对部分斜视和弱视患者进行针对性的脱抑制治疗,实现双眼视觉的重建。

3.科室开放床数12张。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刮疣治疗是怎样治疗的
王志新
回答: 刮疣治疗通常采用物理清除联合药物治疗的方式,主要包括冷冻治疗、激光治疗、电灼治疗、手术切除及外用药物等。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肤赘生物,需根据疣体类型、大小及部位选择个体化方案。 一、冷冻治疗 冷冻治疗通过液氮低温使疣体组织坏死脱落,适用于寻常疣、跖疣等表浅疣体。治疗时可能伴随短暂疼痛,需重复进行2-3次,间隔2-3周。治疗后局部可能出现水疱或色素沉着,需保持创面干燥避免感染。冷冻治疗对周围正常组织损伤较小,但深部疣体可能需配合其他疗法。 二、激光治疗 激光治疗利用二氧化碳激光气化疣体组织,适用于甲周疣、尖锐湿疣等难治性疣。治疗精准度高且出血少,但可能遗留浅表瘢痕。术后需涂抹抗生素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避免接触水直至结痂脱落。激光治疗对HPV病毒有直接灭活作用,复发概率较低。 三、电灼治疗 电灼治疗通过高频电流烧灼疣体基底部,适用于带蒂疣或较大疣体。治疗时需局部麻醉,术后形成焦痂需自然脱落。可能产生暂时性色素减退,瘢痕体质者慎用。电灼可彻底清除可见疣体,但需配合干扰素凝胶等药物降低复发风险。 四、手术切除 手术切除适用于直径超过1厘米的巨型疣或疑似恶变疣体。采用梭形切口完整剥离疣体并缝合,术后病理检查确认性质。需定期换药并使用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预防感染,拆线后可能需加压包扎防止瘢痕增生。手术能一次性解决病灶,但创伤较大且可能影响局部功能。 五、外用药物 外用药物如水杨酸软膏、咪喹莫特乳膏、鬼臼毒素酊等,适用于儿童或面部细小疣体。药物通过腐蚀或免疫调节作用促使疣体脱落,需持续使用4-8周。治疗期间可能出现局部红肿,应避开正常皮肤涂抹。药物疗法痛苦小但疗程长,需配合提高免疫力减少复发。 疣治疗后需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搔抓导致病毒扩散。建议加强营养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C等增强免疫功能。穿透气鞋袜防止足部疣复发,性接触传播型疣应伴侣同治。若疣体反复发作或短期内增多,需排查免疫缺陷疾病并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 王志新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