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血液内科 (共13位医生)

科室简介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是一所拥有百年悠久历史的“三级甲等”医院,血液科前身是组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期的大内科血液学专业组,经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于1993年独立建科。近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随着人才的不断引进和合理配置,全科人员共同努力,取得了优异成绩和快速发展。现已成为人才梯队完整、仪器设备先进、医教研水平领先、诊疗特色鲜明的优秀科室。1998年被评为北京市卫生局重点发展科室。

特色医疗:一、人才梯队

目前,血液科拥有一支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的医/技师队伍,人才梯队合理。12名医/技师中有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4名、住院医师3名、技师2名,其中博士3人、硕士7人、学士1人、大专1人。血液科还拥有一支10余人的专业护理团队,对化疗、干细胞移植等具有专业的护理经验。

二、硬件设备

科室共开放34张病床,包括简易层流病床12张、骨髓移植层流病床3张、普通病床19张,每年收治住院病人600余人次。血液科实验室设有骨髓细胞形态室、细胞培养室、分子免疫实验室、干细胞采集室。工作日全天开放专科门诊,每年门诊量1万余人次。

三、科室发展理念

血液科的发展理念是:以血液系统疾病诊治为基础、以恶性血液病(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综合诊治为重点,以头颈部淋巴瘤,特别是鼻(型)NK/T细胞淋巴瘤诊治为特色,坚持医疗、教学、科研并重,科学发展,打造技术全面、特色鲜明的精品科室。

科室成绩:四、特色医疗

造血干细胞移植:1996年在国内首次成功地应用异体同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治愈了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至今健康生存已达11年,并于2000年喜得贵子,多家媒体曾竞相报道,引起不小轰动。2005年以来,相继开展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LA不全相合造血干细胞/骨髓移植。移植病种包括再生障碍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性和慢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以及多发性骨髓瘤等血液系统疾病。科主任王景文教授是国内较早开展骨髓及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专家之一,在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LA不全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纯化CD34+细胞移植、减低预处理强度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方面悉心钻研,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患者移植后健康存活时间最长者已达20余年,移植种类和移植成功率在国内同级医院处于先进水平。目前,血液科已拥有一支从事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专业医师和护理队伍,技术过硬,设备先进,于2007年4月被批准为北京市首批造血干细胞移植医保报销定点医院。

淋巴瘤:由于北京同仁医院在眼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方面的优势,众多头颈部淋巴瘤患者集中于血液科就诊,因此血液科对于各种淋巴瘤的诊断和治疗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特别是对T细胞和NK-T细胞淋巴瘤等难治性恶性淋巴瘤,以及颅内淋巴瘤、皮肤淋巴瘤、高度恶性或进展性淋巴瘤有独到见解。依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最新公布的诊断标准,建立了对淋巴瘤患者完整的诊治体系,即:临床、细胞学(病理)、遗传学、免疫表型和基因、分子水平诊断,并综合应用大剂量化疗、免疫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方法进行个体化治疗,获得良好疗效,患者生存期明显延长,部分患者达到长期生存甚至治愈。近几年血液科与院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眼肿瘤科、影像中心、病理科等一起组建了头颈部淋巴瘤综合诊疗团队,汇集同仁医院多个科室优势,使头颈部淋巴瘤,特别是鼻(型)NK/T细胞淋巴瘤的诊疗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2007年被确定为北京市淋巴瘤协作组鼻(型)NK/T细胞淋巴瘤综合诊疗组长单位。

常规开展的诊疗技术及实验检查范围: 自体移植、异体(同基因、HLA相合、不全相合、单倍体相合)移植;骨髓细胞学、骨髓病理和染色体检查,流式细胞术检查细胞免疫成分和白血病细胞免疫分型;治疗性血细胞去除术,血浆置换,骨髓及造血干细胞采集、培养及测定,造血干细胞深低温冷冻长期保存,血浆凝血因子、血小板相关抗体测定等。

四、科研和教学

血液科现有一支较高水平的学术队伍,使基础和临床密切结合,紧密联系,形成了自身的优势和特色,科研能力强、成绩显著。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在国内率先成功研制出小牛胸腺素(肽)并应用于临床;近年来对白血病细胞凋亡、耐药逆转、肿瘤的血管新生及树突状细胞对白血病微小残留病免疫治疗等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我科还对眼科、神经科、心血管科、肾脏科等有关疾病的凝血功能变化进行了实验研究。曾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奖3项。

作为首都医科大学临床教学基地和首批审定的硕士研究生培养点,承担医学高等教育的授课和实习等教学任务,培养大学本科和硕士学位学生,并选送优秀者到国外深造。

血液科坚持以“医术至精、医德至上”为行医理念,以高质量的临床综合诊疗为核心、医学研究为基础、高层次人才培养为基石,竭诚为全国各地的血液病患者服务。

欢迎广大患者及家属到我科咨询、诊治!

联系电话:010-58268442,010-58268471

电子邮件:xueyenk@trhos.com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唐筛没过的原因是什么
冷启刚
回答: 唐筛没过的原因主要有遗传因素、孕妇年龄偏大、胎儿染色体异常、孕期感染、胎盘功能异常等。唐筛是通过检测孕妇血液中的特定指标,结合孕妇年龄、体重等因素,评估胎儿患染色体异常风险的一种筛查方法。 1、遗传因素 如果家族中有染色体异常病史,如唐氏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等,可能会增加胎儿染色体异常的风险。这种情况下,唐筛结果可能显示高风险。建议有家族遗传病史的孕妇在孕前进行遗传咨询,必要时进行产前诊断。 2、孕妇年龄偏大 孕妇年龄超过35岁属于高龄孕妇,卵子质量下降,胎儿发生染色体异常的概率会明显增加。高龄孕妇唐筛高风险的概率较高,通常建议直接进行无创DNA检测或羊水穿刺等产前诊断。 3、胎儿染色体异常 胎儿本身存在染色体异常,如21三体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13三体综合征等,会导致唐筛指标异常。这些染色体异常会导致胎儿发育异常,可能伴有先天性心脏病、智力障碍等症状。确诊需要依靠绒毛取样、羊水穿刺等产前诊断技术。 4、孕期感染 孕期感染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等可能导致胎盘功能受损,影响唐筛指标的准确性。这些病毒感染还可能引起胎儿发育迟缓、先天性畸形等问题。孕期要注意避免接触感染源,定期进行产检。 5、胎盘功能异常 胎盘发育不良、胎盘早剥等情况会影响母体与胎儿之间的物质交换,导致唐筛指标异常。胎盘功能异常可能导致胎儿生长受限、早产等问题。孕期要定期进行超声检查,监测胎盘功能。 唐筛只是筛查手段,不是确诊依据。唐筛高风险不代表胎儿一定有问题,低风险也不代表绝对安全。建议唐筛未通过的孕妇保持良好心态,避免过度焦虑,遵医嘱进行进一步检查。孕期要注意均衡饮食,适量补充叶酸、钙、铁等营养素,保证充足睡眠,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密切关注胎儿发育情况。 冷启刚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