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

核医学科 (共1位医生)

科室简介

核医学科利用核科学技术和手段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是现代医学的主要手段之一。主要开展核医学检查项目,是辅助临床科室对疾病作出正确诊断的有效手段之一。

核医学科是集ECT显像、脏器功能测定和核素治疗为一体的综合性科室。科室目前拥有西门子SPECT/CT设备一台,甲状腺功能测定仪等设备。目前科室开展的项目如下:

一、 ECT显像项目:

1、全身骨扫描:早期发现肿瘤骨转移灶,较X线检查可早3个月。

2、甲状腺显像:甲亢、甲状腺炎、甲状腺结节性质、异位甲状腺的诊断。

3、肾图、肾功能显像:判断肾功能,特别是分肾功能。

4、心肌灌注显像:用于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

二、 核素治疗项目:

1、甲亢131碘治疗:具有安全经济、疗效好、复发率低,、并发症少的特点,一次服药治愈率可达80%。

2、甲癌131碘治疗:可明显降低甲癌患者术后的复发率,使长期生存率由70%提高到90%。

以后会陆续开展的项目有脑血流灌注显像:脑缺血、脑梗、癫痫灶定位、老年痴呆等辅助诊断。消化系统显像:肝血管瘤、新生儿黄疸鉴别、肠道出血定位等诊断。89 Sr(锶)骨转移瘤治疗:89Sr是一种亲骨性的药物,与骨转移瘤有良好的亲和性,可抑制癌细胞对骨的破坏,控制癌细胞的扩展,减轻骨转移瘤患者的疼痛,有效率在80%。125I(碘)粒子埋置治疗肿瘤:又称为“体内γ刀”,主要用于肿瘤,特别是放化疗无效的肿瘤治疗,具有局部有效率高,全身副反应低的优点等等。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注重质量 不断深入医疗援藏工作

我省第12批援藏医疗队自2014年3于25日入藏以来,在冯希武队长的精心组织下,每位队员都积极开展工作,注重对口支援工作质量,不断将医疗援藏工作引向深入。 近期,援藏医疗队按照山南地区卫生局领导的要求,积极调研山南地区卫生实际情况,充分分析近年国家、西藏自治区和山南地区地委、行署下发的有关文件,初步制定了山南地区《等级医院评审实施方案》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年工作实施方案(2014-2015)》,以创建等级医院为载体,进一步深化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以及监管体制等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推进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探索公立医院改革、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等重点工作,进一步完善县域医疗服务体系,提高医疗质量,推进绩效考核,打造县域医疗卫生中心,带动乡、村共同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满足藏区人民群众医疗服务需求,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入藏后,召开了2次医疗队工作会议,每位队员汇报工作进展情况,队长组织学习援藏有关政策和要求,布置医疗队工作计划和安排,会上队员充分沟通交流,解决援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推进各项援藏工作。截止到2014年7月底,门急诊接诊病人765人次,成功抢救危急重症5例,重症病人转运监护2人次,参加院内会诊14人次,手术32例(其中急诊手术9例),专题讲座13次(培训人数400余人),开展新技术7项,建立超声工作站1个,各种检查检验2945人次,三下乡8次,外出现场采血32次195人份(采集全血52300ml),参与群体性发热调查2次,宣传栏2期,参与管理并提出合理化建议被采纳16次,参与主持大型活动6次,打破多项援藏记录,得到地区卫生局和各受援单位的赞许。 医务科 冯希武

专家科普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