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立医院

眼科 (共13位医生)

科室简介
眼科现有医务人员30人,其中高级职称(主任/副主任)8人、中级职称6人、初级职称16人。床位41张,年诊疗人数6万余人,年手术量1300台左右。
  眼科现有美国博士伦ORBXCAN2角膜地形图、瑞士Octopus101全功能视野计、加拿大APPLE BA1-0372 A/B超、日本TOPCON CT-80非接触眼压计、日本TOPCON KR8100电脑验光仪、日本TOPCON TOPCCN综合验光仪等眼科检查仪器。配备美国Alcon-legacy超声乳化仪、美国博士伦CX3000玻璃体切割机、德国莱卡手术显微镜及目乐显微镜、美国博士伦Zyoptix准分子激光治疗仪、德国ZEISS FF450plus1R眼底照相机及VISUPAC450数字图像系统(可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吲哚啨绿造影及彩色眼底照相)、美国Coherent Novus Omni多波长氪激光(可行各种眼底病的光凝治疗)等一批国际先进的眼科手术设备。
  眼科2006年的全年门诊量60724人次,日均门诊治疗数216.9人次,散瞳验光6577人次,准分子激光手术611人次,收治病人数833人,手术1268台,床位使用率100.68%,床位周转率35.87%,平均住院日10.86天,治愈率82.72%,好转率14%,治愈好转率达96.72%。
  眼科2007年第一季度,眼科迁入新病房大楼后,门诊数达11813人次,与去年同期10944人次相比,增长率约8%,入院人数271人,与去年同期216人次相比,增长率约26%,病房手术例数300台,与去年同期230台相比,增长率约30%。
  眼科全面开展各种疑难手术,包括:1988年开展白内障囊外手术,1996年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至今已完成各类白内障手术近1万例。各种复杂性白内障及先天性白内障,小瞳孔白内障,外伤性晶体脱位,合并全身严重疾病的白内障患者均能得到很好的治疗。1996年开展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2003年开展玻璃体手术。其他尚有斜弱视、眼外伤、青光眼手术、眼部肿瘤、眼部整形等眼科特色专科。其中,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准分子激光近视矫正手术、青光眼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等多项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眼科近年来,获得多项科研成果,每年在国家一级刊物发表5-8篇文章。其中,傅昆良主任“临床青光眼研究”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李青主任“折叠晶体在高负压超声乳化中的应用”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李青主任“细胞凋亡与白内障的形成”获省科技厅课题;饶惠英副主任“热休克蛋白在眼外伤动物模型晶体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和“羊膜在兔眼小梁切除术中的应用”分别在MolVis杂志和中华眼科杂志上发表。
  眼科在教学上,系福建医科大学省立临床医学院眼科教研室,承担多项教学任务:
  1、承担五年制、七年制眼科学大课 30课时/年;
  2、承担五年制、七年制眼科学见习、实习课 培养人数50人次/年;
  3、培养进修生 8人次/年为贫困山区、基层医院培养骨干力量;
  4、每年为老年大学授眼科学科普课,提高老年人的科普知识,改善生活质量;
  5、开办“青光眼之家”俱乐部,为青光眼患者提供医患交流平台。
  眼科在我院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眼科各位同仁的共同努力下,眼科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并以平稳健康的态势稳步发展。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穿30多斤铅衣 医生秀绝活 日本专家和我院医生联手,为三病人“疏通”完全堵死的血管

据2014年5月31日《海峡都市报》第A10版:闽闻 从头到脚穿着30多斤重的铅衣,站6个小时,接连做了3台手术,5月29日,在省心血管病研究所新心脏介入导管室正式启用之际,来自日本的著名冠心病介入治疗专家村松俊哉教授和省立医院医生联合手术。他们运用“穿针引线”般的娴熟手法,帮助我省3名严重冠心病病人“疏通”完全堵死的血管。 本报记者独家进入手术室,见证了中日专家“通”血管的巧思和巧手。 手术探查为防辐射 医生“全副武装” 张力(化名)今年只有37岁,爱抽烟,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他的右冠状动脉已经完全闭塞、左冠状动脉近完全闭塞,导致他常常心绞痛。省立医院心导管室主任、心内科主任医师郭延松说,从检查上判断,张力的血管闭塞至少一年。 在医学上,这类病人冠状动脉中的斑块变硬,有的甚至比石头还硬,血管难打通,手术难度极大,被称为冠心病介入治疗需要攻克的最后一个“堡垒”。 日本在这类疾病介入治疗的经验很丰富。适逢国际著名冠心病介入治疗专家村松俊哉教授到上海参加国际会议前夕,经过卫生部门批准,省立医院邀请其到我省联合手术,为包括张力在内的3名患者做手术。 前日上午9点,村松俊哉教授和省立医院医生们穿上重达30多斤的铅衣,全副武装进入手术室。因为术中需要反复利用X射线来探查手术进展,放射线剂量非常大,需要“武装到牙齿”。 血管内逆向穿丝 “杀”出一条路 张力的手术安排在第三台。医生们先在张力大腿上打个小孔,在X光的导引下,一根精细的医用导管从大腿上的小孔进入身体,并沿着动脉上行,最终到达心脏右冠状动脉口。这样就在血管内开辟了一条“通道”。然后,医生们把一根更细的导丝放入导管。当导丝来到堵塞血管附近时,考验医生的关键时刻到了。 因为血管完全堵死,这里好比“断头路”,医生们必须靠自己丰富的经验和手感,来确保导丝在血管内穿行,失之毫厘,就有可能造成血管穿孔。 导丝通行到堵塞“路段”,血栓果真硬得跟石头一样,无论导丝怎么“突破”,都无法打通。于是,村松俊哉改变战术,改从左冠状动脉的侧支血管逆向进入,绕到血管堵塞“路段”另一侧“突围”,胜利“杀”出一条路来,顺利放入支架,撑起了血管壁。很快血流就恢复了通行。 从上午9点半到下午3点半,三台手术连轴转。闷在厚重的铅衣里,中日医生们都汗流浃背。 一同手术的郭延松说,日本专家经验丰富,动作娴熟,手术方法也使大家受益匪浅。 (海都报记者 章微/文)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