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立医院

重症监护室 (共1位医生)

科室简介
重症外科(SICU)于2006年集结心外科ICU、普外科ICU、胸外科ICU和神经外科ICU的医疗护理人才正式创建。承担我院围手术期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以及省内危重患者的转诊及抢救任务。收治对象主要包括:严重创伤、大面积深度烧伤、休克、脏器移植前后、外科患者合并ARDS、急性胰腺炎、重症感染、复杂疑难大手术后等。对大手术后、多发伤、复合伤、多器官功能障碍或衰竭患者死亡率的降低起了至关重要作用,且为外科领域手术适应症的开拓、高危高龄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安全提供坚实保障。
  一、空间布局、设备:SICU位于我院综合病房大楼3层,为层流洁净病房。床位数22张,配备正压病房和负压病房数间。采用了德国TRUMPF双臂多功能吊塔,日本巴乐梦多功能床,兼有创和无创等功能Philips MP60监护仪及Philips多功能中央监护站。西门子Servoi和Servos、NPB840等中高档呼吸机22台、Harmory无创BiPAP呼吸机、转运呼吸机、Arrow主动脉球囊反搏机、动脉血气分析仪、ACT监测仪、床旁血液净化治疗仪(CRRT)、除颤仪、纤维支气管镜、亚低温治疗仪、有创或无创颅内压监测仪、局部脑氧饱和度监测仪、静脉输液工作站及微量输注泵、肠内营养输注泵、振动排痰机、气道湿化雾化治疗设备、下肢静脉血栓预防治疗泵、西门子床边摄片X光机、防褥疮床垫、升温机、制冰机等先进设备,可实现床旁快速血气分析、电解质及血乳酸测定、ACT时间测定,为危重病人的快速救治提供科学参数。
  二、新项目、新技术:我科开展血流动力学监测(动静脉压力,肺动脉导管压力,心输出量等)、呼吸支持与呼吸治疗、床边CRRT(血液滤过、血液灌流、血浆置换)、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治疗、颅内压监测、局部脑氧饱和度测定、主动脉内球囊反搏、ECMO、IABP、经皮气管切开、腹内压测定、床边胃镜、PEG超声介导下穿刺引流术、亚低温治疗、双下肢压力泵抗血栓治疗、复杂先心及低体重儿术后监护治疗、床边彩超及经食道超声,床边心脏起搏、PICC置管、空肠肠内营养。通过新技术的开展,大大提高危重患者的救治水平及救治成功率。率先开展医疗移动查房和护理电子文档的使用,实现医疗工作信息化管理。
  三、人性化服务:科室注重危重患者、家属的人文关怀。在保证医疗安全的前提下,倡导舒适医疗护理,通过适度镇静镇痛,减少对患者的刺激及干扰,削减患者对ICU的不愉快记忆;关注患者的隐私保护;尽量通过心理护理,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病房设有背景音乐协助心理调节和缓解恐惧;利用沟通交流卡和肢体语言建立与言语障碍患者的特殊交流。科室专门为家属设立宣教岗位进行答疑解难,设置谈话间方便家属及医者双向交流的需要。每日下午安排半小时为家属探视时间。
  四、 医疗管理:我科高度重视医疗与护理的质量管理,科室下设危重心胸外科专业治疗组及危重神经外科及普外科治疗组,为重症病人实施专业、安全、规范和科学的医疗管理。建立并完善SICU各种规章制度,临床医疗护理操作流程,修订了《福建省立医院重症外科工作手册》,建立科学的《SICU应急预案》。根据医院精神实施院科两级综合目标管理,定期落实SICU医疗护理的实施及质量评估,有力地保障了SICU的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科室为全国优质护理服务试点病房,获“国家级巾帼文明岗”、“福建省级青年文明号”的荣誉称号。
  五、医护人才梯队:我科拥有一支素质优良、技术精湛、经验丰富、配合默契的医护团队,汇聚了多学科背景的医护技术人才,履行救治重症患者生命的职业使命。其中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2人,住院医师8人,呼吸治疗师1 人,轮转医师多名。全体护理人员均为大专及以上学历。医护人员秉承“精于医术 诚于医德”的院训,恪守“妙手解重症,仁心护生命”的理念,长期奋战在抢救重症患者的临床最前沿,以严谨慎独的职业操守、精湛的技术和细致入微的护理服务,赢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六、科研与教学:我科是福建医科大学硕士学位授予点,已培养毕业硕士研究生多名。同时承担福建医科大学本科生及七年制研究生的教学及临床带教,外科系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省立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卫生厅基地医师以及总住院医师的轮训,并定期接收省内各级医院进修医师和护师。是福建省护理质控中心和福建省立医院重症专科护理实践培训基地。
  重症外科多人次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及参观访问,包括美国、加拿大、芬兰、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并有多名医师及护理人员在北京、上海、南京、成都、广州、天津等地培训和进修重症医学。科室医生通过了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重症专科资质的培训和考试。数位护士获福建省重症监护高级专科护士资质。
  重症外科的临床及基础科研方向为院内感染防控、血液保护、ARDS、机械通气、肾替代治疗、谵妄、肠内营养及局部脑氧饱和度监测等。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穿30多斤铅衣 医生秀绝活 日本专家和我院医生联手,为三病人“疏通”完全堵死的血管

据2014年5月31日《海峡都市报》第A10版:闽闻 从头到脚穿着30多斤重的铅衣,站6个小时,接连做了3台手术,5月29日,在省心血管病研究所新心脏介入导管室正式启用之际,来自日本的著名冠心病介入治疗专家村松俊哉教授和省立医院医生联合手术。他们运用“穿针引线”般的娴熟手法,帮助我省3名严重冠心病病人“疏通”完全堵死的血管。 本报记者独家进入手术室,见证了中日专家“通”血管的巧思和巧手。 手术探查为防辐射 医生“全副武装” 张力(化名)今年只有37岁,爱抽烟,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他的右冠状动脉已经完全闭塞、左冠状动脉近完全闭塞,导致他常常心绞痛。省立医院心导管室主任、心内科主任医师郭延松说,从检查上判断,张力的血管闭塞至少一年。 在医学上,这类病人冠状动脉中的斑块变硬,有的甚至比石头还硬,血管难打通,手术难度极大,被称为冠心病介入治疗需要攻克的最后一个“堡垒”。 日本在这类疾病介入治疗的经验很丰富。适逢国际著名冠心病介入治疗专家村松俊哉教授到上海参加国际会议前夕,经过卫生部门批准,省立医院邀请其到我省联合手术,为包括张力在内的3名患者做手术。 前日上午9点,村松俊哉教授和省立医院医生们穿上重达30多斤的铅衣,全副武装进入手术室。因为术中需要反复利用X射线来探查手术进展,放射线剂量非常大,需要“武装到牙齿”。 血管内逆向穿丝 “杀”出一条路 张力的手术安排在第三台。医生们先在张力大腿上打个小孔,在X光的导引下,一根精细的医用导管从大腿上的小孔进入身体,并沿着动脉上行,最终到达心脏右冠状动脉口。这样就在血管内开辟了一条“通道”。然后,医生们把一根更细的导丝放入导管。当导丝来到堵塞血管附近时,考验医生的关键时刻到了。 因为血管完全堵死,这里好比“断头路”,医生们必须靠自己丰富的经验和手感,来确保导丝在血管内穿行,失之毫厘,就有可能造成血管穿孔。 导丝通行到堵塞“路段”,血栓果真硬得跟石头一样,无论导丝怎么“突破”,都无法打通。于是,村松俊哉改变战术,改从左冠状动脉的侧支血管逆向进入,绕到血管堵塞“路段”另一侧“突围”,胜利“杀”出一条路来,顺利放入支架,撑起了血管壁。很快血流就恢复了通行。 从上午9点半到下午3点半,三台手术连轴转。闷在厚重的铅衣里,中日医生们都汗流浃背。 一同手术的郭延松说,日本专家经验丰富,动作娴熟,手术方法也使大家受益匪浅。 (海都报记者 章微/文)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