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附一医院

胸外科 (共9位医生)

科室简介
胸外科是福建五十年代最早开展胸腔手术的老牌单位,是个师资、技术力量雄厚、科研能力强和现代医疗设备齐全的科室,该科几十年来致力于胸腔疾病的临床诊治、教学和科研等方面的工作,是我省普胸微创外科重要的培训基地,也是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胸外科分会、福建省胸腔镜外科学组、全国手汗症微创治疗协作组、福建医科大学手汗症研究室的挂靠单位,为我省胸心外科事业的普及、发展和提高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省内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
  胸外科在诊疗胸部肿瘤及胸腔疑难杂症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每年完成1000余台大型手术,年出院患者中外埠患者的比例占35%,还承担全省许多单位的疑难、危重病人的抢救和施行复杂手术的任务。每年均派高年资主治以上医师到闽南分院等下级医院进行技术帮建,并常年接受国内外进修医生(近5年共8人,其中来自瑞典、约旦的学者各1名)。
  胸外科的手术治疗食管癌贲门癌是该科传统优势项目,80年代率先开展应用管状消化道吻合器施行食管胃或空肠机械吻合治疗食管癌贲门癌以来,已手术已逾5000例,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在1%以下,其疗效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该科还开展“心包内全肺切除”、“支气管袖状肺叶切除”、“肺动脉成形肺叶切除”等高精尖新技术治疗肺癌,疗效显著,使中央型肺癌手术切除有了突破性进展,给许多晚期肺癌患者带来了延长生存的希望,其技术水平已进入全国先进行列;胸腺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也是该科的一大特色,经过多年的摸索和不断总结,掌握了一套有效地预防术后发生肌无力危象的成功经验,近期与远期疗效在省内处于领先地位。
  胸外科开拓进取、不断创新,近年又率先在省内开展胸部微创手术???电视胸腔镜手术成绩显著,手术例数已逾 三千例,在手术数量、病种及手术水平上均处于省内领先地位。手术病种包括所有胸外科疾病,其中“电视胸腔镜肺减容术治疗重度肺气肿”及“电视胸腔镜胸交感神经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电视胸腔镜诊治恶性胸腔积液”、“胸腔镜漏斗胸微创矫治术”、“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全腔镜肺叶切除术”等项目不仅填补省内空白,还达国内先进水平。特别是胸交感神经切断术手术例数达1300余例,居国内首位,在临床、基础科研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得到国内外同行一致认可,于2009年牵头成立全国手汗症微创治疗协作组,指导国内外20多家单位开展此项技术,为该技术的推广应用做出巨大贡献 。该科曾于2001年与中华医学会福建分会联合成功举办首届“闽台电视胸腔镜新进展学习班”,在国内引起了巨大反响。2005年将再次和《中国微创外科杂志》联合举办“全国普胸微创外科新进展高级论坛和手汗症微创治疗学习班”。2008年3月举办“福建省胸心外科分会胸腔镜学组成立大会”、2009年3月举办“2009海峡西岸胸外科微创学术论坛暨全国手汗症微创治疗协作组成立大会”,2010年举办了 “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胸外科分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涂远荣教授任主任委员。
  胸外科近年科研工作硕果累累,发表省级以上论文100余篇,出版国内外首部手汗症专著《手汗症现代微创治疗》,被誉为“手汗症教学和治疗的必读指南和教科书”。仅手汗症科研项目已经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科技厅重点科研项目、福建医科大学重大科研项目等各级科研项目成功立项10余项,获得科研资助高达140多万元,发表论文36篇(SCI4篇,中华系列18篇),被引用70余次。“电视胸腔镜肺减容术治疗重度肺气肿”获2004年福建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手汗症微创治疗的临床与基础系列研究”获2009年福建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胸外科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办的新技术、新项目、新应用评审中, 共获二项二等奖:2002年“电视胸腔镜肺减容术治疗重度肺气肿”;2008年“胸腔镜辅助及全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四项三等奖:2003年“胸腔镜与常规开胸治疗肺大泡疗效比较”;2004年“电视胸腔镜胸交感神经干切断术治疗手汗症151例”;2006年“胸腔镜下漏斗胸微创矫治术”;2010年“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美国胸腔学院院士、美国外科学院院士和台湾长庚纪念医院胸外科刘会平教授及日本东京琦玉大学中山光男教授为该科客座教授。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丙肝复发的原因有哪些
何洁
回答: 丙肝复发可能与病毒未彻底清除、免疫功能低下、不良生活习惯、重复感染、治疗不规范等因素有关。丙型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肝脏疾病,复发时通常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黄疸等症状。 1、病毒未彻底清除 抗病毒治疗不彻底可能导致体内残留少量病毒,停药后病毒重新复制引发复发。规范治疗需完成足够疗程,并通过高灵敏度检测确认病毒RNA转阴。复发时可遵医嘱使用索磷布韦维帕他韦片、格卡瑞韦哌仑他韦片等直接抗病毒药物。 2、免疫功能低下 合并HIV感染、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或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时,机体无法有效清除病毒。这类患者复发概率较高,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免疫状态,必要时联合使用利巴韦林胶囊、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注射液等药物。 3、不良生活习惯 长期饮酒会加速肝纤维化进程并降低药物疗效。高脂饮食可能加重肝脏代谢负担,熬夜则影响免疫功能。复发患者须严格戒酒,保持低脂高蛋白饮食,每日保证7-8小时睡眠。 4、重复感染 通过血液接触再次感染不同基因型HCV病毒可导致复发。静脉吸毒、不规范纹身或使用未经消毒的医疗器械是主要传播途径。预防需避免高危行为,医疗操作选择正规机构。 5、治疗不规范 自行减药、中断疗程或未按时复查都可能导致治疗失败。部分患者使用中药时未告知医生,可能产生药物相互作用。建议全程规范化治疗,定期检测肝功能与病毒载量。 丙肝复发患者应每3-6个月复查肝脏超声和弹性检测,避免进食霉变食物及动物内脏。适度进行太极拳、散步等低强度运动,保持BMI在18.5-24之间。接触性出血操作后需及时消毒,家庭成员应避免共用剃须刀等个人物品。出现皮肤巩膜黄染、腹水等症状需立即就医。 何洁副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呼吸内科
复旦版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