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石狮市华侨医院

消化内科 (共2位医生)

科室简介
福建省石狮市华侨医院内科成立于2002年,科室有消化内科,呼吸内科,肾病内科三个专业组,有主任医师一人,副主任医师一人,主治医师三人,住院医师六人,胃镜室、血液净化室,主要从事消化道及肝、胆、胰疾病,呼吸道疾病和肾脏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同时可进行胶囊胃镜,无痛胃肠镜检查诊断,内窥镜下的消化道息肉及高频电凝、电切摘除术,及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血液净化术、腹膜透析术。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成功开展内镜下金属钛夹止血术

自2012年7月至今,我院消化内科科主任王经荣主治医师带领医疗组成员蔡清强、郑梅英医师,在消化内镜室蔡鹏程医师、郭夏瑜护士等人的协助下,已成功开展内镜下金属钛夹止血术30多例,均即时成功止血,止血率100%,再发出血0例,且均未出现并发症。据了解,此技术的成功开展填补了我院在该领域的空白,也为今后进一步开展各项内镜下“微创治疗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项目简介: 金属钛夹止血是一种内镜下机械止血法,其原理是利用钛夹闭合产生的机械力将出血血管与周围组织一并夹紧,阻断血流,以达到止血目的;另外,对于消化道小穿孔患者,可利用钛夹将穿孔两侧周围组织夹紧,使穿孔处闭合以达到治疗目的。 二、操作病例分析: 患者,男,55岁,以“呕血、黑便4小时”为主诉入院,诉于剧烈干呕后出现呕血3次,量约500ml,伴排暗红色伴黑色稀水样便4次,量约800ml,感头晕、四肢冰冷、冒冷汗,查体:P92次/分、BP85/50mmHg。入院予“兰索拉唑”“生长抑素”泵入,两路静脉补液,患者仍出现燥动不动、血压不升,并再发呕吐暗红色血液2次,量约300ml,入院诊断:上消化道出血:食管粘膜撕裂症?考虑患者仍有活动性出血,即刻予行床边急诊麻醉胃镜+钛夹止血术。患者经治疗后未再出现呕血,配合药物治疗后生命征很快恢复稳定,患者于术后11天出院,门诊随访无黑便、呕血,无其他不适。 三、应用前景: 内镜下金属钛夹止血术是一种新型的内镜下治疗技术,常用于上消化道大出血、经药物治疗无效的紧急止血、消化道小穿孔或配合其他内镜下治疗(如息肉切除)应用。治疗耗时短,创伤小,即避免了外科手术的痛苦,费用又相对低廉,且止血效果迅速、明显,术后配合抑酸、保护胃粘膜等常规治疗,病人恢复预后良好,具有安全、高效、微创、并发症少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王传南)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宝宝肺炎支原体弱阳性
何洁
回答: 宝宝肺炎支原体弱阳性通常提示存在肺炎支原体感染,但抗体水平较低,可能与既往感染、早期感染或交叉反应有关。肺炎支原体感染主要由肺炎支原体病原体引起,常见症状包括咳嗽、发热、咽痛等,可通过阿奇霉素干混悬剂、罗红霉素颗粒、克拉霉素片等药物治疗。建议家长及时带宝宝就医,完善相关检查并遵医嘱治疗。 1、既往感染 肺炎支原体弱阳性可能反映宝宝既往感染过肺炎支原体,体内残留的抗体导致检测结果呈弱阳性。这种情况通常无须特殊治疗,但需结合临床症状判断。若宝宝无咳嗽、发热等表现,家长可加强日常护理,如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若出现症状,需复查抗体水平并评估是否需要干预。 2、早期感染 弱阳性结果可能处于感染初期,抗体尚未完全产生。此时宝宝可能出现轻微咳嗽、低热等症状,家长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早期干预可选用大环内酯类药物如阿奇霉素干混悬剂,同时配合雾化吸入治疗缓解气道炎症。注意避免与其他儿童密切接触,防止交叉感染。 3、交叉反应 其他病原体感染可能导致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出现假阳性,如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家长需配合医生完善血常规、胸片等检查以明确病因。若确诊为其他病原体感染,需调整治疗方案,如确诊腺病毒感染可使用干扰素α2b喷雾剂进行抗病毒治疗。 4、免疫应答差异 婴幼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可能导致抗体产生不足,表现为弱阳性。此类情况需结合临床表现综合判断,必要时通过核酸检测确诊。治疗上可选用罗红霉素颗粒等对支原体有效的药物,同时补充维生素A、D等营养素帮助增强免疫力。 5、实验室误差 检测方法灵敏度差异或标本处理不当可能导致结果偏差。建议家长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复查,若结果仍为弱阳性但宝宝无异常表现,可暂不用药,定期随访。若伴随明显症状,需考虑使用克拉霉素片等二线药物,并监测肝功能等指标。 家长需注意保持宝宝居住环境清洁,每日通风2-3次,维持适宜温湿度。饮食上提供易消化的粥类、果蔬泥,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恢复期可适当进行拍背排痰护理,每日2-3次,每次5-10分钟。若宝宝出现呼吸急促、持续高热或精神萎靡,须立即就医。治疗期间严格遵医嘱用药,完成全程治疗以防复发,定期复查抗体水平直至转阴。 何洁副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呼吸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