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市第一医院

神经外科 (共2位医生)

科室简介
神经外科现有医护人员55人,其中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2人,住院医师6人,专业护理人员43人。目前拥有44张床位,其中重症监护室9张床。配有多功能心电监护仪20台,中央监控工作站1套 ,进口多功能呼吸机3台,德国蔡司、目乐显微镜各1台,瑞士小金刚高速气动颅骨钻铣系统1台,美敦力高速电动颅骨钻铣系统1台,颅内压监护仪1台,亚低温治疗仪1台。
神经外科从五十年代就开始了颅脑外伤的诊治。经过多年来的发展,目前除了能成熟开展各种重型颅脑外伤的救治外还能熟练开展大脑半球肿瘤、脑室肿瘤、鞍区肿瘤、小脑和椎管等部位的各类脑、脊髓良恶性肿瘤的手术。近年来成功开展了高血压脑出血及大面积脑梗塞的手术治疗,使众多患者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治疗,挽救了生命。在脑血管疾病尤其是脑动脉瘤和脑动静畸形手术治疗方面,亦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重症监护室一流的专业技术队伍和配备齐全的先进设备,为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和各种脑瘤术后病人提供了安全有效的保障。科室与北京天坛医院、301总院、上海华山医院、上海仁济医院和广州南方医院保持长期协作关系,随时可请到著名专家前来我院指导各类疑难复杂手术,为闽西老区患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耳显微外科微创技术---耳疾患者的“希望之术”

2014年7月,龙岩市第一医院耳鼻喉科赖志刚医生成功为一名右耳反复流脓伴听力下降20余年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做了乳突改良根治+听骨链重建+鼓室成型术手术,达到清除病灶和提高听力一次完成的手术效果,患者已恢复正常听力,生活质量得到了有效改善。至目前为止,耳鼻喉科已经成功开展十几例耳显微外科微创手术。 耳科手术是公认的耳鼻咽喉科手术的制高点,耳部解剖复杂,手术风险大,对医院和医生的要求很高。之前由于设备、技术限制,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多施行乳突根治术,可通畅引流病灶,但无法完成听骨链重建及鼓室成型术,患者术后听力无法提高,生活质量受到影响。在医院的大力支持下,耳鼻喉科细分专业学科,组织人员外出学习交流,并购进德国宾格手术显微镜及瑞士彼岸耳科磨钻、耳显微手术器械、听骨链假体等设备,全科各医疗组逐步开展耳显微外科微创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显微镜下准确精细的操作,围手术期悉心周到的治疗,使广大耳疾患者得到了预期的手术效果,不少患者分期进行了双耳的手术。耳显微外科微创技术的开展为广大耳疾患者带来了福音,也标志着我院耳鼻喉科开创了闽西耳显微外科技术领域之先河。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长时间便秘对身体有什么影响
马晓斌
回答: 长时间便秘可能引发痔疮、肛裂、肠道功能紊乱等问题,严重时可能增加结直肠病变风险。便秘通常与饮食结构不合理、缺乏运动、肠道菌群失衡、药物副作用或器质性疾病等因素有关。 1、痔疮 粪便长期滞留导致直肠静脉丛充血扩张,可能形成内痔或外痔。痔疮发作时伴随肛门疼痛、便血及坠胀感,可通过温水坐浴缓解症状,必要时需使用复方角菜酸酯栓、马应龙麝香痔疮膏等药物,严重者需行痔切除术。 2、肛裂 干硬粪便排出时易造成肛管皮肤撕裂,形成慢性溃疡灶。典型表现为排便时刀割样疼痛和鲜红色血便,急性期可用高锰酸钾溶液坐浴,配合硝酸甘油软膏促进愈合,反复发作需行肛裂切除术。 3、肠道功能紊乱 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可能提示肠易激综合征,与内脏高敏感性相关。患者常有腹胀、肠鸣音亢进,可服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调节菌群,匹维溴铵片改善痉挛,同时需避免进食产气食物。 4、粪便嵌塞 顽固性便秘可能导致直肠内形成坚硬粪块,引发腹胀、恶心等肠梗阻症状。需采用开塞露灌肠或手法清除,预防措施包括增加膳食纤维和水分摄入,必要时口服乳果糖口服溶液软化粪便。 5、结直肠病变风险 慢性便秘者结直肠息肉发生率较高,长期炎症刺激可能增加恶变概率。建议40岁以上人群定期进行肠镜检查,发现腺瘤性息肉需及时行内镜下切除,日常应控制红肉及加工食品摄入。 改善便秘需建立规律排便习惯,每日摄入25克以上膳食纤维,推荐食用西蓝花、燕麦等富含纤维的食物,配合腹部按摩和适度运动。若调整生活方式无效,或伴随体重下降、血便等报警症状,应及时就诊消化内科排查器质性疾病,避免自行长期使用刺激性泻药。 马晓斌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呼吸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