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东部院区

2014环渤海地区消化外科论坛在我院成功召开

时间:2014-06-27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由青岛医学会外科学分会、青大附院普外科主办的“2014环渤海地区消化外科论坛”于6月20日至22日在我院黄岛院区学术会议中心成功召开。

  本次会议主题为“微创引领,规范治疗”,邀请到了国内外消化外科领域的顶级专家及省内行业内专家、学者500余人共同参与互动,包括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普通外科主任、全军普通外科研究所所长陈凛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院长蔡建强教授等,市卫计委尹成方副主任,青岛市医学会孙金阁秘书长,青大附院王新生院长对会议的胜利召开表示祝贺。会议聚焦胃癌、结直肠癌、胃肠道间质瘤等诊疗的热点与难点,着眼胃肠肿瘤诊疗的最新进展及发展趋势,全方位展示青大附院在胃癌、结直肠癌及胃肠间质瘤等领域取得的成果。本次大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设有专题报告、多学科典型病例讨论、手术直播及专家现场点评等单元,把脉前沿,分享理念,共谋发展。由周岩冰教授主刀的高清3D腹腔镜微创胃癌和直肠癌根治术给与会代表带来强烈震撼,流畅的配合,精细的解剖,高清立体的画面,使观众如同身临其境,好似欣赏一部3D好莱坞电影。

  青岛电视台、黄岛电视台、齐鲁晚报、青岛晚报和半岛都市报多家媒体对本次会议进行了深入全方位的报道。据本次会议的大会主席周岩冰教授介绍,青岛为胃癌、结直肠癌的高发地区,每年大约有2000余例病人在普外科接受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包括早期癌的内镜下切除,进展期癌标准的根治手术。每年约有300余例胃癌病人接受腹腔镜微创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美容、康复快、出血少、立体感强、解剖精细等特点,很好的促进了病人的康复。目前,周岩冰教授带领的普外科团队在胃癌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被国外权威杂志《美国外科年鉴》接受发表,胃癌5年生存率达到58%,居国际领先水平。

  环渤海地区消化外科论坛由青大附院普外科周岩冰教授倡导,青大附院,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复旦大学中山医院,日本国立癌中心,韩国延世大学附属医院等单位共同发起参与。自2006年由青大附院院第一次主办,已成功举办三届,先后邀请了前世界胃癌协会主席、日本胃癌协会主席Sasako教授,韩国胃癌协会主席、现任世界胃癌协会主席Noh教授,以及世界胃癌协会秘书长Sano教授做精彩学术报告及手术演示。历次会议精彩纷呈,参会人员层次之高,覆盖面之广,参会人数之多,极大地推动了环渤海及周边地区消化外科的发展,也增强了青大附院在全国的影响力和品牌效应,相信本次会议的成功召开也将成为促进环渤海地区消化外科事业发展的新动力。(普外科周岩冰曹守根报道)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与海信合作的课题获国家科技部领导高度评价

8月18日下午,在青岛市科技副局长盖健、海信集团副总裁王志浩等相关人员陪同下,国家科技部社发司的马燕合司长前来海信集团考察我院与海信共同合作研发的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小儿肝脏肿瘤手术治疗临床决策系统开发”,并给予充分肯定与高度评价。     马司长听取了我院董?副院长作的课题进展汇报,该课题是国家科技部2013年正式立项的“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负责人是我院的董?教授,联合国内12家知名医院共同研发。 目前与海信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已完成肝脏部分开发,研发出海信双子医学影像重建及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Higemi),在肝脏和多种血管的自动分类重建算法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和技术创新,成功应用于小儿巨大肝脏肿瘤切除等复杂、高难度手术,案例在中国第五届PACS大会发表,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及报道。在前期工作基础之上,准备进行肝胆胰、颅脑、头颈、口腔颌面、脊柱、泌尿系统、胃肠及数字化手术室相关设备的开发,成为面向身体各个器官的全临床领域的手术辅助系统与创新性医疗设备,集计算机软件工作站与硬件辅助设备于一体,形成一整套的医学图像重建和计算机辅助手术解决方案,实现数字化的术前解剖重建、术中精准导航以及教学演示等功能,并实现产业化。 海信医疗设备公司的高川总经理与陈永健工程师对设备的研发现状与产业化前景进行了汇报。马司长高度评价了课题的先进性与产业化前景,指出与国家的产业目标符合,应该瞄准中高端产品,成为国内影像医学设备的领军者。 青岛市科技局盖健副局长、农社处刘建新处长一同听取了汇报,并对课题的进一步开展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希望能抓住机遇,为我市数字医疗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带来契机。作为我院的第一项国家重大课题,其顺利实施不但能获得丰硕的学术成果,助力医生、造福患者,给我院带来极高的声誉,而且将开辟我国数字医疗产业的新局面,实现国家的产业升级,成为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的典范。(科教部 袁荣涛) 

专家科普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