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第一分院

重医一院好妈妈俱乐部开展“分娩”模拟体验活动

时间:2014-07-16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2014年7月2日,40余名准妈妈齐聚重医一院好妈妈俱乐部,参与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分娩”模拟体验活动。

  活动当天,丰盛的水果、温热的牛奶,整齐的瑜伽垫静候妈妈们的到来。初入爱力分娩体验课堂,很多准妈妈们略有紧张。由于对顺产的不了解,准妈妈们对顺产所需要经历的痛苦表示恐惧。爱力课堂的讲师们面带微笑,将顺产的过程娓娓道来,让准妈妈们感受到顺产是人生一段非常难忘、美好的经历。接着,准妈妈们躺在瑜伽垫上,在爱力讲师的带动下,感受拉玛泽减痛呼吸法。准妈妈们认真学习,准爸爸们积极配合,现场气氛温馨动人。

  据悉,本次爱力分娩课程是重医一院产科好妈妈俱乐部首次使用情景模拟的方式授课,课程取得圆满成功。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脑梗死静脉溶栓的适应证
邵自强
回答: 脑梗死静脉溶栓的适应证主要包括发病时间在4.5小时内、年龄18-80岁、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持续存在且未出现颅内出血等禁忌证。静脉溶栓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关键治疗手段,需严格评估适应症与禁忌症后实施。 发病时间窗是静脉溶栓的核心指标,通常要求在症状出现后4.5小时内完成给药。超过该时间窗可能因缺血半暗带完全坏死而失去溶栓意义,且再灌注损伤风险增加。临床常用阿替普酶作为溶栓药物,其通过激活纤溶系统溶解血栓,但需排除近期手术史、活动性出血等禁忌。年龄限制主要考虑老年患者血管脆性增加导致的出血风险,但部分研究显示80岁以上患者经评估后仍可能获益。神经功能评估需通过NIHSS评分量化,通常评分4-25分且无意识障碍者更适合溶栓治疗。影像学检查必须排除颅内出血及大面积梗死,CT显示早期缺血改变超过大脑中动脉供血区1/3者不宜溶栓。 静脉溶栓后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神经功能变化,24小时内避免留置胃管或导尿管等侵入性操作。建议术后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增加出血风险,同时控制血压在180/105mmHg以下。饮食宜选择低盐低脂流质食物,逐步过渡至正常饮食,并定期复查凝血功能与头颅影像。对于存在吞咽困难的患者,需进行营养风险评估,必要时采用鼻饲或肠外营养支持。康复训练应在病情稳定后尽早开始,结合肢体功能锻炼与语言训练,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邵自强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