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第一分院

重医一院产科成功救治危重症产妇

时间:2014-06-19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2014年5月26日,重医一院产科住院病房内,一位产妇和家属向医生递上锦旗,对邵勇医师、王平珍医师以及其他医生护士们的精心治疗与照顾表示感谢。产妇姓魏,在产科保胎一个月后,顺利产下一健康女婴,今天是她出院的日子。

  入住重医一院产科时,魏女士情况不容乐观,患重度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重度子痫前期,妊娠期糖尿病,胎膜早破,低蛋白血症,脐带绕颈一周,胆囊结石和肾积水。

  5月19日,魏女士孕32周5天,和以往一样,她拖着浮肿的身体坚持着,希望宝宝能在肚子里撑到34周。不料,凌晨2点,她阴道少许流血,经检查,考虑到极有可能是胎盘早剥,随时危及孕妇和胎儿的生命,情况十分危急。值班医生王平珍立即联系相关医生、护士长以及儿童医院。

  风雨交加的夜晚,医生护士们不顾疲惫,争分夺秒地赶来。凌晨3点多,魏女士进行了剖宫产手术,并顺利分娩出一健康女婴,胎儿Apgar评分一分钟、五分钟和十分钟分别为9分(因肤色扣1分)、10分、10分,胎儿因早产送往儿童医院。

  产妇家属表示,多亏了医生们的及时诊断和治疗,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多谢护士们的悉心照顾,才让他们收获了甜蜜的礼物——母女平安。

  收到锦旗,医生们也十分感动,一位医生说道:“锦旗代表的不仅是感谢,更是患者对自己工作的认可和肯定。看到患者们平安出院,才觉得自己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据悉,重医一院产科打造出一支技术精湛的医疗团队,在处理各种复杂疑难问题、抢救危重症孕妇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脑梗死静脉溶栓的适应证
邵自强
回答: 脑梗死静脉溶栓的适应证主要包括发病时间在4.5小时内、年龄18-80岁、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持续存在且未出现颅内出血等禁忌证。静脉溶栓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关键治疗手段,需严格评估适应症与禁忌症后实施。 发病时间窗是静脉溶栓的核心指标,通常要求在症状出现后4.5小时内完成给药。超过该时间窗可能因缺血半暗带完全坏死而失去溶栓意义,且再灌注损伤风险增加。临床常用阿替普酶作为溶栓药物,其通过激活纤溶系统溶解血栓,但需排除近期手术史、活动性出血等禁忌。年龄限制主要考虑老年患者血管脆性增加导致的出血风险,但部分研究显示80岁以上患者经评估后仍可能获益。神经功能评估需通过NIHSS评分量化,通常评分4-25分且无意识障碍者更适合溶栓治疗。影像学检查必须排除颅内出血及大面积梗死,CT显示早期缺血改变超过大脑中动脉供血区1/3者不宜溶栓。 静脉溶栓后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神经功能变化,24小时内避免留置胃管或导尿管等侵入性操作。建议术后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增加出血风险,同时控制血压在180/105mmHg以下。饮食宜选择低盐低脂流质食物,逐步过渡至正常饮食,并定期复查凝血功能与头颅影像。对于存在吞咽困难的患者,需进行营养风险评估,必要时采用鼻饲或肠外营养支持。康复训练应在病情稳定后尽早开始,结合肢体功能锻炼与语言训练,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邵自强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