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心外科抢救重度高危患者,成功实施 二尖瓣生物瓣替换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时间:2014-07-16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6月9日,经麻醉科手术室密切配合,我院心外科团队成功抢救了心脏停跳的72岁杨女士,并为其成功实施了二尖瓣生物瓣替换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已于今日痊愈出院。出院前笔者去病房看望了杨女士,她非常真诚并激动地说,是北京友谊医院的专家给了她第二次生命,并竖起大拇指连连夸赞心外科这支优秀的团队,称赞为她治病的医生胜似亲人。

  杨女士因间断胸闷、喘憋5个月,再发加重1天收入我院心血管中心心外科治疗。在完善了各项相关检查后,进一步明确了患者的病情,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三支血管病变(LAD、LCX、RCA),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二尖瓣重度返流。心外科主任张永及团队经过缜密分析病情和研究,明确了手术指证,制定了周密的手术方案。

  杨女士高龄,冠心病三支病变严重复合瓣膜病,二尖瓣重度关闭不全,主动脉严重钙化,术前住院期间曾有多次心绞痛发作,甚至多次心衰发作,心功能极差。同时伴肺炎、糖尿病、多发腔梗等病症。手术难度大,体外循环时间长,有可能出现心、肺、脑、肾等多脏器并发症,危及生命。

  心外科张永主任介绍说,患者进入手术室麻醉成功后,手术医生顺序开胸,切开心包探查时,病人突然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减慢,随即出现心脏胀满,室颤。紧急给予心脏按压,心内除颤后复律。麻醉科主任田鸣迅速到场主持抢救,密切关注患者心肺功能以及转机中的器官保护,严密观察常规心电监护、动脉有创血压、中心静脉压、漂浮导管检查、心输出量测定、BIS脑电双频指数等各项监护指标。在手术室护士长王菲领导的心外手术组密切配合下,迅速经主动脉及上下腔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患者循环稳定,手术得以继续进行。取左侧乳内动脉及左侧大隐静脉,搭桥四支。探查患者二尖瓣前瓣叶及后瓣叶部分腱索断裂,重度关闭不全,顺利替换人工生物瓣膜,最大限度保护了左心室功能。经过张永主任及团队经过9个多小时的手术-抢救-继续手术,患者心脏在手术完毕时自动复跳。术后病人安返心外科监护室,生命体征稳定。

  近一年来,我院心外科团队已经成功为10余位70岁以上高龄患者(其中3例为80岁以上)实施了冠脉搭桥同期瓣膜替换手术。从2000年至今,我院已经成功为100余例80岁以上患者做了冠脉搭桥手术,其中许多患者已经超过90岁。这也充分体现了我院心脏内、外科,麻醉科、手术室及其他科室处理高龄和重症复杂患者的综合能力,能够为这些重症、复杂和高龄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脑梗病人头痛是怎么缓解
邵自强
回答: 脑梗病人头痛可通过药物治疗、物理干预、调整生活方式等方法缓解。头痛可能与脑组织缺血、颅内压增高、血管痉挛等因素有关,需结合具体病因处理。 1、药物治疗 脑梗后头痛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改善脑循环药物如尼莫地平片、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或镇痛药物如布洛芬缓释胶囊。若伴随颅内压增高,可能需甘露醇注射液降低颅压。用药期间需监测血压及神经系统症状,禁止自行调整剂量。 2、物理干预 冷敷前额或颈部可缓解血管性头痛,每次15-20分钟。针对肌肉紧张性头痛,可用40℃左右热毛巾热敷肩颈10分钟,每日重复2-3次。需避免温度过高导致皮肤烫伤,高血压患者慎用热敷。 3、体位管理 抬高床头30度可减轻颅内静脉淤血,缓解颅压增高型头痛。翻身时需动作缓慢,避免突然改变体位诱发眩晕。每日保持半卧位休息2-3小时,但需定时调整姿势预防压疮。 4、环境调控 保持病房光线柔和,噪音低于40分贝。强光刺激可能加重血管痉挛性头痛,建议使用遮光窗帘。室内温度维持在22-26℃,湿度50%-60%,避免冷空气直接刺激头部。 5、心理疏导 焦虑情绪可能加重头痛程度,可通过音乐疗法、深呼吸训练缓解紧张。家属应避免在患者面前讨论病情,每日进行10-15分钟正向沟通。严重焦虑者可经医生评估后进行专业心理干预。 脑梗患者头痛期间应保持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避免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品。饮食选择低盐低脂的燕麦、深海鱼等食物,每日分5-6次少量进食。康复期可进行医生指导下的头部按摩,从太阳穴向枕部轻柔按压,每次5分钟。若头痛持续超过24小时或伴随呕吐、意识改变,须立即复查头颅CT。 邵自强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