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京津冀消化内镜协同发展拉开序幕

时间:2014-04-28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专题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强调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面向未来打造新的首都经济圈、推进区域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的需要,是实现京津冀优势互补、促进环渤海经济区发展、带动北方腹地发展的需要,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要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扎实推进,加快走出一条科学持续的协同发展路子来。

  为了贯彻习总书记的指示精神,自觉打破 “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势,跳出北京看北京,着力推动推动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在区域内共建共享,北京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邀请天津、河北消化内镜学分会的常委共商三地消化内镜学科协同发展的大计。

  4月20日下午15:00,“京津冀消化内镜协同发展促进会” 在深圳大厦召开,来自京津冀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主委、副主委、常委、秘书、以及京津冀地区的一些地市医院、县医院的消化内镜学的代表共60余人参加了会议,国家卫计委医政医管局周军副局长、北京医学会金大鹏会长、北京卫计委医政处路鸣处长、北京医学会秘书长、党委书记田宝朋到会指示。北京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主任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副院长张澍田教授主持会议。

  会议密切结合习总书记的指示,紧紧围绕“京津冀消化内镜如何协同发展?”、“京津冀如何开展消化内镜诊治的远程实时会诊?”、“京津冀消化病患者如何便捷异地双向转诊?”、“京津冀消化病患者如何减少异地流动?”、“京津冀消化医生如何规范异地执业?”、“京津冀如何联合进行消化道早癌筛查?”共6个主题展开了热烈坦诚的讨论,达成了初步共识:1.成立京津冀消化内镜协同发展秘书组;2.以学术活动作为突破口,京津冀消化内镜年会、青年委员会、学组统一活动;3.选择试点医院开展实时远程会诊,包括指导消化内镜诊断、治疗和操作;4.本着自愿、互惠互利、最大程度方便病人的原则,将“医联体”模式扩大到京津冀,包括专家号预约、双向转诊、规范异地执业、减少病人的无序、异地流动。5.扩大河北高发区消化道早癌的筛查以及诊治,把想来大医院、需来大医院、但无力来大医院的病人,留在当地享受大医院同等的诊治。6.继续探索京津冀消化内镜协同发展的模式,力争总结出可以推广到其他医学专业的经验。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已达成共识的应尽快落实下来,不能达成共识的,要进一步搞好调研,拿出解决的措施,形成建议方案,当好政府参谋。

  此次京津冀消化内镜协同发展促进会议的召开,拉开了京津冀三地医学界协同发展的序幕。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脑梗病人头痛是怎么缓解
邵自强
回答: 脑梗病人头痛可通过药物治疗、物理干预、调整生活方式等方法缓解。头痛可能与脑组织缺血、颅内压增高、血管痉挛等因素有关,需结合具体病因处理。 1、药物治疗 脑梗后头痛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改善脑循环药物如尼莫地平片、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或镇痛药物如布洛芬缓释胶囊。若伴随颅内压增高,可能需甘露醇注射液降低颅压。用药期间需监测血压及神经系统症状,禁止自行调整剂量。 2、物理干预 冷敷前额或颈部可缓解血管性头痛,每次15-20分钟。针对肌肉紧张性头痛,可用40℃左右热毛巾热敷肩颈10分钟,每日重复2-3次。需避免温度过高导致皮肤烫伤,高血压患者慎用热敷。 3、体位管理 抬高床头30度可减轻颅内静脉淤血,缓解颅压增高型头痛。翻身时需动作缓慢,避免突然改变体位诱发眩晕。每日保持半卧位休息2-3小时,但需定时调整姿势预防压疮。 4、环境调控 保持病房光线柔和,噪音低于40分贝。强光刺激可能加重血管痉挛性头痛,建议使用遮光窗帘。室内温度维持在22-26℃,湿度50%-60%,避免冷空气直接刺激头部。 5、心理疏导 焦虑情绪可能加重头痛程度,可通过音乐疗法、深呼吸训练缓解紧张。家属应避免在患者面前讨论病情,每日进行10-15分钟正向沟通。严重焦虑者可经医生评估后进行专业心理干预。 脑梗患者头痛期间应保持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避免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品。饮食选择低盐低脂的燕麦、深海鱼等食物,每日分5-6次少量进食。康复期可进行医生指导下的头部按摩,从太阳穴向枕部轻柔按压,每次5分钟。若头痛持续超过24小时或伴随呕吐、意识改变,须立即复查头颅CT。 邵自强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