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人民医院

住院病床实施统一管理 床位资源得到合理优化

时间:2011-11-23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在10月31日骨科进行的院长行政大查房检查工作中,苏学峰院长提出要加强对全院病床管理,确保急危重症患者能够及时入院抢救,进一步提高床位使用率,着力解决患者住院难问题。在随后的一周内,多次召开院长办公会研究分析,将其作为院务会的一项重要议题进行安排部署。根据院领导指示,相关科室对临床所有病房床位使用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并实施了一揽子改革措施。

  一是实施病床统一管理。由于我院承担着全市“120”急救接诊任务,为确保急危重症患者能够及时入院抢救治疗,根据院领导指示,我院对床位的管理,打破了以往由临床科室单独管理的模式,实行由医院统一集中管理的方式。财务科住院处相关工作人员对全院所用床位进行了仔细的核查,共统计出实际开放的759张床位,并且每天详细记录每张病床使用的详细信息,包括患者入院日期、住院天数等内容,设置了“住院病床管理一览表”,及时发现空床,及时安排住院,加强了对全院病床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杜绝挂床、压床等现象的发生。

  二是集中解决“挂床”问题。由于“三无”病人、医疗纠纷等历史原因,我院存在着一些“挂床”现象。为彻底解决“挂床”引起的呆账死账问题,提高住院信息数据的科学性,我院开展了集中整治“挂床”专项工作,由财务科住院处对24个临床科室“挂床”患者进行一一核查核对,共查出拖欠523,539.33元的479名“挂床”病人详细资料。11月8日下午5时,在科主任会上,苏院长强调了清查“挂床”问题的重要性,要求各科室主任要引起高度的重视,并责令各科室在11月18日之前要完成所有住院费用清欠工作。截止11月14日,医院为115名未结账“挂床”患者,办理了出院手续,清算出16821.5元结算余款,并由住院处统一保管,逐个通知患者退还余款。

  三是实施预约住院管理。在确保急危重症患者及时住院的基础上,我院实行了预约住院工作机制,以最大限度方便患者住院治疗,进一步提高床位使用率。11月10日,预约工作也正式启动,首次为一名择期治疗的患者办理了登记手续,仅过了2天,医院便电话通知段老先生,并为其办理了入院手续,患者激动的握着我们工作人员的手说道:以前总是听人说住院难、住专医院更难,你们医院实施预约住院这一举措以后,我们患者住院再也不用托关系找熟人了,只要我们提前预约,在家里就能知道什么时候有床位可以入院,十分感谢医院领导开展的这项工作,这真正是为我们老百姓办了一件大好事。

  四是筹建病床信息电子公示系统。为了让每一患者及时了解到各科室的病床信息,我院积极筹建“住院病床管理一览表”的电子版面,逐步推行床位电子公示管理。预计11月20日将在门诊和住院大楼的显示屏上,对全院各科室的病床使用情况进行公示,以进一步加大医院对床位的监管,加强患者对床位信息的监督。

  五是积极进行加强标准化改造。为了方便患者入院救治,最大限度利用医疗资源,经11月11日院务会决定,我院在确保医疗安全和服务质量的基础上,首先对具备改造条件的外科楼进行加床标准化改造,逐步扩大实际开放床位数,目前骨科已经增加了18张临时用床,同时在医院的统一管理下,神经外科与心胸外科多次合作,积极探讨科室间优化床位调配使用的工作机制。下一步,医院也将不断完善绩效考核机制,鼓励各个科室通过“提升医疗质量、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上增收,提高床位使用率、周转率和工作量上增效”,积极引导科室调整收入结构,不断提高经营含金量,以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通过实施的一系列床位管理强化措施,我院住院病人从11月6日632人起,住院患者总人数呈现出周期性增长的态势,8号710人,9号740人,10号731人,11号697人,12号(周六)686人,13号(周日)712人、14号727人,医院床位使用率得到了不断的提高,病床管理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极大的方便了患者住院治疗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国严打侵害医生犯罪 禁止在医院烧纸钱设灵堂

据新华社电 据卫生部、公安部4月30日联合发出的《关于维护医疗机构秩序的通告》,今后,医闹、号贩将受治安处罚甚至被究刑责。 医闹构成犯罪究刑责 通告提出,在医疗机构焚烧纸钱、摆设灵堂、摆放花圈、违规停尸、聚众滋事的,在医疗机构内寻衅滋事的,非法携带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和管制器具进入医疗机构的,侮辱、威胁、恐吓、故意伤害医务人员或者非法限制医务人员人身自由的,在医疗机构内故意损毁或者盗窃、抢夺公私财物的,倒卖医疗机构挂号凭证的,以及其他扰乱医疗机构正常秩序的行为,由公安机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通告提出,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以任何理由、手段扰乱医疗机构的正常诊疗秩序,侵害患者合法权益,危害医务人员人身安全,损坏医疗机构财产。公安机关要会同有关部门做好维护医疗机构治安秩序工作,依法严厉打击侵害医务人员、患者人身安全和扰乱医疗机构秩序的违法犯罪活动。 严禁家属其他场所停尸 针对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通告要求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医院投诉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采取设立统一投诉窗口、公布投诉电话等形式接受患者投诉,并在显著位置公布医疗纠纷的解决途径、程序以及医疗纠纷人民调解组织等相关机构的职责、地址和联系方式。患者及家属应依法按程序解决医疗纠纷。 针对患者及家属,通告提出,患者在医疗机构就诊,其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患者及家属应当遵守医疗机构的有关规章制度。患者在医疗机构死亡后,必须按规定将遗体立即移放太平间,并及时处理。未经医疗机构允许,严禁将遗体停放在太平间以外的医疗机构其他场所。 ■ 追访 多次打击号贩 至今尚未杜绝 “我们很害怕病人家属来‘闹’。”日前,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全国三甲医院的行政人员说。 在他看来,这种“闹”,一是影响了医院正常秩序,影响其他患者就医,而另一方面,也会给医院的声誉带来恶劣影响。 不久前,这家医院收治的一名危重病患者在手术后死亡,家属带人来医院“闹”。后来,在警方的帮助下,医院把患者家属请到了办公室进行沟通。但他并未透露沟通结果。 “闹”的方式多种多样。 据媒体报道,今年3月25日,35岁的舒丽在云南省妇幼保健院产下女婴,但不久女婴死亡。次日舒丽因产后大出血死亡。3月27日,舒丽的家属在医院设起灵堂,从周一起,医院所有门诊被迫停诊。 除了设灵堂,还有摆花圈、把尸体停在门诊大厅住院部、甚至纠结专业“医闹”的现象,都曾被媒体报道。而近半年,媒体也报道了包括发生在北京同仁医院等多起故意刺伤医生的事件。 “闹”的背后原因之一是“多闹多得赔偿”。有医生评价说,尤其是出现在医院治疗后死亡的情况,如果家属带人来闹,医院也往往害怕把事情闹大。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