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州市人民医院

我院成功开展心脏外科新技术

时间:2007-10-29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心脏外科是近20年来在我国发展成熟起来的新兴学科,技术含量很高,包括肝素化、体外循环、低温、动静脉植管、麻醉、复温、中和、监护、呼吸机辅助等多项核心技术,且临床病人很多,但由于治疗费用昂贵,大多数病人得不到有效的外科治疗。2005年在高文俊院长的带领下,我院成立了心脏外科小组,从11月份开始,在上级专家的协助下,大力开展心脏外科手术。截止目前已成功施行了10例先心病患者的手术,年龄最大的21岁,最小的不足1周岁,均痊愈出院,治疗效果良好,费用仅为北京等大医院的1/4,省级医院的1/2左右,有效的扭转了我市广大群众因种种原因看不起心脏病而贻误治疗的被动局面。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近日成功切除食管右肺双重肿瘤手术

1月25日,我市人民医院副院长、胸外科主任、主任医师高文俊成功开展一例食管、右肺双重肿瘤切除手术。同期施行此种高风险手术在胸部肿瘤外科领域尚属罕见。 1月23日,城郊乡大河头村73岁老人刘麦芹因吞咽不利3个月来到市人民医院就诊。经胸部CT、电子内窥镜、透视、病理活检多方检查确诊,老人患中段食管癌和右下肺双重恶性肿瘤。此类病例近年来时有发生,但由于手术复杂、创伤大,均放弃了手术治疗。查病案数据库资料,患食管中段癌和右肺双重肿瘤的例数同期切除者罕见。如接诊手术,一是患者年龄大、体质欠佳。二是手术创伤大、出血多。三是手术复杂风险太大, 很多大医院也不做这样的高风险手术。为挽救患者生命,走出一条肿瘤治疗的新途径,手术前高文俊主任医师慎之又慎,潜心研究制定了两套手术方案。打破了传统的左胸切除方法,采用欧式手术,先从腹部切口游离胃体,再行右侧开胸清扫切除食管中段癌灶,同时施行右肺切除术。历时4个多小时,手术顺利完成! 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目前经3周随访观察,各项指症正常,精气饱满,声音洪亮,康复出院。该例双重肿瘤手术的成功开展,填补了我市肿瘤治疗领域的一项技术空白,为此类病人提供了一条有益的治疗经验。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冠心病引起失眠怎么办
高云
回答: 冠心病引起失眠可通过调整生活习惯、心理疏导、药物治疗、中医调理、氧疗等方式改善。冠心病合并失眠可能与心肌缺血、药物副作用、焦虑抑郁、自主神经紊乱、夜间低氧血症等因素有关。 1、调整生活习惯 保持规律作息,睡前2小时避免剧烈运动或饱餐,卧室环境宜安静黑暗。限制午睡时间在30分钟内,避免摄入咖啡因和酒精。冠心病患者夜间排尿频繁可适当控制晚间饮水量,床铺高度可调至15-20度斜坡位减轻心脏负荷。 2、心理疏导 认知行为疗法有助于缓解对疾病的过度担忧,正念训练可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建议记录睡眠日记识别干扰因素,通过腹式呼吸训练调节自主神经功能。家属应避免在患者面前讨论病情进展。 3、药物治疗 遵医嘱使用酒石酸唑吡坦片改善入睡困难,右佐匹克隆片维持睡眠连续性。合并焦虑可短期应用劳拉西泮片,但需警惕呼吸抑制风险。β受体阻滞剂类冠心病用药可能影响睡眠结构,必要时调整服药时间至早晨。 4、中医调理 天王补心丹适用于心悸伴失眠,酸枣仁汤对虚烦不寐有效。耳穴压豆选取心、神门等穴位,隔日更换1次。足三里穴位按摩每日2次,配合薰衣草精油芳香疗法可协同增效。 5、氧疗干预 夜间血氧饱和度低于90%时,建议睡眠期间低流量吸氧1-2L/分钟。使用便携式氧浓度监测仪记录夜间缺氧事件,合并睡眠呼吸暂停需考虑无创通气治疗。氧疗可改善心肌供氧同时提升睡眠质量。 冠心病患者应维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进行30分钟快走或八段锦等有氧运动。睡眠时采取右侧卧位减轻心脏压迫,定期复查动态心电图评估心肌缺血情况。若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或持续早醒,需及时心内科就诊调整治疗方案。保持卧室温度18-22摄氏度,使用记忆棉枕头缓解颈部压力,避免夜间频繁查看时间造成心理负担。 高云副主任医师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