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环湖医院

脑外伤恢复期(后遗症期)如何治疗

时间:2014-05-06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外伤性脑病,病因属外伤,但病位在脑,以脑的损伤为病机关键,又以脑及其所主的神志、运动异常为主要表现,故本病当属中医脑病之列。

  现代医学脑震荡、脑挫裂伤、颅内血肿和脑干损伤及其颅脑损伤后综合征(包括慢性硬脑膜下脓肿、脑脊液漏、外伤后颅骨骨髓炎、硬脑膜外脓肿和硬脑膜下脓肿、外伤后脑脓肿、外伤性癫痫、脑震荡后遗症等),均属于中医脑病的范畴,都可以按中医理论进行辨证论治。

  我们认为,外伤性脑病是暴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脑引起脑组织的损伤,或气壅脑窍瘀阻不通,或脑脉出血、血不循经而溢于脑海,瘀阻络脉,或气血两亏,无力鼓动血脉致血瘀。与中风偏瘫的发病原因虽异,但其病机是相同的。故在治疗上有一脉相通之处,以活血化瘀之法贯穿于康复治疗始终,并配合行气、化痰、益气、安神补脑之法进行治疗,以充分调动人体的各项自我恢复机能,促进脑功能的恢复完善。从而改善患者的各种后遗症状。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脑梗塞吃什么肉好
邵自强
回答: 脑梗塞患者可以适量吃鱼肉、鸡肉、瘦牛肉、兔肉、鸭肉等低脂高蛋白肉类,有助于补充营养且减少血管负担。需避免肥肉、动物内脏等高胆固醇食物,烹饪时选择清蒸、水煮等少油方式。 一、鱼肉 鱼肉富含优质蛋白和Omega-3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深海鱼类如三文鱼、鳕鱼等对预防血栓形成有一定帮助。建议每周食用2-3次,避免油炸或重盐腌制。 二、鸡肉 去皮鸡肉脂肪含量低且易消化,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和硒元素,有助于维持神经系统功能。鸡胸肉是优选部位,可搭配木耳、香菇等膳食纤维丰富的食材炖煮,避免煎炸。 三、瘦牛肉 瘦牛肉提供血红素铁和锌元素,能改善脑部供氧,但需选择脂肪含量低于10%的部位。建议与西兰花等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同食促进铁吸收,单次食用量控制在100克以内。 四、兔肉 兔肉胆固醇含量仅为猪肉的三分之一,蛋白质结构与人体接近,适合消化功能较弱的患者。可搭配胡萝卜炖煮补充β-胡萝卜素,但痛风患者需控制摄入量。 五、鸭肉 鸭肉含单不饱和脂肪酸比例较高,对心血管较友好。建议去除皮下脂肪层后煲汤,搭配冬瓜等利尿食材。合并高血压患者应注意控制汤中食盐添加量。 脑梗塞患者的肉类摄入需遵循适量多样原则,每日总量不超过150克。同时应保证蔬菜水果摄入量达到500克以上,补充钾、镁等矿物质。烹饪时使用橄榄油等健康油脂,避免高温爆炒。定期监测血脂、血压指标,餐后适当散步促进血液循环。若出现咀嚼吞咽困难,可将肉类制成肉糜或肉汤食用。 邵自强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