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第七人民医院

盐田区人民医院举办“开放日” “这里看病不用挂号排队”

时间:2014-07-14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深圳商报讯】“这里看病不用排队挂号!”“这里还有这么好的西门子CT影像机!”6月30日上午,来自沙头角、海山两个街道的30多名社区居民代表,走进盐田区人民医院,在医院举办的“开放日”活动中,参观了解医院的科室配置、人员结构,体验医务工作者的工作实况等,对看到的新奇事物发出赞叹。

  盐田区人民医院是一所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主要为盐田辖区人民群众健康提供医疗、预防、康复、保健等卫生服务。现医院住院部设10个病区17个专科和1个手术室,床位300张。门诊部设16个科室及6个医技药剂科室。

  近年来,医院着力改善就医环境,优化服务流程,更新服务理念,不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除了适应患者需求,为患者提供方便、安全、优美的医疗服务环境外,医院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实现辖区群众85%以上的常见病、多发病能得到有效诊治,部分专业形成技术特色;急诊急救快速有效;重大传染病防控能力进一步提高;辖区群众健康促进效果满意,健康水平达全市中等以上。

  除了引进先进医疗设备外,医院还实施多项举措,通过加强学科建设,拓展对外合作等不断促进职工素质的提高,进一步规范医务人员诊疗行为。此外,在就医流程及服务举措等方面,区人民医院不断创新:“一站式”服务、建立医患QQ群……也逐渐成为辖区居民认可度和参与度较高的便民服务举措。

  随后,代表们对医院的门诊大厅、住院大楼、手术室、重症医学科、产科以及医院高科技、有特色设施、设备和公众感兴趣的其他场所进行了实地体验,看到医院的就医环境、诊疗技术、仪器设备等日新月异变化后,大家感触颇多。梧桐社区的张明义老人说:“‘开放日’活动接地气,拉近了群众与医院之间的关系。过去我一有病,就有人老是说,别去这个医院,这个医院水平不高,要看就到市里的医院去看,现在一看,根本不是这回事,这里的医生对居民关心度很高,医生还经常到社区开健康讲座。我下来就要到社区给居民们宣传,以后不要有病总往市里的医院跑,又耽误时间又费精力,还得受排队之苦,何必呢,别舍近求远了,就到区人民医院来看病!”区人民医院院长吴肖叶表示,通过活动让普通百姓了解医院目前发展现状、建设目标,了解医务人员工作环境,让群众理解医务行业,通过换位思考缓解医患关系,活动后将对群众建议进行收集和整理,进一步改善医务人员工作作风,提升医疗水平,更好地服务辖区百姓。 

医院动态

更多 >

内科病区创优心得

为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强化基础护理,提高护理质量,卫生部提出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主题是“夯实基础护理,提高满意服务”,我科于9月金秋欣然拉开优质护理服务的帷幕! 南丁格尔曾说:“护理工作是平凡的工作,然而护理人员却用真诚的爱去抚平病人心灵的创伤;用火一样的热情去点燃病人战胜疾病的勇气。在此项活动中,我们把“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诚心,热心”作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理念。在实际工作中,把这“六颗心”服务于每一位患者,让他们感受到住院就像是在自己家一样温暖。一个美丽的微笑,一句简单的问候都会让饱受病痛折磨的患者心里感觉暖暖的! 有人曾说“创优无止境,服务无穷期”,我们每位医护人员都深知:患者在你心中有多重,你在人民心中就有多重。所以我们时刻将南丁格尔“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无私奉献”的精神牢记于心,将爱心与温暖献给人民群众。为了进一步完善临床护理工作,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我们提出减少红灯呼叫现象,变被动为主动,加强对病人的巡视,主动输液,换药,加药,及时了解病人的需求,并给与最合理的帮助。工作开展以来,我们主动走近患者,向他们进行健康知识宣教,提高患者对疾病的了解与认识,纠正患者不良的生活习惯,不但红灯呼叫现象已明显减少,而且还增进了护患之间的沟通,使护患之间变得更加和谐融洽! 加强生活护理,作为优质护理服务的一个重点在工作中积极开展,我们主动为病人床上洗头,擦浴,倾倒引流液,修剪指甲,喂药,洗脸,洗脚,剃胡须等。从每一件小事做起,从每一个细节着手。虽然辛苦,但只要病人微笑着说声“姑娘,真是不好意思,辛苦了,多谢”,心里就会觉得美美的,原来只要你肯定,我就可以心甘情愿,骄傲地告诉世人“一切都值得”! 岁岁年年多少事,迎来送往何其多?!曾经有人说过“拉开人生帷幕的是护士,拉上人生帷幕的也是护士”,人的一生,谁都无法拒绝我们,因为我们是这个世界上时刻与生命同行的人,我工作,我繁忙,我快乐,我幸福! 你若肯定,我则无悔,让爱与真诚永远与你我同在! 内一科:艾佳丽 2011年9月24日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o型母亲如何避免溶血
冷启刚
回答: O型血母亲可通过孕期抗体筛查、新生儿溶血病预防性治疗、定期监测胎儿情况等方式降低新生儿溶血风险。新生儿溶血病主要与母婴血型不合有关,通常表现为黄疸、贫血、肝脾肿大等症状。 1、孕期抗体筛查 O型血孕妇在妊娠16-20周需进行IgG抗A/B抗体效价检测。若抗体效价超过1:64,提示胎儿溶血风险增加,需每2-4周复查。抗体效价升高可能与胎盘屏障功能异常、既往输血史等因素有关。临床常用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进行监测,必要时可联合超声检查评估胎儿状况。 2、预防性治疗 对高风险孕妇可考虑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该药物能阻断母体抗体通过胎盘。Rh阴性母亲需在孕28周和分娩后72小时内注射抗D免疫球蛋白注射液,预防Rh溶血病。中药茵栀黄口服液也可用于辅助降低胆红素水平,但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3、胎儿监测 孕中晚期需通过超声监测胎儿大脑中动脉血流峰值流速,评估贫血程度。胎儿水肿或腹水是严重溶血的表现,可能需要宫内输血。每周1-2次胎心监护可及时发现胎儿窘迫,宫内输血需在具备条件的医院进行。 4、分娩时机选择 轻度溶血可等待自然临产,重度溶血需在孕34-37周择期剖宫产。分娩前需备好Rh阴性血源,新生儿科医生应参与抢救准备。胎肺成熟度检测有助于判断提前分娩的安全性,地塞米松注射液可促进胎肺成熟。 5、新生儿处理 出生后立即检测新生儿血型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重度贫血需输注洗涤O型红细胞悬液,黄疸患儿可采用蓝光照射治疗。苯巴比妥钠注射液能诱导肝酶活性,帮助胆红素代谢。母乳喂养可能加重黄疸,需根据胆红素水平决定是否暂停。 O型血孕妇应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和流产操作,减少致敏概率。孕期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补充铁剂和叶酸片预防贫血。定期进行产科检查,发现胎动异常或宫缩频繁需及时就医。新生儿出生后密切观察皮肤黄染进展,避免胆红素脑病的发生。家长需遵医嘱完成后续随访,监测婴儿生长发育情况。 冷启刚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