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科“三伏贴”于7月8日开贴
时间:2012-10-14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时间:2012-10-14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今年“三伏贴”即将开贴!我科自去年开展“三九贴”以来,反应良好,效果显著,今年将于“三伏天”继续开展中医特色的“三伏贴”治疗(具体时间地点见下)。
一、”三伏贴”简介
“三伏贴”是我国传统医学中最具特色的伏天保健疗法,与现代预防医学有异曲同工之处。祖国医学早在千百年前就提倡“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疗法,是世界上最早的预防医学,“冬病夏治”的“三伏贴”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方法,这种疗法是通过利用全年中阳气最盛的三伏天,人们体内阳气也相对充沛的时机,应用具有温经散寒补虚助阳的中药制成药饼,促进皮肤排除汗液,清除细菌、病毒的代谢产物,扶正固本、截治病根,驱除夙根,调整人体阴阳平衡,增强体质,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自然疗法。是一种副作用少、安全、简便易行、老幼皆宜的治疗方法。
二、“三伏贴”适应症:
以下各种中医辩证属虚寒冬天怕冷性的疾病:
(1)呼吸系统疾病,如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各种慢性咳嗽、慢性咽炎、过敏性鼻炎、体虚感冒、免疫力低下等。
(2)消化系统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胃炎、慢性肠炎等。
(3)运动系统疾病,如各种痛证(颈椎病、肩周炎、腰腿痛,关节冬天怕冷),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
(4)生殖系统疾病,如痛经等。
三、”三伏贴”禁忌症:
1、肺炎及多种感染性疾病急性发热期;支气管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处于发作期;孕妇;有严重心肺功能疾患者;阴虚火旺的人是不适合的;咳嗽、腹泻者最好也不急于做贴敷治疗。
2、对贴敷药物极度敏感,特殊体质及接触性皮炎等皮肤病及糖尿病患者;
3、贴敷穴位局部皮肤有破损者。
四、”三伏贴”注意事项:
1、中药敷贴后,成人2—4小时儿童0.5—2小时后可将药物自行除去,不过对于皮肤比较敏感的患者来说,需仔细观察贴敷过程中皮肤的反应,若灼热刺痛、发痒发热明显,需缩短贴敷治疗的时间,可提前去药,切忌贴药时间过长。有的人皮肤局部出现水泡、水肿、瘙痒都属于正常现象,这是药物渗透入表皮后的一种自然反应;还有人会出现红、肿、热、痛,大约只有1%—5%左右的人可能会起疱。皮肤起疱、反应强烈的病人疗效往往出乎意料的好。起疱后一定不要搔破,少量小的水疱只须涂上艾洛松或万花油等即可.若小水泡已破,可涂抹“烫伤膏”、“京万红”等。大水泡则应及时到我门诊处或医院接受治疗。
2、贴药10个小时内不宜冲凉;
3、”三伏贴”当天戒食易化脓食物,如牛肉、烧鹅、鸡鸭、花生、芋头、豆类制品、海鲜、鱼虾、羊肉、蘑菇等。贴敷期间,要饮食清淡,少食生冷、油腻及过咸的食物,少食辛辣刺激食品。
4、贴敷期间也勿洗冷水澡,避免雨淋、露宿在外等寒冷因素。
5、贴敷当天要避免过度吹电风扇,避免在过冷的空调房中停留,更要避免空调冷风直接吹到贴敷部位。因为遇冷毛孔会收缩,影响药物吸收。但室内温度也不能太高,否则汗液分泌增加,也会影响药物固定和疗效。最好的方法就是待在阴凉的地方,或适当用电扇微风吹吹。
6、坚持治疗才能取得良好的疗效.患者如有不明白的地方,欢迎到我门诊询问。
五、敷贴时间:
引伏:2012年07月08日农历五月二十
初伏:2012年07月18日农历五月三十
中伏:2012年07月28日农历六月初十
末伏:2012年08月07日农历六月二十
加强:2012年08月17日农历七月初一
敷贴地点:门急诊外科大楼3楼中医科门诊
咨询电话:(0755)84806933-8373
医院动态
健康问答
专家科普
医生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