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常州三院成功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艾滋病影像学暨传染病影像诊断与介入治疗新进展学习班》

时间:2013-06-07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2013年05月31日—6月4日,由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主办的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在常州香树湾花园酒店隆重举办。学习班开幕式由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党委书记赵卫忠主任主持,市三院鱼国盛院长致欢迎辞、常州市卫生局夏国强副局长就本次学习班的开办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全国艾滋病影像学学组主委李宏军教授、常州市卫生局科教处盛丽芳处长、《磁共振杂志》社贺光军社长、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陆普选教授、常州三院谢伟斌副院长、科教科叶春艳科长、放射科吴金平主任以及市内有关放射科专家出席了开幕式。

  此次学习班邀请了在全国感染病影像学诊断及介入治疗方面的领军型专家:北京佑安医院放射科主任李宏军教授、上海市公卫中心党委书记卢洪洲教授、上海市公卫中心副院长施裕新教授、上海市长海医院介入科主任张火俊教授、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放射科主任陆普选教授、江苏省人民医院王德杭教授等,专家们就艾滋病相关神经系统疾病谱系影像诊断现状及最新研究进展、HIV/AIDS合并结核病的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新进展、结核影像学诊断进展、癌性内脏神经痛的非药物治疗、艾滋病合并肺部常见真菌感染的影像学表现、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影像学诊断等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精辟阐述。我院焦旭东、张璐西等年轻医师也在学习班上有精彩的大会报告。

  我院放射科是常武地区首先开展介入治疗的单位之一,经过三代人的孜孜追求,现在已发展成为一个集影像诊断、介入治疗为一体的临床诊疗科室,在传染病方向的影像诊断和介入治疗方面始终走在了全市的前列,肝癌和布加综合征的影像诊断和介入治疗在业内有着良好的口碑,并且开展了介入门诊和介入病房的相关工作,其服务范围覆盖常武地区,周边各区县并辐射至附近省、市地区。科室曾获得常州市科技进步奖和市新技术引进奖。科室拥有64层螺旋CT、1.5T大孔径MRI等全套西门子影像设备。并与上海中山医院、上海瑞金医院、南京军区总院、徐医附院等省内外著名医疗机构有着长期良好的业务合作。近年来科室在吴金平主任带领下,在新型MRI对比剂在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运用、以及布加综合征术前责任血管重建和介入新技术在防止术中心包压塞中的运用、肝小静脉闭塞病的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恩度联合TACE介入治疗肝癌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多篇论文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

  近年来随着艾滋病的高发,在艾滋病以及艾滋病相关疾病的影像诊断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渐渐成为了三院放射科又一大学术亮点。在艾滋病合并卡式肺孢子虫病、侵袭性真菌感染、淋巴瘤等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扩大了我院传染病诊断的疾病谱,对艾滋病的临床诊治工作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近250位来自各省市的医护人员参加了本次学习班,学员一致反映此次学习班内容新颖丰富,切合当今热点问题,受益匪浅。 

医院动态

更多 >

常州三院成功举办省级继教班《感染性疾病的诊治与护理新进展》

为了增加相互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提高对感染性疾病的诊治能力和护理水平,促进患者康复。2013年10月25日在常州三院20楼多功能厅举办了为期三天的省级继教项目《感染性疾病诊治及护理新进展》学习班,本次学习班由护理部主任孙平波主办,共有150多名医护人员参加,孙平波主任主持了开幕式,谢伟斌副院长到会致欢迎辞。 此次学习班有幸邀请到了南京中大医院护理部主任、国家级医院评审员李国宏、南通三院护理部主任谢辛尔、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倪静玉、柳龙根副院长、感染科徐天敏主任、呼吸科屠文俊主任及我院其他专家到会授课。专家们就等级医院评审路径及常见问题解析、年轻护士临床实践能力的培训与提升、危重病人多重耐药菌的护理、慢性乙/丙肝抗病毒治疗时护士应关注的问题、新发传染病现状与常见传染病诊治、H7N9防控与诊治新进展、医院护士岗位管理实施简介、院内感染的控制与管理及护理及HIV职业暴露防护等方面展开了详尽生动的讲课,得到了广大学员的一致好评。 此次学习班师资力量雄厚,吸引了全省多个城市的护理同仁参加,学员们纷纷表示专家们的讲课内容具有实用性、指导性和前瞻性,将把此次学习的收获和启示应用于今后的工作中。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子宫切除手术并发症
曲中玉
回答: 子宫切除手术并发症主要有出血、感染、尿路损伤、肠管损伤、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子宫切除手术是妇科常见手术,适用于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术后可能出现多种并发症,需密切观察并积极处理。 1、出血 子宫切除手术中或术后可能出现出血,术中出血多与手术操作有关,术后出血可能与血管结扎不牢固或凝血功能障碍有关。出血量较大时可导致休克,需及时输血或再次手术止血。术后应密切观察阴道出血量及生命体征,发现异常及时就医。可遵医嘱使用氨甲环酸注射液、酚磺乙胺注射液等止血药物。 2、感染 子宫切除术后可能发生切口感染、盆腔感染或泌尿系统感染,表现为发热、切口红肿渗液、下腹痛等症状。感染多由术中污染或术后护理不当引起。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呋辛钠注射液、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可降低感染风险。术后保持切口清洁干燥,遵医嘱按时换药,出现感染症状及时就医。 3、尿路损伤 子宫与膀胱、输尿管解剖关系密切,手术中可能误伤膀胱或输尿管,导致尿瘘或排尿困难。术中精细操作可降低损伤风险,一旦发生需及时修补。术后出现尿频、尿急、尿痛或尿失禁等症状时应及时检查,可进行膀胱训练或遵医嘱使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琥珀酸索利那新片等药物改善症状。 4、肠管损伤 子宫与直肠相邻,手术中可能损伤肠管,导致肠瘘或肠梗阻。术中仔细分离可避免损伤,一旦发生需及时修补。术后出现腹胀、排便困难或肛门停止等症状时应警惕肠管损伤,需禁食并就医处理。可遵医嘱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多潘立酮片等药物缓解症状。 5、深静脉血栓形成 子宫切除术后卧床可能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表现为下肢肿胀、疼痛。高龄、肥胖、长期卧床者风险较高。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穿弹力袜可预防血栓形成。确诊后可遵医嘱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华法林钠片等抗凝药物。 子宫切除术后应保持切口清洁干燥,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术后1-2个月内禁止性生活。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摄入优质蛋白和维生素,促进切口愈合。适当进行盆底肌锻炼,预防盆底功能障碍。定期复查,出现发热、异常阴道出血、持续排尿排便异常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保持良好心态,避免焦虑情绪影响恢复。 曲中玉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