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常州三院举办省级继教班《结核病的诊治与护理新进展》

时间:2013-05-22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为了提高专科护理质量,打造专科护理品牌,深入开展优质护理,由呼吸科陈听娣护士长主办的省级继续教育项目《结核病的诊治与护理新进展》在我院20楼多功能厅隆重举办。此次学习班是三院护理发展史上举办的首届省级继教班,受到了市护理学会和市内各大医院的大力支持。护理部吴素芹副主任主持了开幕式,副院长谢伟斌同志到会并致辞。

  本次学习班邀请了省内多名护理专家前来授课。江苏省人民医院大内科科护士长田金萍结合临床,用大量实例就护理程序在呼吸科的运用进行了授课;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褚志平护士长围绕优质护理的开展和接受三甲评审两个主题进行了专题讲述;我市护理学会理事长倪静玉等多位专家就创建优质护理病区、打造专科护理品牌;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护理;ARDS诊治新进展;及对耐药肺结核的诊疗和护理等方面作了深入浅出的讲解。

  此次学习班吸引了苏州、徐州、扬州、盐城、镇江等三十多名外市护理同仁参加,二百多名医护人员到场聆听,学员们一致反应学习班主题新颖,内容精彩,开拓了视野,提高了专科水平,受益匪浅。 

医院动态

更多 >

常州三院成功举办省级继教班《感染性疾病的诊治与护理新进展》

为了增加相互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提高对感染性疾病的诊治能力和护理水平,促进患者康复。2013年10月25日在常州三院20楼多功能厅举办了为期三天的省级继教项目《感染性疾病诊治及护理新进展》学习班,本次学习班由护理部主任孙平波主办,共有150多名医护人员参加,孙平波主任主持了开幕式,谢伟斌副院长到会致欢迎辞。 此次学习班有幸邀请到了南京中大医院护理部主任、国家级医院评审员李国宏、南通三院护理部主任谢辛尔、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倪静玉、柳龙根副院长、感染科徐天敏主任、呼吸科屠文俊主任及我院其他专家到会授课。专家们就等级医院评审路径及常见问题解析、年轻护士临床实践能力的培训与提升、危重病人多重耐药菌的护理、慢性乙/丙肝抗病毒治疗时护士应关注的问题、新发传染病现状与常见传染病诊治、H7N9防控与诊治新进展、医院护士岗位管理实施简介、院内感染的控制与管理及护理及HIV职业暴露防护等方面展开了详尽生动的讲课,得到了广大学员的一致好评。 此次学习班师资力量雄厚,吸引了全省多个城市的护理同仁参加,学员们纷纷表示专家们的讲课内容具有实用性、指导性和前瞻性,将把此次学习的收获和启示应用于今后的工作中。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淋菌性结膜炎是怎么得上的
陈腊梅
回答: 淋菌性结膜炎通常由淋病奈瑟菌感染引起,主要通过直接接触传播,常见于新生儿经产道感染或成人通过性接触传播。淋菌性结膜炎可能由不洁性行为、母婴垂直传播、污染物间接接触、自身淋病感染扩散、免疫功能低下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生素治疗、局部清洁护理、隔离防护、新生儿预防性用药、性伴侣同步治疗等方式干预。 1、不洁性行为 淋病奈瑟菌可通过性接触传播至眼部,引发结膜感染。患者可能因手部接触生殖器分泌物后揉眼导致病原体侵入,表现为眼睑红肿、大量脓性分泌物。需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等局部抗生素治疗,同时口服头孢曲松钠进行全身抗感染。 2、母婴垂直传播 产妇患有淋病时,新生儿经产道分娩可能直接接触病原体引发感染。通常在出生后2-5天出现双眼脓性分泌物、结膜充血。我国规定新生儿需常规使用红霉素眼膏预防,已感染者需静脉注射青霉素钠并配合生理盐水冲洗结膜囊。 3、污染物间接接触 接触被淋病奈瑟菌污染的毛巾、洗浴用品等可能造成间接传播。此类感染常见于公共卫生场所,症状包括眼睑水肿、结膜滤泡增生。确诊后需用阿奇霉素分散片联合环丙沙星滴眼液治疗,患者个人用品应煮沸消毒。 4、自身淋病感染扩散 泌尿生殖系统淋病患者可能通过体液传播至眼部,多表现为单侧急性化脓性结膜炎。除眼部使用加替沙星眼用凝胶外,还需肌注大观霉素治疗原发感染,同时筛查是否合并衣原体感染。 5、免疫功能低下 艾滋病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更易发生淋菌性结膜炎,病情进展迅速可能引发角膜溃疡。治疗需加强头孢噻肟钠静脉给药,联合更昔洛韦滴眼液预防混合感染,必要时进行角膜移植手术。 预防淋菌性结膜炎需注意性行为防护,避免接触感染者分泌物。新生儿出生后应立即使用抗菌眼膏,公共场所不共用毛巾等物品。出现眼红、脓性分泌物等症状时须立即就医,治疗期间避免佩戴隐形眼镜,严格遵医嘱完成抗生素疗程以防复发。性伴侣应同步检查治疗,治愈前禁止性生活。 陈腊梅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