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市中心医院

门诊麻醉药品配药流程

时间:2010-11-03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门诊使用麻醉药品患者分“临时或短期使用患者”与“癌痛、慢性中重度非癌痛的长期使用患者”两类,两类患者在配药流程与处方量上予以区别对待。

  一、临时或短期使用患者

  1.不需要办理专用病历卡。按常规就诊流程,医生根据治疗需求,用专用处方笺为患者开具麻醉药品。

  2.麻醉药品注射剂处方为一次常用量,仅限于医疗机构内使用;缓、控释制剂处方不得超过7日常用量;其他剂型处方不得超过3日常用量。

  二、癌痛、慢性中重度非癌痛需长期使用患者

  1.建立麻醉药品专用门诊病历卡

  (1)建卡前提是该患者未在其他医疗机构办理麻醉药品专用病历卡。对于已在其他医疗机构建卡的患者,应由原建卡机构在浙江药事质控网“特药系统”注销相关信息,方可在本院建卡。

  (2)对于首次建卡的患者应携带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原就诊病历;因患者本人不能到场的由代办人携本院开具的疾病诊断证明、住地村或居委会开具患者生存的证明、患者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和代办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3)患者在门诊挂号(另购病历卡作专用病历卡用)后,前往相应就诊科室,由相关医生(中级职称或以上)诊断开具疾病诊断证明后,前往门诊大厅一站式服务中心办理建卡手续。代办人携上述证明挂号后可直接前往门诊大厅一站式服务中心办理建卡手续。

  (4)一站式服务中心相关工作人员对疾病诊断证明、身份证等进行审核,同时告知患者或代办人麻醉药品使用权利和义务,请其签署《知情同意书》。工作人员将疾病诊断证明、身份证复印件及《知情同意书》粘贴在专用病历中,加盖专用病历章,统一编号管理。专用病历卡有效期为3个月,到期癌痛患者代办人提供当地村或居委会开具患者生存的有效证明、慢性中重度非癌痛患者需复诊或随诊一次方可延期。

  (5)患者或代办人携麻醉药品专用病历卡前往就诊科室,经治医生(具麻醉药品处方权)按规定依病情开具麻醉药品并在专用病历卡上记录就诊情况及药品、规格、数量、用法等,专用病历卡不能用于其它疾病的诊疗和药品的配用。

  (6)患者或代办人持专用病历卡与专用处方笺在收费处付费后,前往药房专用窗口取药。对初次建卡患者,由药剂人员核对病历记录及患者资料后,在浙江药事质控网“特药系统”录入相应信息再审方发药,将专用病历卡统一收存交一站式服务中心保管,并告知患者或代办人再次配药时:①凭身份证在一站式服务中心领取专用病历卡;②将前次用剩的空安瓿或废贴全数交药房回收销毁。

  2.麻醉药品注射剂处方不得超过3日常用量;缓、控释制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15日常用量;其他剂型处方不得超过7日常用量;盐酸哌替啶处方为一次用量,仅限于医院内使用。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窦性心律不齐怎么回事
高云
回答: 窦性心律不齐可能由生理性因素、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药物影响、心脏疾病、电解质紊乱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停用相关药物、治疗原发疾病等方式改善。 1、生理性因素 青少年或长期运动人群可能出现与呼吸无关的窦性心律不齐,属于正常生理现象。这种情况通常无自觉症状,心电图显示心率随呼吸周期轻微变化。无需特殊治疗,建议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疲劳和情绪激动,定期复查心电图即可。 2、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 吸气时心率增快、呼气时减慢是儿童和青少年常见类型,与自主神经调节功能不完善有关。表现为心率波动在正常范围内,屏气时心律不齐消失。这种情况属于良性改变,随着年龄增长多可自行缓解,家长可帮助儿童建立规律的呼吸习惯。 3、药物影响 洋地黄类药物如地高辛片、抗心律失常药如盐酸胺碘酮片、支气管扩张剂如硫酸沙丁胺醇片等可能干扰窦房结功能。患者可能出现心悸、胸闷等症状,心电图显示P波形态正常但节律不规则。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不可自行停药或换药。 4、心脏疾病 心肌炎、冠心病、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疾病可能导致病理性窦性心律不齐。常伴随胸痛、气短、晕厥等症状,心电图可见明显心律不齐伴ST-T改变。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如心肌炎患者可遵医嘱使用辅酶Q10胶囊、维生素C片等营养心肌药物。 5、电解质紊乱 低钾血症、高钙血症等电解质异常会影响心肌细胞电活动。患者可能出现肌无力、心律失常等症状,血液检查显示钾离子低于3.5mmol/L或钙离子超过2.75mmol/L。轻度紊乱可通过口服氯化钾缓释片纠正,严重者需静脉补液治疗。 窦性心律不齐患者应避免摄入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品,保持每日7-8小时睡眠。建议选择散步、太极拳等温和运动,每周锻炼3-5次,每次30分钟。若出现持续心悸、晕厥等症状,需立即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日常可记录心率变化情况,复诊时提供给医生参考。注意控制血压、血糖在正常范围,减少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 高云副主任医师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