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中美中医药肿瘤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

时间:2011-07-29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为了更好贯彻王国强副部长于2008年6月16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与美国卫生和公众服务部莱维特部长共同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与美利坚合众国卫生和公众服务部在整合医学和中医药领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的精神,总结既往中美之间在中医药领域的合作成果,促进中医药的国际化和现代化的进程。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美国卫生与人类服务部的积极筹备,由中国中医科学院肿瘤研究所、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补充与替代医学办公室共同承办的2011年中美中医药肿瘤学术研讨会于2011年7月9日-10日在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隆重举行。本次会议受到中美双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包括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于文明;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名誉所长肖培根;科学技术部国际合作司参赞刘志明,美国驻华使馆代办王晓岷(Robert Wang);美国驻华大使馆环境科技卫生处驻华代表Elizabeth F. Yuan;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补充替代医学中心副主任John Killen;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驻中国代表Julie A. Schneider;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补充与替代医学办公室主任Jeffrey D. White等近100名来自中美两国涉及肿瘤研究合作的专家学者、政策制定和执行人员出席论坛。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于文明主持了开幕式。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为开幕式致辞,他指出,恶性肿瘤是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一大疾病,是中美两国共同面对的医学难题。就目前的医学发展来看,对于癌症这样重大的疾病,任何单一的治疗力量都是有限的。中医药是中国各族人民在几千年生产生活实践和与疾病做斗争中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的医学科学。在肿瘤的预防及治疗中做出了重要贡献,经过多年的发展,我们充分意识到中西医,中西方加强团结、取长补短、优势互补才是正确的道路。同时指出中国政府十分重视与美国在中医药领域的科技交流与合作并愿意为此提供必要的支持,共同推动中美两国肿瘤研究合作。科学技术部国际合作司参赞刘志明出席研讨会并作致辞,提出开展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刘保延指出说,中医药领域的国际化,不能仅仅局限于中医药治疗手段和方法的推广及应用,应该深入科学研究的层面。将现代技术和现代医学的客观理化指标为我所用,利用国际公认的动物模型,应用最新的分子生物学、蛋白和基因技术探讨中药的作用及其机制,拿出令人信服的科学证据,证明中医药的疗效,推动中医药理论的发展和国际化。中医肿瘤专业如何“借东风,谋发展”,争取使中医药在解决恶性肿瘤这一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国际合作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思路。通过与国外医学界、医药及教育机构的紧密合作与相互配合,互相取长补短,促进中医肿瘤防治事业的发展。

 

    中国医学科学院王阶院长提出,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数千年与疾病斗争过程中形成的宝贵历史财富,有责任、有能力为全人类的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现代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为中医药创新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一直以来都重视国际合作交流发展,目前已经与世界上包括美国、英国、法国等10余个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30 多项合作项目,成为我国中医药对外合作与交流的重要窗口,其中中医药防治肿瘤的国际合作研究一直走在前列。我们也将继续扩大和深化与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的合作,优势互补,强强合作,共同推动肿瘤研究的可持续发展。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补充替代医学中心,副主任John Killen,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补充与替代医学办公室主任Jeffrey D. White分别在论坛上对中美两国在补充替代医学研究方面的交流合作项目进行了回顾和总结,提出多年以来美中双方通过人才交流和项目合作,不仅有利于两国医学界取长补短,还造福了两国乃至全世界人民的健康。并表示将会一如既往支持中美科学家在中医药肿瘤研究领域的交流合作。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于文明在招待晚宴上上向远道而来的美国朋友们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他说,回顾过去,中美两国在中医药与肿瘤防治的合作研究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近年来,中医药与世界各国及国际组织间的交流与合作迅猛发展。展望未来,我们要抓住机遇,充分发挥双方的优势,进一步加强交流,谱写中美合作的新篇章,共创更加美好的明天。

 

    本次论坛的举行旨在总结中美中医药肿瘤合作所取得的成果,剖析既往合作交流中存在的问题,并确定继续扩大合作的机遇。论坛为期两日,会议通过中美中医药肿瘤研究领域科技合作概况与展望;中美中医药肿瘤研究领域国际科技合作模式介绍;中药临床实验国际化-研究设计、统计、监管部门的批准;中医肿瘤临床研究、中医肿瘤药学研究、中美企业与中医药的国际化创新发展等几个主题进行了交流和沟通。与会专家纷纷表示:中医药肿瘤国际合作方面存在巨大的空间和潜力,发挥中美双方的优势资源,加强合作,促进发展,不断探讨创新合作机制与模式,实现资源共享,尤其在面对中美双方文化背景及科研管理体制存在差异的情况下,未来应更进一步加强双方科学家的沟通和交流,针对影响中医药发展的关键问题:中药质量控制标准的建立、适合中医药研究的临床和实验方法学的建立等方面进行深入合作。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召开2014年新职工欢迎会

为迎接新职工的到来,8月25日,我院召开了“2014年新职工欢迎会”。会议由人事处处长赵军主持。院长兼党委书记王阶、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殷海波、副院长花宝金、胡元会、总会计师樊俊芝、工会主席阎桐等领导及部分职能科室负责人出席了本次欢迎会。 会上首先由人事处处长赵军介绍参会的院领导和各职能处室的领导,并对新同事逐一进行了简单地介绍,杜辉、孙忆婷作为新职工代表对加入到广安门医院工作谈了自己的感想。表示一直以来广安门医院在她们心中有着十分崇高的地位,对于医院的医疗水平、科研氛围十分崇敬,今后一定会无比珍惜工作机会,在不同的岗位虚心求教,向前辈们学习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良好的医德医风。 党委副书记殷海波代表院领导发言并向新职工提出几点希望:一是转变角色,适应环境,调整心态,尽快进入角色,投入工作;二是传承医院历史文化,用爱岗敬业、积极乐观的心态投入工作,将岗位追求变为职业追求、将职业追求变为事业追求;三是刻苦钻研。四是坚持学习,学无止境。 随后,院长兼党委书记王阶对新职工到广安门医院工作表示祝贺和欢迎,指出新青年职工是广安门医院的未来和希望,医院的建设需要广大新青年职工的加入,并与新职工做了细致诚恳地交流:一是要适应新环境、新工作,做好由学生到职工的心理转换;二是要学习了解医院的历史,继承和发扬医院的光荣传统;三是要坚持临床和科研并重,两者相互促进;四是要要善于服从,服从工作安排,服从管理;五是要善于学习,坚持在学习实践中逐渐提高自身能力。 最后,为了让新职工更多地了解医院的文化历史情况,王院长亲自为新职工讲授了入院的重要第一课。王院长逐一介绍了我院的基本情况、医疗、科研、教育等业务工作情况和人才梯队建设、信息化建设、国际交流与合作等特色的先进管理情况,同时还用自己的感受给新职工提出了潜心修养,以追求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等五项修炼指导个人成长的要求,最后王阶院长祝愿新职工在工作上有追求,在事业上有成就;在广安门医院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在实现医院发展目标的同时,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为医疗事业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也赢得自己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刮疣治疗是怎样治疗的
王志新
回答: 刮疣治疗通常采用物理清除联合药物治疗的方式,主要包括冷冻治疗、激光治疗、电灼治疗、手术切除及外用药物等。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肤赘生物,需根据疣体类型、大小及部位选择个体化方案。 一、冷冻治疗 冷冻治疗通过液氮低温使疣体组织坏死脱落,适用于寻常疣、跖疣等表浅疣体。治疗时可能伴随短暂疼痛,需重复进行2-3次,间隔2-3周。治疗后局部可能出现水疱或色素沉着,需保持创面干燥避免感染。冷冻治疗对周围正常组织损伤较小,但深部疣体可能需配合其他疗法。 二、激光治疗 激光治疗利用二氧化碳激光气化疣体组织,适用于甲周疣、尖锐湿疣等难治性疣。治疗精准度高且出血少,但可能遗留浅表瘢痕。术后需涂抹抗生素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避免接触水直至结痂脱落。激光治疗对HPV病毒有直接灭活作用,复发概率较低。 三、电灼治疗 电灼治疗通过高频电流烧灼疣体基底部,适用于带蒂疣或较大疣体。治疗时需局部麻醉,术后形成焦痂需自然脱落。可能产生暂时性色素减退,瘢痕体质者慎用。电灼可彻底清除可见疣体,但需配合干扰素凝胶等药物降低复发风险。 四、手术切除 手术切除适用于直径超过1厘米的巨型疣或疑似恶变疣体。采用梭形切口完整剥离疣体并缝合,术后病理检查确认性质。需定期换药并使用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预防感染,拆线后可能需加压包扎防止瘢痕增生。手术能一次性解决病灶,但创伤较大且可能影响局部功能。 五、外用药物 外用药物如水杨酸软膏、咪喹莫特乳膏、鬼臼毒素酊等,适用于儿童或面部细小疣体。药物通过腐蚀或免疫调节作用促使疣体脱落,需持续使用4-8周。治疗期间可能出现局部红肿,应避开正常皮肤涂抹。药物疗法痛苦小但疗程长,需配合提高免疫力减少复发。 疣治疗后需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搔抓导致病毒扩散。建议加强营养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C等增强免疫功能。穿透气鞋袜防止足部疣复发,性接触传播型疣应伴侣同治。若疣体反复发作或短期内增多,需排查免疫缺陷疾病并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 王志新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儿科